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究心得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8

点击打开微信,办理ETC办理山东ETC

基于以上现实情况,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下半年调查略微调整了样本结构,增加了部分农村样本。并针对中波频率的听众群专门设计调查方案,同时将中波频率与调频频率分开调查,使之更为准确的反映中波频率所覆盖地区受众收听的现实状况。调查数据显示,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本年度在关中地区所占平均市场份额为59.78%,在西安地区所占市场份额为63.44%。在西安城区所占60%左右。陕西电台的听众年龄多集中在20一59岁,个人月收人1200元一3000元,初中到大专文化程度居多为主体。听众结构总体上年龄分布较广、收人中等、具有一定学历基础。从收听率、占有率数据上看,10套专业广播的收听效果较好,但与西安电台相比,优势有缩小的趋势。从各台表现来看,新闻广播早晚处于收听的高峰,午间略有小高峰出现;陕广新闻、经济广播基本上都是在早晚出现收听高峰;交通、音乐、青春广播全天多个时段都处于收听高峰;秦腔广播高峰时段多出现在上午及中下午,尤其是下午的方言节目表现突出;农村广播上午时段的曲艺节目、晚间的夜话节目表现突出;戏曲广播的收听高峰在中午、下午2642.12中国广播O工一Z乡刀/\口10矽é夕、丈m势刀口00大央电台同时段收听人群。二、主要频率市场表现2011年兰州广播市场主要频率中,兰州新闻综合广播、交通音乐广播和生活文艺广播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均达1000/以上,三者共同作用,带动了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广播频率整体市场表现。其他电台频率中,甘肃交通广播竞争力相对较强,市场份额为10.83%,对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系列频率构成一定的竟争威胁;其余频率市场份额较低,竞争力有限。甘南*少广播青春调绷甘南农村广抽乡村音之甘庸都市调知招广甘甭经济播广狱河之声中央中之国甘命新闻声编合广招中央音乐几`声甘肃通交广播兰州生活文艺扭广兰通音交州乐擂广兰新绘合阅州括广及傍晚.故事广播早中晚都有小高峰出现,其中早上和中午的语言类节目表现较好。从听众主要收听时间段来看,晚间依旧是广播收听的高峰时段。从听众从广播中获取信息和帮助生活的需求来看,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放松心情.了解时事新闻,知晓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获取与生活相关的交通、天气等信息这几个方面。从受众收听节目类型来看,多集中在时事新闻、音乐娱乐、天气道路交通资讯、情感交流、小说评书戏曲戏剧、医疗保健这几个主要类型。在全省媒体市场上,广播所占总份额依旧低下,在陕西省居民每周至少接触2一3次的媒体调查中,接触时长最多的仍然是电视媒体,其次是互联网,第3位和第4位分别是报纸和杂志,广播位居第5位。电视依然是听众的主流接受媒体,但也受到互联网这类新兴媒体的冲击。经常接触“电视”的被访者占到近37%,超出“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近巧个百分点。广播在五大媒体中并无竞争优势,被访者中经常接触广播的比例较低,仅为11月叽,与“杂志”的接触情况接近,但与其他媒体差距较为明显。调查显示,广播广告是听众获取广告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听众对各类广告的关注度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医药保健、日用品消费、汽车、房产、理财上。数据来源:西安期迅市场信态咨询有限公司(陕西电台)2011年兰州市广电总台广播调查2011年兰州广播市场主要须率竟争情况兰州新闻综合广播和交通音乐广播全天大部分时段收听表现活跃,生活文艺广播傍晚一晚间时段收听表现活跃,较具收听优势.其余电台频率中,甘肃交通广播早间一午间和傍晚一晚间大部分时段收听表现活跃。兰州新闻综合广播和交通音乐广播可注意增强早间和午间高峰时段的冲高能力,生活文艺广播可注意提高早间和午间时段对听众的吸引力。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兰州市广电总台)一、主要广播电台市场表现2011年兰州广播市场中,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广播频率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高达47.63%,几乎占据半壁江山;甘肃总台广播频率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市场份额达30%以上;中央电台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市场份额接近20%。中国广播移动收听市场的特点与趋势中央由众18.其他电台;2.44%甘素总台广播频率3130张20川年兰州广播市场主要电台竞争表现由时段收听走势可以看出,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广播频率全天大部分时段较具收听优势,以晚高峰时段收听表现突出,冲高能力较强,甘肃总台广播频率和中央电台分别在早间、午间和晚间形成三个收听小高峰,在早、午高峰时段的收听规模较为接近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广播频率。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广播频率今后可注意增强早、午高峰时段对听众的聚集能力,分流甘肃总台广播频率和中赛立信媒介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交通广播已成为全国广播市场中最重要的主力频率,2011年在全国广播市场上以近30%的市场份额领衔各类型频率,在全国城市广播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赛立信媒介研究于2011年5至8月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北京、济南、合肥、上海、杭州、武汉、重庆、长沙、广州、海口等十城市调查了私家车主、出租车司机收听广播的情况,受访听众是经常收听广播的听众(在近一个月内,每周至少收听一次广播、每次至少连续收听30分钟)。本文基于此次调查结果展开分析。一、移动广播市场之听众规模及潜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国私人轿车数量已达4322万辆。赛立信媒介研究2011年移动广播市场调查结果显示,驾车群体对广播媒体具有极高的忠诚度,广播媒体的接触率达到99%左右。由于广播的伴随性收听特点,据保守估计,目前汽车听众规模约达2.5亿人,大部分私车听众平均一周有4至6天有收听广播,每次收听广播的时间平均接近一个小时。出租车司机则几乎每天都收听广播,而且每次收听的时间会更长,平均约2个小时。由此推算,我国驾车听众一周内在车上收听广播的时间累计可达17亿小时。尽管如此,我国驾车听众对广播媒体的消费量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明显。265二、移动广播市场之竞争特点赛立信媒介研究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交通类频率占全国广播市场的份额已逼近30%。近年来,交通类频率的市场份额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快速缩小了与最强势频率(新闻频率、音乐频率)之间的差距,并在2011年成功跃居榜首位置。在移动收听市场上,交通类频率和音乐类频率的表现更加活跃,共占移动收听市场近70%的市场份额,并且在地区排位上多数地区进人三甲之列。同时针对私家车听众的汽车音乐类及私车生活类频率在全国各地区广播市场上不断涌现,而且在驾车听众、尤其是私车听众中很快占据一席之地。整体而言,国内驾车听众收听高峰分别出现在早上08:30前后以及傍晚18:30左右,日间时段收听表现更好。驾车听众收听广播的时段分布南北存在明显差异:长江以北地区高峰时段出现得更早一些,早上07:oo一8:30时达到最高峰,中午时段出现收听洼地,17:oo一18:30重拾高峰;长江流域全天整体收听水平偏低、早晚高峰悬殊明显,早高峰更明显,出现在08:oo一09:oo,此后几乎一路下挫;长江以南地区全天整体收听情况更好,早高峰在08:0()一10:00,晚高峰在18:30一19:00且显得较短,并且在下午13:00一16:oo时段出现收听高峰。我国移动收听市场依然是以传统的交通、音乐、新闻类节目为主导。在2011年十城市收听率排名前列的节目类型中,交通资讯、音乐和新闻类节目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合计超过3/4。此外,贴近“人车”生活的节目类型表现较好。汽车资讯类、饮食类、娱乐类以及法律、教育培训等特色服务类节目约占l/4左右。三、移动听众之收听目的及需求我国驾车听众的收听目的呈现多样化和集中化特点。占比超过20%的收听目的有七项,最高占比超过60%.同时对新闻、音乐和交通资讯的收听出现日益集中的趋势。2011年十城市数据显示:了解国际/国内新闻、了解娱乐新闻/名人趣事、收听小说/广播剧、了解潮流资讯等方面的收听需求更显强烈。驾车听众收听的新闻类节目以时政要闻、国际动态、突发事件及热门话题为主,对产业经济类新闻也较为关注。就新闻类节目的形式来看,驾车听众更倾向于选择收听“短平快”特点鲜明的综合性新闻联播及整点、半点新闻快报;新闻和报纸摘要和新闻现场直播也较受欢迎。基于对交通资讯便捷性和及时性的需求,驾车听众对交通路况可谓是情有独钟,最重要的当然是市区的即时路况信息,另外交通政策法规及高速路况也是较为关注的资讯内容。在交通路况的播报频次方面,大部分听众希望相邻两次时间间隔在半个小时以内,争取能够做到根据信息紧迫性不定时播报。驾车听众对音乐类节目的喜好,主要是以流行音乐及怀旧金曲/经典老歌为主,其他类型音乐选择率明显不高。在流行音乐中,又以香港地区、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流行音乐为主导。驾车听众是经济实力更强的听众群,他们对财经信息显得更为关注。从关注的信息内容来看,驾车听众主要关注的是股市行情及楼市动态。尤其是在股票市场方面,股市即时行情、内幕消息、基金行情、个股点评、专家股评、股市总结等多方面信息都是他们关注的内容。四、交通类广播频率之广告价值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交通类频率直接广告创收占电台创收总和的约34.2%。省级及直辖市电台由于频率资源较多,交通类频率创收占比约达33.5%。而在一般地市级城市地区,交通类频率创收占比超过40%,甚至可达50%.交通类频率广告创收主要来自于汽车、通讯、金融类、IT产品、商业服务等行业广告,合计占比通常在70%以上。这些行业引领现代消费,且品牌附加值更高。驾车听众印象最深的广告信息是餐饮、食品及汽车类广告,对商品促销、房地产、医疗保健、手机通讯、金融服务等多领域广告也有较深的记忆;驾车听众对旅游、演唱会、娱乐场所、电脑/IT产品、医疗保健类广告的收听需求较为明显。私人轿车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中国汽车消费进人了以私人消费为主的发展新阶段.私人轿车的增加带动广播的复苏,拉动了广播听众整体规模的增加.车上听众“三高化”特点,催生专业广播定位的分化.驾乘目的、群体特点差异产生广播收听需求及行为的不同;交通行业广告投放效果显著,投放量增幅空间较大;频率定位细分,面向目标受众精准广告投放,形成交通类频率的多元组合优势。数据来源:赛立信嫌介研究(牛存有、赵景仁)奎奎奎鑫奎奎爵攀羹鬓聋髦鑫奎奎墓塞2011年中国电视收视报告一、收视环境1.家庭电视机拥有率达98.3%,拥有二台及以上电视机家庭的比例已达31.0%2011年CSM媒介研究全国收视调查网基础研究数据显示,家庭电视机拥有率达98.3%,拥有二台及以上电视机家庭的比例在城市与农村均已达31.0%,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的电视机拥有量已高达136.9台。城市家庭的电视机拥有率为97.9%,与2010年基本持平;农村家庭的电视机拥有率为98.5%,比2010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2011年彩色电视机在我国居民家庭中已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全国彩色电视机的家庭拥有率达到了99.7%。平板电视的普及率在全国家庭户中20n年已经达到16.7%,比2009年的4.7%和2010年的9.9%有大幅跃升。2.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可以收看到47.6个频道加n年全国平均每户可以接收47.6个电视频道,超过2010年的41.4个、2009年的39.1个、20()8年的30.4个和2007年的25.6个,且增幅显著。2011年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可以接收到58.5个频道,比上年增加5.5个,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可以接收40.4个频道,比上年增加了5.7个。266受众调查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n工一Z>刀卜O一O字.T<丈m势刀口00大!ió!而从分地区的情况来看,2011年平均每户可接收到的电视频道数量最多的是华北地区,为58.8个频道,而接收频道较少的有华南、西南和华中地区,平均每户可接收到的电视频道数分别为43.8、43.6和42.7个。3.有线接收是城市居民家庭接收电视信号的主要方式,数字电视、IPTV已成趋势有线接收已是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接收电视信号的主要方式或重要方式。根据2011年CSM媒介研究全国收视调查网基础研究数据,全国电视家庭户中,有线电视用户普及率为66.8%,其中城市为82.7%,有线接收方式成为城市居民家庭接收电视节目的主要方式,农村为56.2%,有线接收方式是农村居民家庭接收电视信号的重要方式。在有线接收方式中,通过省、市(县)有线网接收电视信号的家庭户比例全国为58.1%,其中在城市,有74.8%的家庭接人了省、市(县)有线网;在农村,通过省、市(县)有线网收看电视节目家庭的比例为47.1%。从各大行政区的情况来看,有线电视普及率最高的是华东、华南和东北地区,有线电视普及率超过70%,其中东北地区最高,为78.7%。西北地区的有线户比例最低,为52.3%,有线电视普及率较低的地区还有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都在60%以下。华北及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通过非有线方式收看卫视频道的比例较大,都在30%以上,其中华北为犯.2%,华中为50.6%,西北为31.2%,西南为38.1%,说明这些地区在有线网络难以到达的地方更多地采用了碟形天线等方式解决接收问题。