(一)    二、婚姻的未来

点击打开微信,马上办理ETC
提示打开微信,请点击“允许/是”




(一)    二、婚姻的未来


a)        
我从不遵从那个伟大的教派


b)        
它的原则是人人都从人群中


c)        
挑选一个女友或伙伴…….然后


d)        
伴着一个终身的朋友,也许还是一个妒忌对手开始最疲乏、最漫长的旅程。


e)        
雪莱,1821


f)         
现代婚姻与传统婚姻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以纯粹的浪漫为基础,而不像传统婚姻一样,以实用主义的经济算计为根据。直至1930年,法国当地报纸的结婚声明中,还写明着婚姻双方获得遗产的前景、嫁妆和工作情况。仅仅为爱而结婚的做法在各阶层人中当然都偶有所闻,但它往往被认为风险重重,缺乏考虑,根本不是什么正确的选择。


g)        
对公众态度的调查展示了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人们认为成功婚姻的关键在于丈夫和妻子应当各自履行其作为养家糊口者和家庭主妇的职能。在20世纪70年代,夫妻间互相喜欢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今天,对公众态度的调查表明,人们普遍认为婚姻被赋予了过高的期望。爱德华八世为了娶美国遗媚辛普森夫人而惟有退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离婚不再意味着被社会弃绝。这位皇室先驱者并没有引导潮流;他的后代们却毫无疑问在追随着他。


h)        
二战结束后,年离婚率立即迅速上升,稳定了一段时间后,在20世纪60年代再度升高。1988年,欧洲的离婚数从1960年的12.5万对提高到了53.42万对。在英国,每1000对夫妻中的离婚数从1961年的2.1对增加到了1990年的13对。现在,每10对婚姻中,就有4对有可能离婚。但是,这种潮流正在改变。离婚率不仅在英国,而且在美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国家都正在趋向稳定,甚至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i)          
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是人口结婚的比例上升了。在1911年,英国女性中约20%终身未婚,1971年则只有10%没有结婚。


j)          
55岁到64岁之间终身未婚的美国男子的比例在1950年是8.4%,到1983年则是4.3%,女性的数据则从7.9%下降到4.4%。既然加入婚姻行列的入数增加了,那么婚姻失败的人数也必然会更多。


k)        
即使如此,现在离婚仍旧比以往频繁得多。我们需要为此惊慌失措吗?威廉姆・J・古德在《世界离婚形式的变化》(1993年)中,为我们打破了那种认为过去是婚姻的黄金时代的幻想。就像今天的夫妻因为离婚而不断分手一样,过去的夫妻由于婴儿天折或者非正式分居,同样经常分离。现在的婚姻平均维持时间同100年前一样,是15年。


l)          
在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在1970年离婚合法化之前,分居的夫妻已经多达40万对。对公众态度的调查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意大利,1950年盛行于这个国家的传统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尽管80%的人仍旧推崇合法婚姻,但是只有36%的人反对同居。只有10%的人认为不应当离婚,而55%的人认为可以离婚,但是必须有严肃的理由。意大利的年轻入更是我行我素:只有10%的人认为婚姻应当维持终身,超过40%的人认为婚礼只是形式而已。


m)      
婚后状况


n)        
离婚不是西方独有的问题,它是经济发展后的必然产物,风行全世界。有钱入什么时候想离婚就会离婚。离婚是一种消费品,古德这样认为。经济繁荣时,离婚率就上升,长期的大萧条期间,即使经济问题给婚姻造成压力,离婚率也会下降。斯大林试图遏止热爱自由的苏联入找完乐子就健忘的做法,子1944年实施了离婚惩罚条例,结果却造成了家庭内部离婚的做法,以及1965年条例解除后离婚大潮的出现。造成地区间离婚率差别的其他原因还有妻子的经济独立和国家法规的改变。在1976年,前西德的离婚率飞速下降,原因是法律规定前妻可以享有丈夫的养


o)        
老金的一半。


p)        
促进结婚率的关键在于允许高离婚率与高再婚率并存,古德这样认为。总的来说,上升的离婚率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第一次婚姻必然会离婚,因此离婚与离婚过的人士在婚姻体系中并行不悖。困难的在于如何处理好离婚造成的损害,就这个问题,他指出了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作为例子:北欧国家已经悄无声息地投入了比别国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处理与离婚有关的问题,不再过分注重道德上的辩论和谴责。这些国家所做的是采纳一种集体负责制来处理同居、私生子和离婚的问题,而不再试图遏制人们做选择的权力。作为结果,尽管破裂的家庭仍旧存在着许多明显的问题,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单身母亲抚养的家庭陷人贫困,孩子们大多数都得到了抚养,前夫们一般都履行了自己的经济责任。


q)        
在一个极端谴责离婚的社会中,离婚造成的损失远远高于同样的行为在一个认为离婚是亡羊补牢,犹未为迟的社会中的结果:


r)         
后者认为离婚不比放弃一份不适宜的工作,或者从这种工作中被解雇更糟。在没有涉及未成年孩子的时候,离婚也许会损伤骄傲,折磨感情,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面对现实的做法,比生活在谎言之中,压抑个性的做法高明许多。