相对来说,西南和华北地区由于碟型卫星天线比例较高,以无线方式接收卫视频道的比例很小。4.85.2%的城市家庭和78.6%的农村家庭可收看到卫视节目2011年全国收视调查网基础研究数据表明,全国可接收卫视频道的家庭比例达81.2%,比2010年的74.6%增长了6.6个百分点.其中在城市,85.2%的电视家庭可以收看到卫星电视节目,比2010年增长了3.9个百分点;在农村,电视家庭中能够收看到卫视节目的比例也达到了78.6%,远超过2010年的70.8%,增幅比城市大。从不同地区来看,全国七大行政区之间能收看到卫星电视节目的电视家庭比例有一定的差异,最高的西南地区达92.9%,最低的华南地区为70.4%,其他地区该比例在76%到84%不等。5.中央台继续保持其全国覆盖优势,省级卫视在本地区的搜盖优势较大中央台频道依靠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和作为国家级频道的特殊地位,在全国的覆盖率仍然保持了绝对优势。CSM媒介研究2011年全国收视调查网基础研究数据显示,在全国覆盖率排名前6位的频道全部是中央台频道.而进人覆盖率排名前20的频道中,中央台频道有9个,相对于2010年有11个中央台频道入围覆盖率排名前20位,该数字略有下降。2011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2010年一样排第1位,覆盖率超过96%.中央台七套排名没变,仍然为第2位,覆盖率也比上年的86.5%有所增加,达到87.9%;中央二套、中央台少儿频道、中央十套的覆盖率也都在80%以上。在省级卫视频道中,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和山东卫视的覆盖率的排名最靠前,分别居于第7、8、9位。除了排名前10位的7个中央台频道和3个省级卫视频道外,进入覆盖前20位的频道还包括安徽、北京、江苏、上海、四川、天津、贵州这7个省级卫视频道和中国教育台一套。2011年覆盖排名前20名频道的覆盖率都在66%以上,比2010年覆盖率整体有所提高。2011年全国卫视频道彼盖率排名前Za位排排排频道道被盖率率排排频道道被盖率率名名名名(%)))名名名(%)))lllll中央电视台缩合合96.222l000中央电视十一套套74.000须须须道道道道道道22222中央电视台七套套87.999l222安徽卫视视73.99933333中央电视台二套套85。333l333中央电视台四套套73.00044444中央电视台少儿儿81.111l444北京卫视视72.777频频频道道道道道道55555中央电视台十套套80.444l444江苏卫视视72.77766666中央电视台新闻闻78.999l666上海东方卫视视72.111频频频道道道道道道77777湖南电视台卫星星78.444l777四川卫视视69.999须须须道道道道道道88888浙江卫视视77.666l888中国教育台一套套69.11199999山东卫视视76.000l999天津卫视视67.666lll000中央电视台台74.0002000责州卫视视66.000十十十二套套套套套套CsM媒介研究2011年全国收视调查网基础研究数据表明,在覆盖排名前20位的频道中,中央台频道在东北和华东地区有13个,但在西北地区只有7个,中央台的覆盖优势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没有那么强势。在其他地区,中央台在各地区的覆盖率排名差别不大,排名前20位的频道中有9到n个为中央台频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稳居各地区覆盖率排名表第1位,覆盖率都在94%以上。各省级卫视的覆盖率排名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基本特点是在本地区的覆盖排名优势较大,如在东北地区,辽宁卫视排在第4位,黑龙江卫视排在第8位.北京卫视、天津卫视和河北卫视在华北地区分别排在第4位、第7位和第9位;山东卫视和浙江卫视在华东地区分别排第7和第9位;广东卫视在华南地区排第3位,湖南卫视在华中地区排第5位;陕西卫视在西北地区排第6位.四川卫视在西南地区则排第8位。二、电视观众特征1.全国电视观众规模达12.71亿,比2010年略有增长CSM媒介研究2011年全国收视调查网基础研究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年龄在4岁及以上的电视观众规模达到12.71亿人,占全国4岁及以上人口的98.8%。与2010年相比,2011年中国电视观众规模增加了1300万人。2.电视观众性别结构维持稳定,与人口性别构成差别不大在CSM媒介研究2011年进行收视率调查的巧O个样本城市中,男性观众的比例为48.6%,女性观众为51.4%,电视观众性别结构与中国内地人口的性别比例差别不大。3.中青年观众比例较大,青少年观众比例较低2011年,45岁一54岁和35岁一44岁这两个群体在所有电视观众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21.2%和26716.8%,55岁一64岁和25岁一34岁的观众群体也分别占到了巧.5%和巧.2%的比例,位居第3位和第4位,65岁以上的观众占12.7%的比例,居第5位,4岁一14岁及巧岁一24岁观众所占份额较少,都低于10%。总体呈现出中青年观众所占比例较大,青少年观众比例较小的特点。65岁及以上:4一14岁:9石雪岁55一64岁;155一34岁:1522011年全国丁50个样本城市电视观众的年龄构成(00)/4.中等学历观众占据经拐寸优势,高学历观众呈增加趋势从观众的文化程度分布来看,中等学历观众在构成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中初中文化程度观众比例高达34.6%,高中文化程度观众比例为28%.小学、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观众分别占据17.3%和14.8%的比例;未受过正规教育的观众所占比例仅为5.4%。与2010年相比,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观众比例上升了0.5个百分点。5.无业群体占据观众较大比例,高层人士所占比例小20fl年,在全国巧0个样本城市中,无业群体(包括离退休人员)在电视观众中占据了最大比例,为36.6%,但低于2010年的37.1%。然后依次为工人、初级公务员/雇员、个体/私营企业人员、学生、其他和干部/管理人员,分别占到了16.1%、15%、11.1%、10.4%、7.5%和3.2%的比例,干部/管理人员所占比例小。6.中高收人观众所占比重大,电视观众收人水平的区域差异较大2011年,在全国150个样本城市电视观众中,家庭月收人在3801元一5900元的群体所占比例为27.8%,然后依次为月收人5901元及以上、月收人2901元一3800元、月收人2001元一2900元和月收入901元一2000元的群体,分别占到了21.4%、17.4%、16%和13.9%的比例,中高收人人群所占的比重较大。与2010年相比,家庭月收人在3801元一5900元、5901元及以上的群体所占比例分别上升了3.1和5.6个百分点。我国电视观众收人水平的区域差异依旧比较明显。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观众家庭月收人水平在2001元及以上的群体占到了绝大部分比例,其中华北地区达到87.6%,华东地区达到86.8%,华南地区也达到85.5%;而在华中和西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比例为75.1%和71.7%;东北和西北地区该比例超过了80%,处于居中水平。如果从家庭月收人在5901元以上的观众比例来看,华北地区最高,为27.600/,华东、华南地区也都超过了25%,而其他几个地区均未超过14%。自2001年以来,我国电视观众人均收视时间呈现出波动下行的发展趋势。在2005年和2006年,由于各级电视台在新闻和综艺等节目形态上的大力创新和突破,以及世界杯等特殊事件的推动,观众人均收视时间曾一度出现回升趋势。然而,到2007年,由于观众对选秀和民生新闻等新节目形态产生“审美疲劳”,以及缺乏特殊事件的支撑,观众人均收视时间又下降,到2008年和2009年,由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观众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电视上来,人均每日收视时间又略有回升。延续2010年的态势,2011年全国观众人均收视时间继续下降,为166分钟,是11年来的最低值。2.全国七大行政区中,有六个地区2011年观众人均每日收视时间低于2010年与2010年相比,2011年大部分地区的人均收视时间都有所下降。除华北地区保持1%分钟不变外,其他六个地区人均收视时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西北地区的人均每日收视分钟数从2010年的180分钟减少至2011年的168分钟,东北地区从191分钟减少至185分钟,属于减少幅度相对较大的两个地区。华东、华南、西南和华中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气温相对较高、经济相对发达、人们业余生活相对丰富的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观众的人均每日收视时间明显较短。三、观众收视行为(一)人均收视时间1.2011年全国电视观众人均每日收视时间为166分钟2011年电视观众人均每日收视时间的区域差异3.女性观众人均收视时间多于男性观众收视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女性观众人均每日收视时间为171分钟,男性观众为162分钟,女性观众平均每日收视时间比男性观众长9分钟。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女性观众收视时间长于男性观众是一个规律性现象,而伴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男性观众对电视的注意力出现了更明显的游离。4.老年观众收视稳中有升,中青年收视发生衰减老年观众除了在人数上是中国电视观众的一个主力群体之外,还因其较长的人均收视时长而成为电视收视的主要支撑。2011年55岁一64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群体的人均每日收视分钟数分别为247分钟和259分钟,65岁及以上人群收视时间和前几年相比略有提升。2011年45岁一54岁群体人均收视为212分钟,与前几年相比均有下降。巧岁一44岁的中青年群体2011年的人均每日收视分钟数仅为102分钟一152分钟,较大幅度地低于老年群体的人均收视时间,并且自2008年以来连续3年处于下降趋势,特2682012中国广播电视0工ùZ卜势口刀一O卿日(Km势刀口00大别是巧岁一24岁群体,人均收视时间由2008年的128分钟下降为2011年的102分钟,下降了26分钟。5.中等学历观众收视时间较长,所有教育程度观众的收视时间均下降中等学历观众一直拥有较长的人均每日收视时间。2011年,初中文化程度的观众人均每日收视时间达到181分钟,明显高于其他学历群体.小学和高中文化程度群体的人均每日收视时长分别为175分钟和167分钟;未受过正规教育和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群体每天分别用154分钟和136分钟的时间看电视。与2010年相比,2011年所有教育程度群体的收视时间均出现了下降。(二)全年收视走势1.2011年全年大多数时期收视较为平稳,全年收视较为均衡与2010年类似,2011年大多数时期观众收视都较为平稳,只在春节期间出现了收视小高峰。进人2011年春节黄金周后,收视率达到13.67%,略低于2010年春节期间收视率14.07%的水平。2011年的整体收视和2010年相比略有下降。2.北方地区各时期收视普遍偏高,冬、春季优势最为明显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在全年各个时期的收视水平普遍高于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由于北方冬季较长,户外气温较低,人们比较偏向于在家收看电视,故而北方地区在五一之前和十一之后的收视要明显高于南方地区。3.女性观众全年收视表现优于男性观众2011年全年男女观众的时期收视走势基本相同,女性观众收视表现略优于男性。4.中老年观众时期收视规律相对稳定,青少年群体时期收视特征明显45岁及以上中老年群体在全年各个时期的收视均高于年轻群体,且收视的时期波动性较小.34岁及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在大多数时期的收视都相对偏低,不过在寒暑假,以及黄金周等特殊时期,该类群体拥有比较明显的收视高潮,尤以4岁一14岁观众群体表现更为明显。5.中等文化程度观众拥有全年收视优势,小学文化程度观众拥有时期收视高潮中等文化程度观众在全年大多数时期的收视率都略高于其他群体。在小学文化程度的观众中,有大批学龄儿童,他们的电视收视明显受到寒暑假等时期因素的影响,故而拥有相对明显的时期收视高峰,七八月间小学教育程度观众的收视水平超越了其他文化程度观众。(三)全天收视走势1.全天收视规律基本稳定,黄金资源略有萎缩2011年观众的全天收视走势规律与前几年相比,基本维持稳定。全天收视率曲线呈现双峰形,最突出的一个高峰出现在晚间19:oo一22:oo,最高收视率水平接近41%.第二个收视高峰出现在午间12:30前后,最高收视率为14%左右。总体来说,观众全天收视率走势由于与观众日常工作和生活习惯相符,将长期保持基本稳定。在全天收视走势规律基本稳定的情况下,2011年每日收视的黄金资源出现了萎缩,主要体现在18:00一22:oo收视黄金时段的收视率下降上,晚间18:oo一22:oo时段收视率的下降幅度达到1个百分点左右,其中以19:oo一21:45时段下降最为明显。2.观众全天收视走势呈现出区域性特征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观众由于不同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而形成了不同的电视收视规律。数据显示,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东,日出时间较早,故而收视行为开始得比较早,其中东北地区在早间07:oo就拥有了10%以上的收视率;同时上述地区由于天黑时间比较早,故晚间时段的收视高峰也开始得比较早,在18:oo前后就出现了收视曲线的上升。相比较而言,地理位置相对偏西的西北和西南等地则在深夜时段拥有相对较高的收视;华南地区晚间黄金段的收视量明显低于其他地区。3.女性观众多数时段收视高于男性,男性观众清晨和深夜收视略高于女性男女观众全天收视的整体规律基本相似。女性观众在全天大多数时段的收视率都高于男性观众,其中以下午13:00一17:45和晚间19:30一22:30等电视剧和综艺娱乐节目播出的集中时段最为明显。4.生活习惯、工作安排影响不同年龄观众每日收视走势受生活习惯和工作安排的影响,不同年龄群体的每日收视走势呈现较大差异。55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拥有相对较长的闲暇时间和相对自主的时间安排,故而在全天大多数时段的收视都明显领先于其他群体,其中在晚间黄金时段老年群体的收视率高达60%以上。35岁一54岁的中青年群体受工作安排的影响,在日间时段的收视率偏低,晚间黄金时段同样拥有比较突出的收视高峰。34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和儿童群体受上学时间的限制,以及更有兴趣接受看电视以外的娱乐休闲活动,整体收视水平比较低,晚间收视高峰开始得相对较晚,结束得也比较早,全天收视峰值偏低。5.不同文化程度观众每日收视走势呈现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往往从事不同的职业,拥有不同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故而每日收视走势也会有一定差别。数据显示,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的观众群体在全天多个时段的收视率比较高,其晚间收视高峰开始得比较早,在20:oo前后就达到了收视高峰,到21:30左右就出现了收视曲线的下滑。相比较而言,初高中和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观众群体则在晚间20:30前后出现收视高峰,且收视高峰跨度比较大,在22:oo深夜时段拥有明显高于低教育程度群体的收视水平;初中教育程度的观众收视量相对较多,高峰开始的时间与小学及以下观众群体相近,而晚间结束的时间则与高教育程度观众相似。6.周末白天收视率明显高于工作日与其他任何常态年份的情况基本一致,同工作日相比,2011年中国观众周末的收视优势主要体现在日间时段。从2011年观众在周末和工作日的收视走势来看,周末早间07:30至下午18:00期间的收视率要明显高于工作日。相比较而言,观众在工作日和周末晚间黄金时段的收视基本相近。四、频道和节目竞争格局(一)全国电视收视市场的频道竞争格局1.卫视频道竞争力此消彼长,省级卫视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692011年,在全国巧0个城市收视市场,各级频道的竞争力变化延续了往年的趋势,主要变化集中在卫视频道竞争力的此消彼长上。省级卫视继2010年市场份额超越中央台、实现了市场地位的逆转后,2011年凭借在节目市场的大力投人和锐意创新,进一步将领先的优势扩大,2011年共获得了30.9%的市场份额,较上年增加了2.7个百分点.中央电视台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由2010年的27.2%降至2011年的25.9%。一升一降之间,两级频道的竞争力差距逐步拉大。在卫视频道之外,地面频道多年来以收视维稳为主要目标。2011年省级非上星频道市场份额保持在23.2%,基本巩固了竟争地位。中国教育台2011年共获得0.5%的市场份额,较2010年的0.4%略有增长。2.中央台竞争优势收缩至早、午时段,省级卫视后晚间时段继续发力中央台和省级卫视竞争力的此消彼长,体现在全天不同时段上,是中央台具有绝对竟争优势的时段进一步收缩至早间的3个小时以及午间的l个半小时,而省级卫视除在日间时段进一步巩固并扩大领先优势外,在后晚间时段也继续发力,扩大领先优势,并将实力延伸至晨间时段。晚间17:oo一22:oo时段,各级频道竞争力焦灼,其中省级地面频道市场份额从17:oo开始上升,18:00一20:oo期间一跃成为竞争力最强的频道组;中央电视台频道在晚间19:oo一19:30左右竞争力达到晚间高峰,但此后逐渐下降;省级卫视频道在19:oo前后竞争力形成全天低谷,但加:oo后凭借大手笔的电视剧目和不断创新的自办栏目,成为各级频道中竞争力最强的一级,此后市场份额也不断攀升,在后晚间时段打造其独有优势。与2010年相比,省级卫视在晚间竞争力超越其他频道组的时段提前了半个小时。}—中她。率·…省级瓣—市级,率一其柳引砂砂、、{{{户呵:’’「「~冲、一驴、~一~-~,了叭匕、声~刃???广广~户、、,一一的收视份额略高于男性。在以年龄为细分标准的收视市场上,中央台频道对5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观众,尤其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观众的吸引力较强,该类观众对中央台频道的收视份额远高于4岁以上观众平均水平,其中65岁及以上观众的收视份额较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4岁一24岁的年轻观众对省级卫视的收视份额较所有观众平均水平更高,其中4岁一14岁观众对省级卫视的收视份额较4岁以上所有观众对省级卫视收视份额仍高出8个百分点以上,反映出省级卫视在年轻收视群体中的影响力较为稳定。45岁一64岁的中老年观众对省级非上星频道收视份额较高。在以学历为细分标准的收视市场上,大学及以上的高学历收视群体对中央台的收视份额明显高于4岁及以上观众的平均水平,小学学历的观众则对省级卫视和省级非上星频道的收视份额更高。在以职业为细分标准的收视市场上,干部/管理人员以及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体的无业观众依然对中央台频道的收视份额更高,而学生群体对省级卫视则表现出更高的收视份额,较4岁及以上所有观众对省级卫视的收视份额高出近8个百分点,工人和其他职业类别的观众对省级非上星频道收视份额更高,干部/管理人员和初级公务员/雇员对中国教育台的收视份额高于4岁以上所有观众平均水平。在以收人为细分标准的收视市场上,个人月收人在1201元以上的中高收人观众对中央台收视份额明显高于所有观众平均水平,而个人月收人在0元一600元之间的低收人观众则对省级卫视的收视份额明显高于所有观众的平均水平,个人月收人在601元一1200元之间的观众对省级非上星频道表现出较高的收视份额,个人月收人在2601元及以上的高收人观众对中国教育台的收视份额高于4岁及以上观众的平均水平。2011年全国市场各类频道在不同目标观众中的市场份额(%)目目标观众众中央电电中国教教省级卫卫省级非非其他频频视视视台台育台台视视上星频频道道道道道道道道道道444岁及以上所有人人25.9990.55530.99923.22219.555男男男28.5550.66628.88822.99919.222女女女23.5550.55532.99923.55519.666444一14岁岁23.5550.55538.11120.99917.0001115一24岁岁19.6660.66635.88822.99921.1112225一34岁岁23.8880.77731.00022.11122.4443335一44岁岁25.0000.66632.33322.55519.6664445一54岁岁25.2220.66630.00025.11119.1115555一64岁岁28.6660.55527.77725.00018.2226665岁及以上上34.0000.55525.77722.33317.555未未受过正规教育育25.2220.55531.66622.33320.444小小学学24,2220.55532.22224.00019.111初初中中25。lll0.55531.99923.77718.888高高中中26.3330.66630.22223.55519.444大大学及以上上29.3330,66628.33321.00020.888干干部/管理人员员27.4440.77728.11121.66622.2227Q605040302010次异丰姆姆山一ù10口拜日一O口韶曰一白口书。咐一例朽。帅一内囚。叻一石钊。帅ū二吕的一以一咐一é9一。帅ūù卜一,帅一一七。帅一的一。的一ù,一。叨一ùn一。的一ù叫一。帅ūù一一。叮ūùO一哟一ù60,叻一二山O。帅一é卜O。的一ù90。的一的O。帅一ù兮O。叮一币O咐一é伙O。昌昌聋昌昌昌昌昌里里里里量里萝里里誉昌舅易易昌2011年全国电视收视市场各类须道市场份领全天走势3.各级频道在细分群体中的影响力保持稳定,中央台和省级卫视形成差异化竞争近年来,尽管整体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各级频道在全天不同时段的竞争力也在此消彼长,但对细分收视群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上,各级频道则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央台持续保持在男性、中老年、高收人和稳定职业群体中的影响力,省级卫视则更受年轻学生群体的青睐,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差异化竞争局面。具体来看,在以性别为细分标准的收视市场上,男性观众对中央台的收视份额较所有观众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而女性观众对省级卫视的收视份额则较所有观众的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女性观众对省级非上星频道2702012中国广播O工一2乡刃卜口一O伪州<Km卜刃口00大续表目目标观众众中央电电中国教教省级卫卫省级非非其他频频视视视台台育台台视视上星频频道道道道道道道道道道个个体/私营企业业26.0000.66631.66622.00019.888人人员员员员员员员初初级公务员/雇员员25.3330。77729.55523.55521.000工工人人23.4440.55530。33324.11121.777学学生生21.5550.55538.22221.88818.000无无业业28.8880。55529.44423.11118.222其其他他24.0000.55532.77725.88817.000000一600元元23.4440.55534.55522.99918.77766601一1200元元26.0000。55530.99924.44418.222111201一1700元元27.5550.55529.33323.44419.333111701一2600元元27.5550.66628.55523.33320.111222601元及以上上27.8880.77727.33321.77722.5554.中央台综合频道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北京卫视人围市场份额排名前15位在整体市场中央台份额不断萎缩与省级卫视份额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2011年在全国150城市收视市场单个频道的竞争力量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央台仍有八个频道进人市场份额排行的前巧位,除中央台综合频道、六套和五套的市场份额较2011年有所下滑外,其他频道的市场份额较上年稳中略升。省级卫视也凭借着在渠道、内容与品牌等诸多方面的努力进取,进人排行前巧位的6个频道—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和山东卫视的市场份额均较上年有所上涨,其中北京卫视由2010年的第21位上升至第13位,辽宁卫视和四川卫视则退出排行前15位。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以1.40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巧位,较上年的排名有所下滑。2011年全国电视收视市场份额排名前15位的频道排排名名频道道2011年市场份份2010年市场份份额额额额(%)))额(%)))lllll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道5.9996.66622222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道3.9993.66633333中央台三套套3.1112.66644444中央台六套套2.7772.99955555江苏卫视视2.5552.44466666安徽卫视视2.2221.88866666中央电视台新闻须道道2.222l99988888中央台八套套2.1112.00088888浙江卫视视2.1112.000lll000中央台五套套2.0002.999llllll中央台四套套l。9991.777111222中央电视台少儿须道道l。8881.777lll333北京卫视视1.5551.000lll333山东卫视视1.5551.333lll555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道l。4441.444薄而出的热情,在剧集生产数量屡创新高的同时,题材重复、缺乏创新也成为惹人关注的话题,电视剧如何扭转收视份额不断下降的颓势值得关注。得益于观众个性化需求的增长以及商业化程度的提升,综艺节目的类型与数量均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国家管理部门针对综艺节目出台的监管措施,既营造了综艺节目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也对综艺节目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节目市场的频道竞争方面,中央台在多个细分节目市场实力出众,而省级卫视的追赶脚步从未停歇,两强相争、多方逐利的格局仍将持续。2011年的中国电视节目收视市场上,电视剧、新闻和综艺节目仍是引领各类型节目收视的主力军,虽然电视剧和新闻/时事的竞争力较上年略有下滑,但综艺节目收视的上扬使三类节目的整体竞争力稳中有升。生活服务和专题类节目作为收视第二阵营的地位稳固,体育节目由于缺少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支撑,观众关注度有明显下滑。与往年类似,2011年中央台和省级卫视在各类型节目市场展开激烈交锋,省级非上星频道在中央台和省级卫视的夹击下喜忧参半,中国教育电视台凭借自身优势在教学和外语等节目市场获取了更多的收视份额。1.节目竟争格局保持稳定,三大王牌整体优势持续扩大2011年的中国电视节目收视市场格局保持稳定,各类型节目收视份额变化较小。电视剧、新闻/时事和综艺节目仍然是引领类型节目收视的三大王牌,三类节目共占据了56%的收视份额,较上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但增幅有所减缓。其中,电视剧和新闻/时事节目的收视份额分别较上一年减少0.3个和0.2个百分点,综艺节目则较上年增长1.3个百分点。生活服务和专题节目构成了第二梯队,两者共获得了13.9%的收视份额,收视份额较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青少、电影和体育节目是细分节目市场的第三梯队,分别获得了4.6%、4.1%和2.8%的收视份额,其中青少节目较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体育和电影节目分别较上年减少1.2个和0.4个百分点;法制和财经节目的收视份额均在l%一2%之间;音乐、戏剧、教学和外语节目的收视份额均低于l%.盟黔戏,专6.生活服望7.4%泉鳗,。IJJ为匕视剧11.5%(二)全国电视收视市场的节目竞争格局始于2010年的电视剧监管措施并未影响电视剧行业喷201]年全国市场各类节目的收视份额(%)2011年的电视剧节目市场生产和播出持续繁荣。一方面,2011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总集数再创新高;另一方面,剧目题材多样化特征明显,除热播的都市生活和社会伦理剧之外,一大批反映重大历史和革命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成为2011年电视剧市场的突出热点,如《中国地》、《黎明271前的暗战》、《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东方》等;以《宫》为代表的宫廷剧、穿越剧也是2011年电视剧市场的一个热点,但其随意篡改历史、过度戏说、扎堆泛滥也颇为人垢病。2011年的综艺节目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一方面,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观众对综艺节目的需求呈总体上涨趋势;另一方面,综艺节目变革成效初现,表现为综艺节目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呈现出全民参与、节目类型更为细化等显著特征。