s)        
在我们习惯了离婚的概念,以及知道一半成年人也许都会度过一段婚后――或者再婚前的时期的事实之后,我们就可以为离婚制订更正式的社会和经济安排,即一份被公认的离婚后成规。


t)         
与孩子的关系、与前配偶的亲戚的关系和共同的朋友的关系都应当得到谨慎处理。一段共同度过的时光的美好回忆应当成为每个孩子享有的家庭财产,而且夫妻关系已经破裂的配偶双方应当能够开始一种单纯作为孩子的父母的新关系。


u)        
我们对父亲在孩子的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新理解导致了对孩子持有共同监护权的做法的大大增加。这种做法在20世纪70年代只有3%~5%的人采纳,现在则有超过半数的人这样做。这个变


v)        
化对离婚后关系的处理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将来,打算离婚的妇女将会意识到,离婚意味著她与孩子的关系将出现相当的分裂,因为孩子们将与离开了的父亲共同度过一半时间。


w)      
除此之外,她还将失去很多与孩子共处的时间,因为她将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工作,以便抚养孩子。两个家庭比一个家庭要昂贵得多。人们一般对于抚养孩子的成本相当无知,在计算家庭收人时,很少有研究者能够有效地计算因为离婚而需要额外对孩子投人的成本。破裂的家庭在经济上将遭受的长远打击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在教育费用上涨后尤其如此。


x)        
毫无疑问,上升的离婚率的部分原因在于,在与丈夫的生活不尽如人意时,妇女感到自己有能力独自谋生。比起孩子还小的时候,妇女工作的时间显然已经增加了很多。但是,平等的辉煌幻象已经开始褪色了。世界上所有理论上的平等权利并不能弥补女性用来抚养孩子、年长的父母以及虚弱的亲戚,因而不能用来工作的时间。


y)        
一度,福利国家为单身母亲构筑了一张经济上的安全网,在英国(令其他欧洲国家惊奇的)男人可以完全不对自已的孩子负任何责任的现象直到最近才终止。情况当然正在改变。人们已经越来越普遍地认为,需要与前配偶维持一定关系的共同监护权能够增加可挽救的婚姻的存活率。面对不忠的丈夫,妇女现在采纳的不妥协态度(新兴的文化现象)也许可以有所减轻。在将来,离婚后的单身家长与年幼孩子的生活的困难将使我们在涉及未成年的孩子时,越来越多地不倾向于离婚。在这种情况下,离婚也许将再次成为有钱人的特权。


z)        
没有离婚的大多数


aa)    
大多数现代婚姻是成功的。所谓10对人中有4对会离婚的预言并不意味着我们中近一半人会选择独身。再婚率正在不断上


bb)    
升。如果我们计算一下最终进入成功婚姻的人数(或者至少是持久的婚姻),而不只是计算那些有幸第一次婚姻就成功的人数,那么我们会发现婚姻成功率从50%~60%之间上升到了80%~


cc)     
90%。考虑到时代的压力、人性的变幻莫测以及命运的不可捉摸,这应当说是一个不坏的结果。


dd)    
尽管婚姻是一种主要的、重要的关系,但是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正在变化。在过去20年中,非正式关系的增多已经影响了结婚率。现在,人们在结婚前已经普遍采纳了先行同居的做法,初次结婚的平均年龄也已经大大提高:男士是28.5岁,女士是26.1岁,而1975年这些数字则分别是25.7岁和23.0岁。


ee)    
结婚、怀孕和抚养孩子之间的联系也在减少。在1970年和1990年之间,父母共同抚养18岁以下的孩子的家庭的比例从90%下降到了80%。这是婚外生子现象和有孩子的夫妻离婚的现象的增加引起的。另外,带孩子的离婚者在孩子长大之前,在外与人非婚生子的做法增加,也是原因之一。


ff)       
认可同居的做法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顶峰,随后渐渐减少。由于法律已经越来越多地像对待已婚夫妇一样对待同居的配偶,尤其是在他们有了孩子之后,所以同居与结婚相比已经不再具有什么优势了。实际的同居者的数量仍旧十分可观,但是他们中大多数只是做做尝试,最终都将转为婚姻。另一批数目众多的同居者则是正在从离婚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的离婚者,他们决定采纳非正式的伴侣关系,因为同居再也算不上是什么耻辱了。


gg)    
将来,婚姻的形式会是什么样的?伴侣关系将越来越富于弹性。我们中大多数人将在婚前和家庭形成前拥有过一个或者更多严肃的伴侣关系。不到一半的人将会离婚,并独身一段时间,但其中大多数人会正式地或非正式地与新的配偶开始关系。少数人将会尝试性关系的更广泛的可能,并因此备受关注,不过最近在美国和英国开展的性行为调查表明,乱交的分布其实不像谣言所说的


hh)    
那样广泛――是媒体中的危言耸听者对此进行了过分宣传。事实上,在这个道德更新的时代,由于害怕爱滋病和其他瘟疫会将我们送上绝路,现状会一如既往地持续下去:少数人乐此不疲,但多数人只会偶尔越轨一次。1995年进行的公众态度的调查证明,95%


ii)        
的女性和84%的男性认为,一生只与一个人厮守是自己的理想。







 




点击打开微信,马上办理ETC


ETC注销ETC充值ETC客服ETC扣费查询


ETC发行合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