2011年广电总局推出“电视剧限播令”后,省级卫视加大了在综艺节目上的投人,不断尝试革新,形成自身差异化竟争优势的同时,推动了整个综艺节目市场的持续繁荣。2010年相亲类节目的热潮在2011年得以延续,以江苏卫视((4卜诚勿扰》为代表的婚恋交友类节目以其准确的节目定位、独具匠心的内容环节设置和立体化的宣传包装赢得社会的广泛关注。2011年选秀类节目持续吸引观众目光,以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和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2011快乐女生》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均有不俗的收视表现。老牌综艺节目依然强势,如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的《快乐大本营》等节目的品牌号召力不可小觑。除此之外,节假日期间大型综艺晚会、慰问演出活动及专题晚会仍然是获得观众关注最多、收视表现最为突出的综艺节目。2.细分节目市场竞争激烈,中央台优势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2011年各类型节目收视市场上,中央台在音乐、外语、体育和教学节目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收视份额均在60%以上。在电影和财经节目市场较为强势,收视份额在5000/一6000/之间。此外,中央台在戏剧和法制节目的收视份额都超过40%,在综艺、专题、新闻/时事和青少节目的收视份额也都高于so%,在生活服务和其他节目市场的收视份额超过20%。相对而言,中央台在电视剧节目市场的竞争力偏弱,收视份额低于20%。尽管中央台在综艺节目市场的整体收视表现不如省级卫视,但在大型晚会、演出活动的收视表现上具备强劲的竞争力。在2011年全国样本城市综艺节目收视率排名前20位的节目中,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晚会和演出活动共占据14席,其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2011春节联欢晚会》和《中央电视台2011元宵晚会暨“郎酒红花郎杯”我最喜爱春晚节目评选颁奖》平均收视率位居前列,分别超过20%和9%。20H年各类型节目收视市场上,省级卫视在电视剧、综艺、青少和其他节目市场处于领导地位,收视份额高于其他各级频道。其中,省级卫视在电视剧、综艺和青少节目市场的收视份额都超过40%,在生活服务和其他节目的收视份额也在30%以上。省级卫视在专题和财经节目上的收视份额也较高,均超过20%。在音乐、新闻/时事、戏剧、教学和电影节目收视份额在10%一20%之间。相比而言,在其余各类节目市场的收视份额均低于10%,竞争实力偏弱。综艺节目是省级卫视的收视利器,从2011年全国样本城市综艺节目收视率排名前20位的节目来看,有6个省级卫视的综艺节目上榜,其中有上海东方卫视的《梦想之巅中国达人秀年度盛典达人盛典)}(7月10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其余4个节目均出自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分别为《祥和中国节元宵喜乐会》、《湖南卫视2011春节联欢晚会》、((2011快乐女声全国总决赛决战之夜》(9月16日)和((,决乐大本营》。2011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全国节目细分市场的竞争力仍然较弱,仅在教学、专题和外语节目市场分别获得3.5%、1.3%和1.1%的收视份额,在其余各类型节目市场的收视份额均未超过1%。2011年,省级非上星频道在生活服务节目市场依旧占据领导地位,收视份额达32.9%,在法制节目市场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收视份额超过30%;在新闻/时事、戏剧、体育、电影和电视剧市场颇具竞争实力,收视份额在20%一30%之间;在综艺、外语、青少和财经节目市场的收视份额均超过1000/,而在音乐和教学节目市场的收视份额均在10%以下,竞争力一般。其他频道整体竞争力不强,在新闻/时事节目市场具备一定竞争力,收视份额超过20%,仅次于中央台和省级非上星频道。在生活服务、电视剧、法制、专题、戏剧和其他节目市场,收视份额均在1000/一20%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在其余各类节目市场的竞争力较弱,收视份额均未超过10%。3.中央台各类型节目收视相对均衡,中国教育台和省级卫视对电视剧倚重明显2011年全国市场中央台各类型节目收视呈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新闻/时事节目取代电视剧成为中央台在全国市场收视比重最高的节目类型,收视比重为16.7%.电视剧与综艺节目分列第2位和第3位。由于全年无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体育类节目收视比重由2010年的第4位降至第6位,而与其收视比重处于同一水平的专题和电影则较2010年顺序上升1位。此外,其余各类节目尽管收视比重各有升降,但排名次序并未发生变化。2011年,综艺、生活服务、财经、新闻/时事、音乐、专题和青少节目收视比重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其余类型节目收视比重均有所下降。综艺节目收视比重涨幅最大,达2.1个百分点.生活服务和财经分别增长了0.7和0.6个百分点;新闻/时事、音乐、专题和青少节目的涨幅在0.1至0.5个百分点不等。相对而言,体育和电视剧收视比重降幅较大,分别较上一年下降2.9和1.8个百分点;法制类节目下降了0.5个百分点;外语、教学和电影均有小幅下降。2011年,电视剧和专题节目是中国教育电视台最为倚重的节目类型,两者合计贡献了58.6%的收视比重。其中,电视剧的收视比重较2010年增加7.3个百分点,增幅为各类型节目之最.专题类节目的收视贡献有所下滑,下降2.5个百分点。生活服务和综艺节目的收视比重较上年有所提升,两者增幅均为1.8个百分点。而财经、电影、教学、青少、体育、新闻/时事、音乐和专题节目的收视比重均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中,专题和新闻/时事的收视比重下降明显,降幅均超过2个百分点;体育和青少节目的降幅也较大,分别下降了1.5和1.2个百分点。2011年,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依然是省级卫视最为倚重的节目类型,两类节目的收视比重之和高达58.2%。电视剧仍是支撑省级卫视收视表现的支柱,但延续往年的下降态势,收视比重再度小幅降低0.2个百分点。综艺节目作为省级卫视收视的另一支柱则延续了往年的上扬势头,收视比重较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生活服务和新闻/时事的收视比重分别为7%和6%,前者较上年增长了0.7个百272受众调查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O工一Z/\刀>口一O必日<长m>刀口00大分点,后者下降0.8个百分点。青少和专题节目分别做出了5.8%和5.2%的收视贡献,前者收视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后者增长了0.3个百分点。电影节目的收视比重为1.4%,较上年小幅上扬0.2个百分点。财经、音乐、戏剧、体育、法制、教学和外语节目对省级卫视的收视贡献较小,均在l%以下,其中财经、戏剧、体育和法制节目收视比重较上年有所下降,教学和音乐收视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哮1oA语%)l。教.)f咐.l0.5{新闻I时6.0%生活服务.70%电影财经音乐升副1肠.U肠2011年全国市场省级卫视各类节目的收视比重4.类型节目各有特色,特征观众偏好存异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影响着观众在电视荧屏上的内容选择和偏好。2011年全国电视收视市场,在不同性别观众对各类型节目的收视比重方面,男性观众和女性观众在电视剧、电影、生活服务、体育、新闻/时事、专题和综艺节目的收视存在较大差异,而在财经、法制、教学、青少、外语、戏剧和音乐节目上,收视比重较为接近。对男性观众而言,他们更愿意收看电影、新闻/时事和专题类节目,而女性观众对电视剧、综艺和生活服务等消遣性、实用性较强的节目更为关注。从不同年龄段观众对各类型节目的收视情况来看,4岁一14岁观众对青少节目的收视倾向较为明显,收视比重高于其他各年龄段观众.巧岁一24岁观众在电视剧、电影、体育、音乐和综艺节目上投人了较高比重的收视时间;25岁一34岁观众对电影、体育和综艺节目较为关注.对35岁一44岁观众而言,财经、电视剧、电影、法制、专题和综艺是其分配较多收视时间的类型节目;45岁一54岁的观众花费在财经、电视剧、法制、生活服务、体育、新闻/时事、专题和综艺节目的收视时间较多;55岁一64岁观众在财经、法制、生活服务、戏剧、新闻/时事和专题节目的收视比重高于观众总体.65岁及以上观众在法制、生活服务、体育、戏剧、新闻/时事和专题节目上投人了较多的收视时间。整体来看,年轻观众对电影、青少和综艺节目的收视倾向明显,中老年观众在法制、生活服务、戏剧、新闻/时事和专题节目上投人的时间比重较大,而各年龄段观众对教学、外语和音乐节目的收视比重差异不明显。此外,新闻/时事节目呈现出随年龄增长收视比重增加的趋势。2011年,不同受教育程度观众对各类型节目的收视比重存在差异,在个别类型节目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学历的增长,观众对财经、体育、新闻/时事、专题和综艺节目的收视比重呈递增趋势,而对青少节目的收视比重则递减。具体到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观众,未受过正规教育的观众收看青少类节目的时间比重远高于其他受教育程度的观众,收看戏剧节目的时间比重也高于观众总体;小学教育程度观众收看电视剧和戏剧的时间比重为各教育程度最高,对青少节目的收视比重也高于观众总体;初中教育程度观众在电影、电视剧、法制、新闻/时事、专题和综艺节目上的收视比重高于观众总体;高中教育程度观众在财经、电影、法制、生活服务、体育、新闻/时事、专题和综艺节目上投人的收视时间比重较大.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观众在财经、教学、生活服务、体育、新闻/时事、专题和综艺节目上的收视比重均高于其他受教育程度群体。此外,各受教育程度观众对音乐节目的收视时间比重差异不大。在收人水平层面,低收人观众群体在电视剧、青少和戏剧节目上分配了较多的收视时间比重,中高收人观众收看财经、体育、生活服务、新闻/时事和专题节目的时间比重更高。不同收人水平的观众在教学、外语和音乐节目上投人的时间比重差异并不明显。整体来看,随着观众个人收人的增加,其在财经、体育和专题节目上的收看时间比重相应提升,电视剧的收看比重则随之降低。从2011年全国电视收视市场不同职业观众对各类型节目的收视比重来看,干部/管理人员在财经、法制、生活服务、体育、新闻/时事、专题和综艺类节目上花费了相对较高比例的收视时间;个体/私营企业人员收看财经、电影、新闻/时事、专题和综艺节目的时间比例较大;初级公务员在财经、电影、生活服务、体育、新闻/时事、专题和综艺节目上投人的时间比重较大;工人则对电视剧、电影、体育、新闻/时事、专题和综艺节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是青少节目的主力收视人群,此外,其收看电影节目的时间比例也较大;无业群体对财经、法制、青少、生活服务、戏剧和新闻/时事节目较为关注。此外,不同职业观众在教学、外语和音乐的收看时间比重上差异并不明显。(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2011年中央电视台收视年报一、全国市场整体情况1.各频道组收视份额对比2011年中央电视台整体收视份额为31.07%,较2010年收视份额30.33%上升了0.74个百分点;2011年省级上星频道组收视份额为32.63%,较2010年收视份额31.27%上升了1.36个百分点.2011年其他频道组收视份额为36.31%,较2010年下降了2.09个百分点。2.各频道组在各类型节目中所占份额对比近五年中央电视台频道组在新闻时事类节目中所占份额明显高于省级上星频道组,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中所占份额均低于省级上星频道组。近五年中央电视台频道组在新闻时事类节目中所占份额远高于省级上星频道组,且2011年达到近五年最高值,份额为66.45%,而省级上星频道组仅占31.03%。近五年中央电视台频道组在综艺类节目中所占份额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1年稍有回升,2011年份额为44.45%,与省级上星频道组相比,从2010年开始中央电视台频道组在综艺节目中的份额低于省级上星频道组。近五年中央电视台频道组在电视剧节目中所占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且近两年下降尤为突出,2011年中央电视273台频道组在电视剧中所占份额下降至25.07%,中央电视台频道组与省级上星频道组在电视剧中的份额差距逐年增大,2011年省级上星频道组在电视剧中所占份额达到近五年最高值,份额为73.38%。3,加11年全国上星频道收视排名情况20n年中央电视台有10个频道进人全国上星频道收视排名前20位。全国上星频道收视排名前20位的中央电视台频道数量与DZ10年持平。与2010年相比收视份额上升的频道有CCTV一1、CCTV一3、CCTV一4、CCI丫一8、CCTV一13、CCTV一14,其中CCTV一13新闻频道增长显著,首次进人前10名。20n年全国上星频道收视排名前6位的频道排名情况与2010年相同,中央电视台CCTV一1综合排名第1位,湖南卫视排名第2位,CCTV一6、CCTV一3、CCTv一14、CCTV一8分别排在第3位至第6位。20n年省级上星频道组共有10个频道进人前20位,其中上海东方卫视和黑龙江卫视排名上升较大,分别从2010年的第27名、第26名上升到2011年的第17名、第19名。二、中央电视台整体情况1.2011年中央电视台全天分钟收视走势情况与2010年相比,2011年中央电视台全天各时段收视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从2011年中央电视台整体全天分钟收视走势与加10年对比看出,2011年白天各时段收视均有所上升,且时段12:00一13:30上升最明显,黄金时段基本保持稳定,晚间时段21:30一22:30有小幅上升。2.2011年中央电视台整体各月收视份额情况2011年从3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整体收视份额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暑期收视份额达到最高点,8月收视份额达到犯.46%,暑期过后收视出现回落。2011年中央电视台共有9个月的收视份额较2010年同期出现提升,其中3月至10月收视份额提升明显。3.2011年中央电视台整体各类型观众集中度情况2011年中央电视台对55岁以上、城市观众的吸引力较2010年大幅提升,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较2010年小幅下降。与2010年相比,2011年中央电视台55岁以上观众的集中度大幅提升,2010年55岁一64岁和65岁以上观众的集中度分别为130.14%、131.53%,20n年这两个年龄段的观众集中度分别达到142.86%、161.19%;加11年中央电视台城市观众的集中度提升明显,从2010年的98.06%提升到2011年的121.78%.2011年中央电视台年轻观众的集中度出现下降,其中巧岁一24岁观众集中度下降最明显。三、全国市场竞争情况1.全国市场综艺节目收视排名2011年中央电视台共有n档综艺节目进人全国上星频道全年综艺节目收视排名前加位。2.全国市场电视剧收视排名2011年中央电视台有17部电视剧进人全国上星频道全年电视剧收视排名前20位,较2010年减少3部。省级上星频道共有3部进人前20名。四、中央电视台各频道收视情况概述1.CCTV一1收视情况从2011年分周收视率走势来看,CCTV一1在全年多数时期收视水平较2010年有所提高。在2011年春节期间收视达到全年的最高峰且高于2010年春节的收视水平,在暑期期间,创造了一轮新的收视小高峰。2011年,CCTV一1在19:oo以前的大部分时段收视均有提高。晚间19:00一21:15的收视水平低于2010年。19:30一22:00的收视占全天收视的32.4%(2010年占36%),对于频道整体收视影响重大。2011年,65岁及以上、未受过正规教育、小学和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目标观众对CCTV一1的收视倾向均有一定的增长,特别是65岁及以上观众的收视倾向增长非常明显。CCTV一1在2011年晚间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中,上半年播出的《幸福来敲门》成为2011年的收视最高峰,下半年的《中国地》和《小小飞虎队》也形成了一定的收视亮点。2.CCTV一2收视情况2011年CCTV一2各周收视水平与2010年同期基本相近,上半年略高于2010年同期,自下半年第43周开始略有下降。2011年CCTV一2在午间的12:00一13:30以及傍晚的18:oo一19:00时段收视较2010年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中午时段提高非常明显。2011年55岁及以上和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目标观众对CCTV一2的收视倾向较2010年有所提升。3.CCTV一3收视情况从2011年CCTV一3全年分周收视率走势来看,各周收视水平较2010年整体略有提高,春节期间增幅相对显著。2011年CCTV一3全天整体收视水平略有提高,特别是晚间19:30一22:00收视提升显著。11:00一11:30和傍晚18:00一19:30较2010年有所下降。2011年,34岁及以下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目标观众收视倾向继续下滑,而45岁及以上和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目标观众收视增长明显。4.CCTV一4收视情况20n年CCTV一4全年收视水平明显高于2010年,其中第6周、第11周至第巧周、第22周至第28周和第42周至第47周收视涨幅最为明显。CCTV一4在2011年的收视率较2010年同期有所提高,特别是午间时段和晚间20:00一22:00增长显著。19:30一20:00收视有所下降。2011年,35岁及以下和初中教育程度及以下的目标观众收视倾向较2010年略有减弱,55岁及以上和高中教育程度及以上的目标观众对CCTV一4的收视倾向较2010年有明显增长。5.CCTV一5收视情况CCTV一5在2011年收视稳中有升,收视率始终保持在0.2%左右。2011年,CCTV一5除了在晚间22:oo一24:00收视有较明显滑落外,在全天多数时段与2010年基本保持一致。2011年,55岁及以上的目标观众对于CCTV一5的收视倾向较2010年有突破性提升;4岁一科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目标观众收视倾向有所降低。6.CCTV一6收视情况从2011年分周收视率走势来看,CCTV一6与2010年同期基本保持一致。年初第2周至第14周、上半年的第25周至第31周和年底几周收视较2010年偏低,第17周至第22周、暑假的第犯周至第35周和10月收视较2010年有小幅增长。CCTV一6在2011年全天各时段收视水平2010274受众调查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O工12夕刀>010卿éJ气Km卜刀口OQ大|年整体保持平稳。11:30一13:30收视较2010年有所提升.13:30一15:00和19:30一21:00时段较上一年有明显下降。2011年CCTV一6各类目标观众收视倾向与2010年基本保持稳定,男性、35岁及以上和高中及以上学历观众收视倾向略有增长。7.CCTV一7收视清况从2011年分周收视率走势来看,CCTV一7在前31周收视水平低于2010年同期,而从第32周后收视开始回升,在第38周和第45周之后增长明显。CCTV一7在2011年的收视水平与2010年整体收视走势保持一致,13:00一14:00收视率较2010年有明显增长,晚间20:00一22:30收视有所下降。2011年,4岁一24岁,35岁一54岁以及未受过正规教育的目标观众收视程度略有降低;25岁一34岁、55岁及以上观众的收视倾向提升较为明显,小学及以上学历的观众收视倾向略有提升。8.CCTV一8收视情况从全年分周收视率走势来看,CCTV一8在2011年上半年收视略低于2010年同期,春节前后收视较2010年相差较多;而自第23周开始逐渐赶超,其中暑期(第27周至第34周)和年底的第49周至第51周收视较2010年有显著提升。CCTV一8在2011年全天各时段收视水平稳中有升,上午的08:00一12:00时段、晚间18:30一20:00时段和深夜22:oo一23:巧时段上升较明显。19:30一22:oo的黄金强档收视低于2010年.2011年CCTV一8的目标观众群与2010年整体保持一致,其中4岁一24岁和高中及以上学历观众收视倾向有所下降,4岁一14岁观众收视倾向下降明显.35岁及以上目标观众对CCTV一8的收视倾向有所提升,55岁及以上观众表现最为明显。CCTV一8电视剧频道在20fl年上半年的收视表现平平,下半年则有多部电视剧收视超过l%,整体收视水平较上半年有所提升。2011年CCTv一8电视剧频道晚间黄金档电视剧平均收视率为1.0%。9.CCTV一9收视情况CCTv一9纪录频道自2011年1月l日年开播以来收视稳中有升,第3周至第37周收视率保持在0.03%左右,第38周之后升至0.05%左右。从收视率走势来看,CCTV一9各时段收视相对稳定,午间13:巧一14:oo时段、晚间18:15一20:30和21:00一22:45时段是频道全天的收视高峰时段。从各类别观众的集中度来看,男性、45岁及以上、高中及以上学历观众更倾向于收看CCTV一9纪录频道。10.CCTV一10收视情况CCTV一10在2011年初的各周收视水平与2010年基本保持一致,第16周至第31周收视不及2010年同期,从犯周开始收视超过2010年。从全天收视率走势来看,20fl年CCTV一10白天收视水平与2010年差异不大,晚间19:oo一20:30时段收视较2010年有明显提升,而20:30一22:15时段收视不及2010年。2011年,CCTV一10各类目标观众收视倾向与2010年基本保持一致。55岁及以上和小学学历的观众收视倾向较2010年有所提升,其他观众收视倾向性则略有降低。11.CCTV一11收视情况CCTV一11在2011年各周收视走势十分稳定,与2010年相比,收视水平整体偏低。20n年,CCTV一11全天各时段收视较2010年更为平稳,在11:oo一13:oo时段、16:00一18:00收视下降较多,晚间21:00一22:00收视有所提升,其余时段变化不大。2011年,55岁及以上目标观众对于CCTV一11的收视倾向有较明显的提升,小学和高中学历观众收视倾向略有上涨,而年轻观众、初中和大学及以上学历观众收视倾向普遍下降,其余各类目标人群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12.CCTV一12收视情况从全年分周收视走势来看,2011年CCTV一12整体收视水平略低于2010年,年中第24周至第28周收视较2010年同期有所提高,年底40周后开始收视有所回升。2011年,CCTV一12白天各时段收视与2010年差异不大,在晚间21:00一22:00时段收视有所提升,午间12:00一14:00时段、晚间22:oo一24:oo时段收视率有较明显下降。2011年,CCTV一12各类目标观众收视倾向变化不大,巧岁一24岁、55岁及以上、小学和高中观众收视倾向有所增长,其余观众收视倾向略有降低。13.CCTV一13新闻频道收视情况CCTV一13新闻频道ZOn年收视整体高于2010年同期,第11周至第16周收视率增幅明显,从第16周之后新闻频道收视水平十分稳定。2011年,CCTV一13新闻频道全天各时段的收视水平在201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1:00一12:15时段、16:30一19:30时段和22:X()一23:30时段收视增长更为明显。加11年55岁及以上、高中及以上学历目标观众对CCTV一13新闻频道的收视倾向有所增长,其余观众收视倾向略有下滑。14.CCTV一14少儿频道收视情况从全年分周收视率走势来看,CCTV一14少儿频道在20fl年年初和年底的收视走势与2010年保持一致,第15周至第29周和第41周收视较2010年同期有明显增长。CCTV一14少儿频道2011年全天收视水平整体稳中有升,其中07:00一12:00时段、下午13:30一16:00时段和18:00一19:00时段收视提升明显。2011年CCTV一14少儿频道目标观众群的收视倾向整体保持稳定,未受过正规教育的观众收视倾向较20or年有明显增长,其余各类观众变化不大。15.CCTV一15音乐频道收视情况CCTv一15音乐频道2011年收视走势十分稳定,全年各周收视均略高于2010年同期。CCTV一巧音乐频道2011年整体收视水平有所提高,上午的10:oo一11:oo时段、中午12:00一14:15时段和晚间18:30一20:30时段收视较2010年提升明显。2011年CCTV一15音乐频道的目标观众群收视程度整体保持稳定,巧岁一44岁和初中及以上学历观众的收视倾向有小幅增长,其余观众收视倾向略有下降。16.CCTV一NEWS英语新闻频道收视情况从分周收视率走势来看,CCTV一NEWS英语新闻频道的收视走势以及收视水平与2010年基本保持一致,但没有2010年峰值明显。第6周至第12周在全年中收视最高,其余各周收视差异不大。CCTV一NEWS英语新闻频道收视水平整体稳定,早间和上午大部分时段略有下降,晚间19:00一20:00时段收视有小幅提升。CCTV一NEWS英275语新闻频道目标观众群收视程度整体保持稳定,2011年25岁一34岁、45岁一64岁和较高学历观众收视倾向较2010年有所提升,其余观众收视倾向略有下降。服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嫌介研究(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市场评估部提供)2011年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的调查与分析2011年,北京电视台从l月28日(腊月二十五日)至2月l日(腊月二十九日)打造出五台各具特色的网络春晚,无论从整体设计,还是在节目内容、舞美表现、视听技术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新突破。一、引领时代风潮在电视界率先推出网络春晚,既彰显了首都电视台的大台风范,也创造了自己在网络春晚领域的先发优势。2011年,除北京电视台继续举办了五场网络春晚外,包括湖南、北京、山东、海南、深圳等地的卫视台网站,也推出了各自的网络春晚节目.甚至连中央电视台也投身网络春晚,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央视综艺频道和中国网络电视台同步播出了六场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网络春晚。二、致力于内容创新,凸显鲜明的草根性和网络特色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基本颠覆了传统晚会一味追逐明星、大腕的固有模式,实现了演员为内容服务、内容为定位服务的追求。为体现全民参与、草根主宰的创作原则,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力推新人新作。在“春晚e起来·我是大明星”地面活动中涌现出来的草根达人和人气很旺的网络红人,占据了网络春晚舞台的半壁江山,与各种选秀中成名的年轻歌手及网友喜爱的年轻明星们一起绽放异彩。三、强化观众互动参与,携领大众狂欢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的另一鲜明特色是互动性、参与性,通过观众的积极参与和深度互动,栏目组致力于自己与观众和网友的“零距离接触、零门槛参与”;观众和网友成为晚会的主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节目的内容及进程。而且,舞台设计为开放式、互动式、分区域,观众围绕在舞台周围甚至将观众纳人表演区,营造出一种台上台下都是舞台的氛围。四、充分发挥主持人作用,主持人与节目浑然一体2011年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充分发挥主持人作用,将主持人作为节目内容呈现的一个重要内容,主持人与节目浑然一体。一是积极打造主持群的概念,五场晚会主持人尽可能有所变化,着力营造青春、时尚、活泼、靓丽的氛围,依据每场晚会的不同主题,为主持人设计了个性化的开场。二是开拓性地开掘主持人资源,充分挖掘、培育主持人的演艺潜质,将主持人变为演员。主持人单独表演的节目达到20.8%,参演的节目达到11.2%,两者相加一共达32%。而且针对不同主持人的个性,量身打造,设计参演节目,如对有的主持人主推“唯美”风格,有的则主推“搞笑”,有的则体现“智慧”。三是将网络投票人气颇高的兄弟电视台主持人邀到一起,打造了名嘴才艺群英会的网络春晚第四场《喜庆欢乐夜》。五、独家运用36。度自由全景技术.首启沉漫式网络观赏体验.高度重视视觉设计.舞美灯光设计等力求极致2011年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首次应用了360度自由全景技术,打破了传统摄像机只能反映现场某个局部画面的局限,可将现场情景360度进行全景展示。观众可通过鼠标或键盘拖动画面,交互地从前后左右上5个不同观察点和方向了解晚会现场环境,任意选取自己喜欢的角度和画面进行观赏。20n年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对约100个节目均采用了独立包装,在视频制作、录音编曲、服装制作、道具选择、特效使用等方面,各节目都较为完美。据统计,五场网络春晚共自制服装近600套,自制各种大型道具逾50种,音乐创作及编曲85首,使用群众演员约800人,这些都创下了北京电视台晚会的历史新高。尤其在第三场《魔幻传奇夜》中,通过舞美、LED、大型道具的结合,利用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魔幻、穿越的3D视觉效果。六、在晚会整体统一协调的同时,单元节目凸显不同风格作为主流媒体,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主要选择一些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深受欢迎的内容,尤其是能体现真善美的真人真事。五台晚会以时尚、动感、创新、分享为理念,相互间统一协调,同时又依据年度网络热点确定了五场晚会的不同主题:《网络潮人夜》、《经典怀旧夜》、《魔幻传奇夜》、《喜庆欢乐夜》、《梦想希望夜》。七、在尊重观众意愿的同时.有效把控节目内容.并巧妙设计网络呈现的形式以2011年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第二场《经典怀旧夜》为例,围绕“经典”这一主题设计了“美声演绎经典儿童歌曲”和“外国人唱中国红歌”两个节目,邀请极具网络人气的美声歌手和网络知名外国歌手进行演绎,即使有人l冶时因为档期或其他原因不能到场,也可“换人不换节目”,依托网络海量资源进行演员的替换。在节目编排设计上,每场晚会在围绕各自主题设计环节时,都自觉契合新媒体传播的特点,适合网络和手机视频呈现。如2011年的五场晚会,每一场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原创节目体现了“出奇、出新、出彩”的网络特色,编排上注意各节目碎片化拆分的灵活性,有助于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二度传播。八、全媒体宣传造势,多方位推广渗透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在合作媒体的选择上,采取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组合拳”宣传推广策略。晚会在优酷网制作了很多短小视频推送至其首页“6+l”的显著位置。晚会还利用开心网、PPTV等视频网站,吸引受众主动参与并提供舒适收看体验。北京电视台推出活动官网,汇总推广信息。在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手机、移动电视、地铁电视等媒体上都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20n年北京电视台网络晚会还推出了“春晚e起来”之“我是大明星”和“我的榜样家庭”主题地面推广活动。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自2010年12月19日起特地开播了同名周播综艺节目《春晚e起来·我是大明星》,将地面推广276受众调查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0112乡刀势OóQ卯闷.哎Km卜刀田00大活动中涌现出的民间达人、原创节目搬上荧屏,提前为晚会预热。(北京电视台、中国传嫌大学北京广电节目专家评议研究课题组)2011年河北电视台收视调查成为在石家庄市网排名第3位的频道。其他竞争频道中,北京卫视、山东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等频道收视份额提升均在0.5个百分点以上,尤其是北京卫视,收视份额提升幅度达到了74%。这些强势卫视频道给河北本地频道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嫌介研究(马光复、孰一夫、李艳姿)2011年,河北电视台频道定位更加清晰明确、节目评估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新节目研发与创新流程更加顺畅。反映在收视数据上,全台整体竞争实力提升,收视亮点不断显现。当然,在一些方面也还有较大的收视提升空间。一、在河北地区,河北电视台整体竟争实力提升河北经济生活频道收视成功突围,成为排名第一位的强势频道;农民频道保持强势,专业品牌与收视同步成长。2011年,河北电视台在河北省网的收视份额为23.70%,与2010年相比大幅提升了3.5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达到了18%。河北电视台各频道在河北地区的收视份额大多较2010年均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河北经济生活频道,2011年收视份额达到了10.41%,较2010年提升了3.89个百分点,超过了历来强势的中央台综合频道,成为河北省网所有可视频道中收视份额最高的频道。这标志着河北电视台在本省收视市场上,单频道的收视市场控制力明显增强。河北经济生活频道作为河北台的老牌强势频道,活力不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观众忠实度,在强势外省卫视频道的冲击下,收视依然实现了突围。中午时段品牌节目《警方报道》、傍晚时段民生新闻品牌节目《今日资讯》、大型娱乐节目《激情大冲关》、黄金时段强势首播剧目共同构成了频道的收视支撑时段,搭起了频道的高收视平台。其中,《今日资讯》节目时段的份额,最高曾经达到过50%,基本垄断了同时段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市场。河北省网中,河北电视台20n年有3个频道进人了所有可视频道收视份额排名的前5名,分别是:河北经济生活频道收视份额为10.41%,排名第1位.河北农民频道收视份额为5.87%,排名第3位.河北卫视收视份额为3.81%,排名第4位。其中,专业性比较强的河北农民频道不仅凭借其专业品质获得了中国广告风云榜“中国十佳省级地面频道”、“2011中国艾菲大奖”等多个奖项,还凭借着其“贴近性”,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收视表现。二、在石家庄地区.河北电视台整体收视份额略有收缩.但仍领先于石家庄市台2011年,河北省会石家庄收视市场上竞争异常激烈,外省卫视频道组(所有卫视频道,共47个)继续“攻城略地”,收视份额大幅提升了4.31个百分点,达到了29.13%,仅略低于中央电视台,是收视份额第2位的频道组。中央电视台收视份额一直坚挺,2011年为34.62%,较2011年还提升了0.78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河北电视台加11年在石家庄市网的收视份额为17.63%,与2010年相比收缩了2.08个百分点。与石家庄市台相比,河北电视台依然以5.12个百分点的优势领先。台内多数频道市网收视份额有所提升。其中,河北农民频道收视份额达到了4.92%,较上一年大幅提升了9%,2011年黑龙江电视台收视总体情况2011年,黑龙江电视台在国网、省网和市网的收视都取得长足进步。卫视在全国电视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保持着份额增长,频道竞争区域差异化的策略也取得显著收效,各频道对自己考核区域的市场定位和把握更加准确。在全国71城市组的竞争中,黑龙江卫视不断发力,《龙腾剧场》、《新华视点》、《新闻夜航晨光版》等多档节目收视稳中有升。卫视在71城市2011全年排名中位列第12位,5月至12月,卫视在71城市排名第11,在全国29省网组中,黑龙江卫视也取得了0.141%的收视率,稳居前10名。71城市组合中,黑龙江卫视的市场份额在省级卫视中排名第11,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0.85%提升至2011年的0.86%,成为名列前茅的省级卫视频道之一。20n年,黑龙江电视台在黑龙江地区的市场份额为42.375%,同比增幅1.7%。电视台晚间时段市场份额突破性地达到52.998%,黑龙江地区有一半以上的观众晚间时段都会选择收看黑龙江电视台的节目。卫视在黑龙江地区的收视,全年完成市场份额16.109%,创全年份额新高,和上一年相比增幅接近加%。主打黑龙江地区市场的法制频道和公共频道收视率都持续上升,公共频道全年完成3.558%的市场份额,同比增幅6.1%.法制频道下半年开始份额涨势迅猛,3.612%的全年平均份额比上一年增长了18.6%。数据显示,在晚间18:00一24:00时段,2011年黑龙江电视台市场份额为52.16%,较2010年有所提升。2011年,全台在哈尔滨地区的总市场份额32.497%,同比增幅6%,是近五年来最大增幅,进一步拉大了与哈尔滨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竞争频道的差距,黑龙江电视台在市网的优势地位日益显著。哈尔滨地区排名前5的频道中,黑龙江电视台牢牢占据4席。卫视在哈尔滨地区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份额9.089%,比上一年增长了11.7%,强势蝉联哈尔滨地区收视冠军。主打黑龙江地区市场的影视频道完成金牌收视指标,都市频道和文艺频道市场份额增幅都在10%以上。都市频道主打节目《都市夜航》凭借3.291%的收视率强势领跑哈尔滨地区晚间民生新闻时段。文艺频道准确把握当下流行的热门综艺元素,自办节目在哈尔滨观众中保持了持续的高关注度,助推频道核心竞争力走强。在哈尔滨电视收视市场的18:oo一24:oo时段,市场份额在2%以上的频道一共有14个,其中黑龙江台7个频道中有6个频道都进人了前巧名,黑龙江卫视以9.2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1,较2010年有所提升。黑龙江影视排名第2,2011年的市场份额为8.33%,较2010年有所降低。277哈尔滨地区主要频道市场份额排名2011年上海地区黄金时段频道收视排名排排名名频道道2010年年2011年年升幅幅lllll黑龙江卫视视8.11119.266614%%%22222黑龙江电视台影视须道道9.29998.3333一10%%%33333哈尔滨电视台新闻综合合7.01116.7000一4%%%须须须道道道道道44444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须道道5.29995.63336%%%55555哈尔滨电视台影视频道道6.22225.1888一17%%%66666黑龙江电视台文艺须道道4.29994.977716%%%77777黑龙江电视台公共须道道3.70003.87775%%%88888中央电视台综合须道道5.68883.8000一33%%%99999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须道道2.47773.411138%%%lll000黑龙江电视台法制须道道2.38883.122231%%%llllll浙江卫视视0.95552.7999194%%%lll222中央台三套套2.33332.644413%%%lll333哈尔滨电视台都市资讯讯2.28882.2222一3%%%须须须道道道道道lll444中央台五套套2.49992.1111一15%%%lll555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道1.困困1.944415%%%(,玻龙江电视台)2011年上海电视收视市场回顾排排名名频道道收视率%%%lllll上海电视台街闻综合须道道4.22222222上海电视台误乐须道道3.11133333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须道道2.88844444上海东方卫视视2.22255555其他上海海1.66666666上海东方电影预道道1.44477777上海电视台五星体育须道道0.77788888上海电视台星尚预道道0.77799999浙江卫视视0.666lll000中央台四套套0.666llllll湖南电视台卫星须道道0.666lll222中央电视台新闻须遭遭0.555111333中央台六套套0.555lll444上海教育台(26须道)))0.555lll555江苏卫视视0.555lll666上海电视台纪实颇道道0.555lll777中央电视台综合预道道0.444lll888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须道道0.444lll999中央台三套套0.444222000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道0.444一、收视市场概况1.收视时长20n年上海地区每人每天平均收看电视时间为179分钟,比2010年减少了10.8分钟,下降幅度为5.7%,从2008年以来,上海地区观众花在电视荧屏前的收视时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从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来看,巧岁一24岁人群的人均收视时间最短,该人群2011年人均电视收视时间为92分钟,约一个半小时,65岁以上人群的收视时间最长,人均每天收看297.2分钟,约5个小时,而65岁人群是上海地区唯一近年来人均收视时长出现增长的年龄段。2.收视份额2011年5MG在上海地区全天收视份额达到51.45%,黄金时段(18:00一24:00)的份额达到57.85%,与2010年全天收视份额49.73%、黄金时段(18:oo一24:00)收视份额56.7%相比,上升幅度分别达到3.46%和2.03%,也是近几年SMG收视份额下滑的首次回升。3.频道排名从2011年上海地区黄金时段收视排名来看,SMG在第一阵营的队伍有所壮大,新闻综合频道、娱乐频道、电视剧频道、东方卫视进入黄金时段频道收视排名前4名,这4个频道对SMG总份额的贡献达到77%。另外SMG旗下的五星体育、星尚频道、纪实频道、第一财经、艺术人文进人了上海地区黄金时段频道收视排名前20名。与2010年相比,东方卫视2011年在上海地区收视增长明显,而与此同时央视新闻频道在上海地区黄金时段排名上升至第12位,而在2010年央视新闻频道排名仅第16位。4.节目类型在上海地区,ZOn年电视剧、综艺节目、新闻时事节目依然是播出与收视的重头,在2011年黄金时段,这三类节目占播出比例的49.56%,而三者占收视比例的62.89%。从2010一2011年的变化来看,2011年黄金时段电视剧在播出与收视的比例上均比上一年有所下降,综艺节目在播出与收视比例上仍有所上升,新闻节目在播出比例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收视比例却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二、收视热点1.《中国达人秀》再造“春晚”效应2011年东方卫视播出了第二季和第三季《中国达人秀》。作为东方卫视的品牌节目,《中国达人秀》在2011年成为收视热点,多次掀起收视高潮。7月10日,《中国达人秀》决赛移师八万人体育场,整场“梦想之巅”直播在上海地区平均收视29.4%,份额69.1%.全国平均收视4.71%,份额14.4%,再次问鼎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宝座。由于《中国达人秀》的收视号召力,7月10日当天,上海地区全天与黄金时段的开机率达到16.49%和37.48%,超过2011年全年平均开机率(全天12.43%,黄金时段27.23%),几乎再造了一个“春晚”效应(2011年除夕上海地区全天开机率17.48%,黄金时段为38.06%)。2.“红色献礼季”宣传建党90周年央视、各省市卫视以及SMG各频道在影视剧、专题、综艺等各方面都推出了红色献礼节目。从电视剧的播出情况来看,央视综合频道6月至7月黄金时段播出的“红色电视剧”比例达到100%,收视尚佳。省级卫视中,红色主题电视剧的播出量远远超过电影的播出量,“红剧”的播出以曾经热播的“红剧”为主,部分新推出的“红剧”进行278受众调2.12中国广播电视年O工12>刀>010卯州<丈m势刀口00大了青春偶像元素的包装,如:《我的青春在延安》、《风华正茂》、《新四军女兵》等.或者有的情感类电视剧进行了红色主题的包装,如:《来不及说我爱你》;从收视情况来看,以往的热播“红剧”仍然受到追捧,如:《潜伏》、《亮剑》、《雪豹》等,而经过了青春偶像包装的“红剧”收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加了红色主题包装的情感类电视剧收视效果不错。3.“走转改”深人开展,新闻节目集体发力自2011年下半年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来,SMG新闻节目贯彻体现“重视群众实践、重视群众期盼、重视群众创造”精神,从新闻栏目自身的内容上来看,一方面大事抢先播,突出时效性,同时加大新闻容量、增加信息量,在新闻报道中关注新闻的实用性,把服务类信息做得更贴近老百姓,与此同时加强舆论监督。8月以后,SMG傍晚的新闻节目时段收视提升明显,新闻综合频道8月至12月傍晚新闻时段(17:30一19:00)平均收视率达到7.02%,比1月至7月6.19%增长13.4%,比2010年8月至12月同期5.91%增长18.8%o东方卫视8月至12月的《东方新闻》时段上海地区收视比l月至7月增长17.2%,全国收视增长16%。而从具体节目来看,《媒体大搜索》、《新闻坊》、《新闻报道》在2011年下半年的周平均收视最高值分别达到4.5%、8.4%、11.4%,均创下了各档栏目2010年以来的周平均最高值,形成了新闻类节目在下半年的整体收视抬升。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嫌介研究(富玲云汤婕)优势卫冕省级卫视“第一栏目”,全国所有频道“第一综艺栏目”,节目同时段收视位列全国所有频道之首。新栏目《非常了得》成功引进郭德纲与孟非搭档主持,节目秉承娱乐欢快的宗旨,笑点不断,收视一直稳定在省级卫视节目前列,与《非诚勿扰》“交相辉映”,成为江苏卫视晚间的王牌栏目之一。“幸福剧场”蝉联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第l剧场”,《养父》、《活佛济公第二部》等多部剧居省级卫视年度电视剧收视排行前列,《裸婚时代》勇夺当月省级卫视电视剧收视冠军,引发网络“裸婚”热议,自制剧《断刺》喜获收视、口碑双丰收,“新海岩三部曲”在江苏卫视成功首映;“非诚姐妹篇”《不见不散》成功开创省级卫视节目新模式,令2011年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节目收视情况分析一、江苏省广电总台收视情况2011年江苏广电集团的电视频道在全国71城市和省、市双网收视调查中,均再创历史新高,在无锡等3个省内重点城市均实现份额显著增长。市网,晚间5小时集团收视率、收视份额分别为20.1%、43.89%,同比2010年的19.06%、41.1%分别上升5.46%与6.79%。省网,晚间5小时集团收视率、收视份额分别为14.52%、43.69%,同比2010年的12.4%、38.17%分别增长17.1%与14.47%。71城市,晚间5小时江苏卫视收视率、市场份额分别为0.9%、2.78%,省级卫视排名第2.全天02:oo一次日02:oo时段江苏卫视收视率、市场份额分别为0.30%、2.43%,省级卫视排名第2。二、频道收视情况1.江苏卫视实现高位提升,((1卜诚勿扰》蝉联省级卫视“第l栏目”2011年江苏卫视再创佳绩,夺得晚间5小时省级卫视冠军106个,全天02:oo一次日02:oo时段省级卫视收视冠军52个,将“情感天下、幸福中国”的理念通过荧屏传给了千家万户。《随心而乐跨年演唱会》星光闪耀,平均收视率2.96%,品牌日益强大,领跑同行,赢取2011年开门红;王牌栏目《非诚勿扰》收视实现高位提升,深受各年龄层观众喜爱,超过湖南卫视老牌节目((,决乐大本营》,以绝对2.城市频道完成省、市指标,卫冕南京市网“第一频道”江苏城市频道基于“全天候新闻综合频道”的定位,20n年继续荣膺江苏城市“第一频道”;再次实现南京市网收视高位增长,卫冕南京地区“第一频道”、“第一剧场”;江苏省网收视实现再次增长,省内重点城市影响力继续大幅提升。2011年《零距离》狠练内功,《新闻敏感度》等板块广受好评,节目收视率在南京市网居第一,《法治集结号》市网下半年收视大幅上扬,同时段位居市场第一.《第一剧场》蝉联南京地面第一剧场.《新闻夜宴》确保了城市频道在晚间次黄金时段的收视优势;《早安江苏》南京市网独占早间鳌头.《万家灯火》在江苏卫视早间时段播出,同时段跃居省级卫视第一。3.综艺频道完成省、市指标,勇夺省网“第一剧场”江苏综艺频道坚持以“快乐至上”为频道核心理念,再度蝉联省、市两级市场“第一综艺娱乐类频道”。省网份额连续3年明显增长,所有频道排名第2,地面频道排名第1。省内重点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重点城市收视也有突破。从栏、节目来看,2011年《震撼一条龙》再度以绝对优势领跑同时段省网其他频道,收视排名市场第1;《精品剧场》勇夺江苏省网“第一剧场”;《今晚大不同》全年收视继续稳中有升.《别对我说谎》始终稳居同时段专题类栏目收视第l,《非常不l班》成为同时段年轻观众收视率第l的王牌综艺栏目.《都来爱梦》开播以来收视喜人。4.影视频道完成省网指标2011年江苏影视省网份额再有明显提升,无锡地区也有突破,常州地区成功落地。《家庭剧场》2011年继续保持优秀的市场竞争力;《抗日奇侠》、《天涯赤子心》等多部剧在播出当月列电视剧收视榜单前列;《海外星剧场》2011年囊括多部优质引进剧.自制品牌栏目《百姓聊斋》2011年实现高位增长,省、市双网收视提升明显;自制创新穿越类综艺节目《中华老堂会》在收视上也有明显突破。5.公共频道省、市双网收视大幅提升江苏公共频道2011年正式转型升级,以打造专业新闻频道为全新定位,大板块的新闻特色节目力助频道收视再上新台阶,省、市双网晚间收视相比2010年提升均超过40%,省网尤其突出,达到151.2%;王牌栏目《有一说一》收视再创新高.晚间《首播剧场》继续保持优秀的竞争力;《新@财经))锁定高端市场,2011年无论是收视还是影响力均大幅提升.新栏目《奇闻天下》播出后迅速弥补了原先时段的收视不足。2796.体育频道省网收视大幅提升江苏体育休闲频道2011年成功转型,新推出的多档自制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省、市双网影响力大福提升,收视有明显增长,尤其省网份额大幅提升超过300%。新栏目《左右休闲》主打休闲娱乐服务牌,深受观众喜爱,自制综艺栏目《8090灵不灵》强势登陆,相比2010年,省网份额提升超过1000%,市网份额提升超过巧0%.新派谈话类节目《相亲攻略》、《多大事儿》也令人耳目一新。7.优漫卡通完成市网指标优漫卡通卫视2011年市网收视再有提升,相比本地少儿类频道与其他卡通卫视收视均优势明显。在4岁一14岁小观众中,无论是省网还是市网,晚间还是白天,收视均排名所有频道之冠。传统强势栏目《动画天地》与新栏目《幸福响当当》均在播出时段大幅领先同类频道。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嫌介研究(江苏省广电总台电视传媒中心)2011年安徽卫视收视报告20n年,安徽卫视总体收视较2010年持续增长,发展态势良好。一、总体收视继续位居省级卫视第一阵营之列据央视一索福瑞数据显示,在全国29省网及直辖市组合中,安徽卫视优势较为明显:全天收视0.37%,排省级卫视第2位,收视率比2010年增长31%。晚间《第一剧场》收视1.97%,居省级卫视同时段第1位,收视率比上年增长42%。35城市组中,安徽卫视全天收视0.23%,排省级卫视第4位,比2010年提升14.4%,晚间《第一剧场》收视0.87%,排省级卫视同时段第3位,比2010年提升20.4%。年更是喜获“兰花奖”一等奖之首。《说出你的故事》2011年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5位左右,该节目观众构成中高中及大学以上学历的收视人群比重明显加大,2011年获得“第五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年度“上星频道30佳”节目称号。深度娱乐访谈节目《非常静距离》2011年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第6位,并进入首届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娱乐类栏目综合满意度前10名。2.季播栏目表现抢眼。竞技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风格鲜明,全国35城市组平均收视率0.69%,市场份额4.7%,以较大优势位居省级卫视同时段第1位,在“第5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中首次荣膺最具分量的“年度综艺节目”.《全民运动会》全国35城市平均收视率0.30%,市场份额2.3%,位居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第2位。3.大型晚会类节目实现收视、口碑双赢《盛世欢歌—2011安徽卫视春节联欢晚会》35城市收视1.01%,在当晚全国各省级卫视播出的春晚类节目中排第2位,在2011年全国春节文艺晚会及春节特别节目评选中荣获春节文艺晚会最佳作品奖(最高奖)。《月宴千里爱传万家—安徽卫视豫约十年中秋晚会》,35城市组收视1.01%,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2位,在当晚省级卫视十台晚会类节目中排名第1位。年度品牌活动《2011国剧盛典》历时近5个小时,收视率1.45%,收视份额超过4%,仅30城市观众规模就突破1500万,在新浪网随后展开的晚会播出效果专项调查显示,网友满意度超过90%。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安徽省广电局)2011年江西本地收视市场情况二、“剧行天下.爱传万家”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2011年,安徽卫视多部电视剧收视夺冠,如《夏家三千金之爱情真善美》、《娘家的故事》、《美人心计》等,其中安徽卫视自制剧《夏家三千金》35城市组收视率达1.71%,市场份额4.06%,成为近年来安徽卫视黄金档收视最高的电视剧,该剧网络点播量达到3亿,通过该剧的成功推广,巩固了安徽卫视在电视剧运作方面的全国领军者地位,改善了卫视品牌老龄化的观众构成,提升了品牌的活力与时尚度,建立了更为广泛的收视群;自制剧《娘家的故事》连续3年在安徽卫视黄金档播出,都夺得了收视冠军,这部剧有着良好的口碑,2011年播出的收官之作收视率达1.40%,市场份额3.61%。三、自办节目争先创优,精品不断1.精品栏目创优新闻资讯节目《超级新闻场》长期以来牢牢占据全国29省网、35城市网、71城市网中省级卫视同时段第一,并以较大优势领先于各竞争台,目前《超级新闻场》已经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新闻栏目,进入首届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新闻类栏目综合满意度前20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节目《相约花戏楼》收视稳中有升,2011年收视率较上年提升7%,市场份额提升10%,并屡获中国戏曲节目最高奖“兰花奖”一等奖,2011一、南昌市网总体情况1.20n年南昌市网的开机率稳中有升,全天开机率由2010年的12.83%上升为13.74%。2.与2010年相比,2011年南昌市网不同电视台(频道)间的竞争格局比较稳定。江西电视台继续保持了在南昌市网的领先地位,7个频道整体份额由38.74%上升为科.60%,优势进一步增强.中央电视台整体下滑,市场份额之和由24.65%走低至22.37%;外省卫视在南昌的竞争力整体有所下降,总体份额由20.68%下降至17.47%.南昌电视台的竞争力依然较弱,整体市场份额之和由3.13%下降到了2.46%,未能体现本地媒体的优势.而包括各级教育频道、落地境外频道和数字电视等在内的其他频道,在南昌的整体市场份额为13%左右,与20or年基本持平。3.从全天各时段的竞争来看,江西电视台整体在各主要时段以较为明显的优势领跑,收视软肋在02:oo一05:oo,该时段被外省卫视和中央台大大超出.中央电视台整体份额走势波动不大,在早间新闻和午间新闻时段有较强的竞争力,晚间《新闻联播》时段也出现收视小高潮,但和往年相比波峰已经大为走低;外省卫视从全天走势来看起伏较大,收视份额的低点出现在07:oo和19:oo左右,不过在22:oo之后收视份额迅速抬升,并在23:oo之后直280受众调查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试门工12卜刀势O一O臼州户、Km势刀口00大至次日凌晨05:oo,一直领先于其他频道组。4.与电视台竞争格局的相对稳定不同,频道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分频道而言,江西电视台卫视频道以13.83%的全天平均份额排在第1;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紧随其后,收视份额为13.28%.江西电视台公共频道位居第3,收视份额为6.44%.江西电视台影视频道排在第4,收视份额为5.40%;中央台一套名列第5,收视份额为4.05%;第6位为湖南卫视,收视份额为3.犯%。二、江西省网总体情况1.20n年江西省网的开机率有所下滑,全天开机率由2010年的10.58%下降为10.06%。2.江西电视台整体在江西省网继续保持了龙头老大的位置,但领先优势有所缩小,7个频道整体份额由37.04%下降为35.53%.中央台整体市场份额之和由30.31%走高至30.91%.外省卫视在江西的竞争力整体有所上扬,总体份额由26.57%上升为26.91%。3.在全天时段竞争上,江西电视台整体在省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晚间黄金时段,在18:30一19:oo创造了一个收视波峰后,在19:30一22:oo这省网收视人口最集中的两个半小时,江西电视台的收视高于中央电视台和外省卫视,在全天的其他时段则表现欠佳.中央电视台在早、中、晚三个传统新闻节目时段在省网拥有较大的收视优势,而在19:30以后竟争力迅速下滑.与中央电视台走势洽洽相反,外省卫视在早、中、晚的07:oo、12:oo和19:oo前后形成3个收视低谷,14:oo一16:oo以及22:oo一24:oo则在江西省网获得最多的观众青睐。4.分频道而言,江西电视台卫视频道以18.67%的份额排在第1.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紧随其后,收视份额为9.25%.中央电视台一套和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位列第3位和第4位,市场份额为7.19%和6.60%,湖南卫视名列第5位,收视份额为5.58%,江西电视台影视频道排在第6,收视份额分别为4.60%.中央电视台八套、中央电视台三套、安徽卫视和中央电视台六套分列第7位至第10位,收视份额依次为3.36%、3.28%、3.16%和2.81%。江西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红色经典频道、公共频道和少儿频道在省网的全天平均收视份额为0.91%、0.87%、0.86%和0.37%,分列第23位、第24位、第25位和第37位。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江西电视台总编室乐金金)20n年河南电视台节目运行报告2011年,河南卫视以“文化卫视”、“寓道于乐”的新定位、新口号华丽亮相,推出了多档新节目,并将创新栏目与现有自办栏目集约整合,贯穿周一至周六呈横向“线”性播出。一、全国市场河南卫视收视情况2011年,河南卫视在35中心城市收视情况如下:l月一n月全天时段排名第14位,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位;收视率为0.107%,较上一年下降了0.006%,市场份额为0.851%,较上一年下降了0.018%.晚间19:30一24:00时段河南卫视排名第n位,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l位.收视率为0.291%,较上一年提升了0.004%.市场份额为0.9科%,较上一年提升了0.041%。2011年,河南卫视5000户测量仪城市收视情况如下:1月一n月河南卫视5000户测量仪城市全天时段排名第8位,与上一年同期持平;收视率为0.巧%,较上一年提高了0.02%;晚间19:30一24:00时段收视排名第6位,较上一年提高了2位.收视率为0.42%,较上一年提高了0.1%。2011年河南卫视《星光剧场》共播出剧目30余部,较上一年总体略有减少,其中首轮剧20部,与上一年基本持平,有18部剧收视达到同时段前10位。收视表现较好的剧目有《婆婆来了》、《美人心计》、《红槐花》等。二、河南市场电视媒体竞争状况1.收视总量持续下滑,黄金资源萎缩明显。以晚间时段为代表的传统黄金收视规模不断出现萎缩,是2011年收视总量下滑的主要原因,18:oo一24:oo时段收视率下降了1.3个百分点,其中19:oo一21:oo时段下降最为明显,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2.频道集团竞争格局。河南台份额止跌回升,省级卫视份额进一步提升,中央台份额持续萎缩。2011年河南省、电视收视市场竞争格局,呈现河南台频道市场份额领先,省级卫视和中央台实力相当。河南台集团止跌回升,全天时段竞争力较上一年有小幅提升;市场份额为34.14%,较2010年提升了0.33个百分点。外省上星频道集团借助电视剧、综艺和选秀等节目,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之势,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市场份额较2010年提升了2.91个百分,增幅为11.400/。受河南台和外省上星频道的影响和冲击,中央台份额有小幅萎缩,市场份额较2010年下降了1.84个百分点,跌幅为6.1%。中央台和外省上星频道白天时段领跑收视,河南台集团晚间黄金时段实力最强。从全天不同时段各频道集团的竞争表现来看,在整体收视市场上占优势的河南台频道集团在开机率最高、竞争最激烈的晚间时段优势明显,晚间18:oo一22:30时段4个半小时中,河南台集团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其他频道集团.特别是在20:00一22:oo时段稳定在40%一科%之间,为集团在整体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单频道竞争河南卫视和河南二套优势凸显,排名跃升至前2位。加11年河南地区收视市场,收视排名前10位的频道中,中央台、河南台和外省卫视在数量上呈5、3、2的局面;与上一年的不同的是,河南新农村频道跌出了前10名,安徽卫视跻身前10之列。河南台单个频道的竞争力较强,河南卫视和河南二套的竞争力最强,分别以12.83%和11.59%的市场份额位于整个市场的前2位,排名分别提升了1个位次,市场份额分别提高了1.25和2.3个百分点。而河南五套收视表现不太理想,虽然继续稳居第4的位置,但市场份额明显有所萎缩,下降了2.05个百分点,是河南地区所有频道中份额下降最大的频道。河南九套跌出了前10行列,由上一年的第8位下跌至第11位。河南台频道在河南市场晚间黄金时段电视剧竞争力较强,河南卫视和河南二套表现出绝对竞争优势,包揽了前20强的电视剧,中央台和外省卫视没有一部电视剧人围。其中河南卫视占了17部,河南二套占3部。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嫌介研究(河南广电局)2812011年海南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收视情况20n年,海南广播电视台各频道根据节目定位和观众的收视变化,不断优化节目编排架构,自办节目和精彩影视剧双管齐下,相得益彰,取得较好的收视效果。海南广播电视台省网、市网平均收视份额分别达到犯.4%、23%,继续领跑海南地区电视市场,节目的影响力和频道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据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收视数据显示,2011年海南广播电视台有4个地面频道进人份额排行前巧位,其中海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以绝对收视优势稳居频道份额排行榜首,省网、市网收视份额分别达到26.1%、12.6%;海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影视剧频道市网份额分别为3.9%、3.5%,排行分别升至第5位、第6位.海南广播电视台生活综艺频道自办节目贴近观众,编播的经典琼剧吸引广大戏迷,拉高频道市网份额升至1.9%,继续位居第巧位。20们年海南和海口地区各频道收视份额排名续表排排行行频道道电视剧名称称收视率率份额额22222湖南卫视视r二,弓护名儿几.`资口口8.82%%%46.53%%%四四四四举即召狡里里里里33333海南台综合须道道侦察记记7.78%%%23.63%%%44444海南台综合须道道宫宫7.37%%%24.8%%%55555海南台综合须道道丛林血战战6.79%%%22.61%%%66666海南台综合须道道毒刺刺6.74%%%21.03%%%77777海南台综合须道道黑抓抓6.72%%%22.46%%%88888海南台综合频道道尖刀战士士6.66%%%22.68%%%99999海口一套套天涯赤子心心6.03%%%20.52%%%lll000海口一套套忘掉我是谁谁5.91%%%18.5%%%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嫌介研究(海南广播电视台)20n年四川广播电视台收视综述排排名名频道道海口地区区海南地区区lllll海南台综合频道道12.6%%%26.1%%%22222央视一套套6.5%%%13.6%%%33333湖南卫视视6.5%%%4.7%%%44444海口一套套4.1%%%无省网数据据55555海南台祈闻频道道3.9%%%2.0%%%66666海南台影视剧须道道3.5%%%2.2%%%77777央视六套套3.5%%%2.3%%%88888央视少儿须道道2.9%%%2.6%%%99999央视三套套2.7%%%2.1%%%lll000央视z、套套2.6%%%2.3%%%llllll央视五套套2.5%%%1.5%%%111222浙江卫视视2.1%%%1.6%%%lll333安徽卫视视2.0%%%1.4%%%lll444海口三套套2.0%%%无省网数据据lll555海南台生活综艺预道道1.叽叽1.4%%%222555海南台少儿须道道0.7%%%1.1%%%555lll海南台文体须道道0.3%%%0.2%%%电视剧不仅是吸引观众收视的最大节目资源,也是各电视台播出比重最大的节目类型,对拉升频道收视和巩固观众忠诚度起到杠杆作用。海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段“第一剧场”以较高的节目覆盖率和观众忠实度,不间断地为观众提供精品电视剧,一年来先后编播了《回家的欲望》、《侦察记》和《宫》等精彩剧目,收效明显。在2011年影视剧收视排行前10名中,综合频道共有7部电视剧人榜,市网收视份额均超过加%,在同时段节目中占有绝对的收视优势,有力地巩固了频道的收视份额。特别是2010年暑期编播的都市情感剧《回家的欲望》收视表现比较突出,以市网平均收视率9.55%位居影视剧收视排行榜首,是近两年以来收视最高的一部电视剧。2011年影视剧收视率排行(海口地区)排排行行频道道电视剧名称称收视率率份额额lllll海南台综合须道道回家的欲望望9.55%%%32.78%%%20fl年,省级卫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收视率首次超过中央台频道。在省级卫视内部,收视份额量则更多地向中上游卫视集中,前5卫视位次与2010年维持不变,反映出“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竞争格局。一、行业竞争加剧.四川卫视积极应变四月l卫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应变,于2011年6月进行改版,在22点后成功打造了自办节目带,该时段收视率有所提升.同时四J日卫视加大了独播电视剧的引进力度,晚间合家欢剧场《烈火》、《黑狐》等剧表现优异,12月播出的《黑狐》收视率达1%以上,在当月省级卫视电视剧中排名第4,也是四川卫视近年来收视最好的电视剧。经过不懈的努力,四月l卫视2011年全天时段收视率达0.136%,是近3年来最高水平,较2010年收视率提升幅度达17.2%,在省级卫视中的排名也较2010年提升1位,重新跻身省级卫视前10行列。20n年,四川卫视女性、45岁以上观众比例上升;45岁以下观众比例下降。从观众分布地域来看,四川卫视对4直辖市和成都本地的依赖度继续提高,四月I卫视从这5个城市获得的收视人数占总收视人数比例从2010年的不到50%上升到56%,其中来自成都本土的观众增量最大,反映出四川卫视在本土的影响力有所增强。20fl年,四川卫视全天时段电视剧比重回升,电视剧播出量达全天播出时长的60%。在自办节目方面,2011年表现最抢眼的当属连续两季的《天籁之音藏歌会》,在赢得了极佳的社会口碑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收视效益。2011年,四月l卫视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了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在3月的“两会”报道期间,四川卫视除了转播央视“两会”直播节目外,还于18:oo后开辟近一小时的时段特别推出了《奋进“十二五”开放促发展全国两会特别报道》,该节目的播出使得四川卫视“两会”报道播出量较2010年大为提升,并成为播出量仅次于央视新闻频道的上星频道。在“5·12″演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四月l电视台策划制作完成了新闻、专题、文艺、影视剧等多种节目,全面展现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战胜灾难、化危为机、崛起危难,从悲282受众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C下ù一之势刀)口10必州(Km势刀田00大|壮走向豪迈的伟大历程。在三周年当天,四川卫视、新闻资讯频道于07:oo至19:oo并机直播大型特别节目《从悲壮走向豪迈》。节目通过演播室访谈、SNG卫星直播车直播各大灾区情况、新闻专题、动态新闻、短信微博互动等多种形式,集中反映了灾区三年间的巨大变化和重生的灾区新貌。《一个摄影师眼中的北月}》及映秀、北月l公祭活动是当天直播中收视突出的高点,在省级卫视中同时段节目中排名分别为第2名、第3名。《感恩祖国—纪念“5·12”汉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节目》是“5·12”三周年系列主题活动的重头戏。2011年5月10日晚20:oo,四川卫视播出了这台两个小时的节目,整台节目以“感恩祖国一感恩人民一感恩奋进”为结构主线,重点展现了对18省市对口援建的感激之情。本次节目的播出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大型电视直播行动,按照中宣部指示,该节目在全国22家省级卫视同步直播、并在21个四川地市州电视台及四月I广播电视台广播文艺频率、中国新闻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四月l网络广播电视台等数十家电视、网络、电台媒体同步直播。根据央视一索福瑞全国35城市网数据显示,四川卫视该台晚会收视率达0.368%,在省级卫视同时段节目中排名第8。二、四川台地面频道竟争优势进一步扩大2011年,在成都本土收视市场中省级卫视和四川台地面频道的份额上升较多,成都台份额急剧下降。2010年四月}台地面频道组与成都台份额还基本相当,是成都收视市场最具竟争力的两大频道组,然而在2011年,成都台晚间时段份额下降10个百分点,失去了与四川台地面频道抗衡的能力。根据央视一索福瑞公司成都市网测量仪的收视数据显示,2011年晚间时段,在成都电视市场能收看到的频道中,四月l台本土频道占据了全面竞争优势,包揽了前6强的位置。在本土频道电视剧的竞争中四川台本土频道也占据了绝对优势,在2011年成都市场前10强电视剧中就占有9席。四川台影视文艺频道(SCTV一5)在电视剧方面优势明显,《白狼))、《旗袍》、《借枪》收视都在前4位。在自办节目方面,四月1台本土频道在成都市场前10强常规自办节目中同样是占据了9席,优势明显。四川台新闻资讯频道(SCTV一4)的《黄金30分》、文化旅游频道(SCTV一2)的《今天我相亲》、《明星茶馆》是本土市场中收视最好的3档自办节目。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嫌介研究(四川广播电视台)2011年贵州电视台卫视收视情况贵州广播电视台卫视收视情况近三年呈现倒V走势,2010年是贵州卫视的高峰期,收视达到历史顶峰,而2011年则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CSM全国35城数据,与2010年相比,全天时段平均收视千人减少26,减幅19%,省级上星卫视同时段排位下降1位。晚间黄金时段(19:30一24:00)与2010年相比,收视千人减少112.6,减幅24%,省级上星同时段排第17位。一、贵州广播电视台主要频道收视表现1.CSM贵州省网数据:贵州广播电视台省网全天与晚间份额均较2010年有一定回落省网贵州广播电视台全天市场份额20.45%,与2010年相比,减少1.73个百分点,降幅8%;除公共频道、科教频道有所提升,其余频道均减少.其中贵州卫视减少2.24个百分点,公共频道增加1.11个百分点。省网贵州广播电视台晚间市场份额26.12%,与2010年相比,减少2.19个百分点,降幅8%;除公共频道、科教频道有所提升,经济频道持平,其余频道均减少,其中贵州卫视减少2.91个百分点,公共频道增加1.38个百分点。2.CSM贵阳市网数据:贵州广播电视台市网全天份额下滑,市网晚间份额有所提升市网贵州广播电视台全天市场份额22.59%,与2010年相比,减少1.56个百分点,降幅6%.除卫视和第五频道收视下滑,其余频道均提升,其中贵州卫视份额减少3.49个百分点,公共频道提升明显,增加1.85个百分点。市网贵州广播电视台晚间市场份额31.81%,与2010年相比,增加0.91个百分点,增幅3%.除卫视、5频道收视下滑,其余频道均提升.其中贵州卫视份额减少3.64个百分点,公共频道则提升幅度最大,近4个百分点,其晚间《百姓关注》栏目对频道收视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二、贵州卫视主要收视情况1.20们年贵州卫视主要栏目收视一览表栏栏目名称称全国35城数据据省网收视率%%%市网收视率%%%贵贵州新闻联播播0.03334.73331.3000最最强喜事事0.14444442.9111古古寨传奇奇0.1112.02222.5444婆婆婆吉祥祥0.25551.37773.2444取取证证0.16660.4441.4444领领航客客0.05550.03330.6333论论道道0.a7771.36661.2999共共相相0.2220.54441.6888亮亮剑剑0.2221.86661.8999非非常完美美0.14442.95553.2777午午间道道0.05550.66660.50002.2011年贵州广播电视台地面频道主要栏目收视一览表(市网)频频道道栏目名称称年均收视率%%%公公共须道道百性关注注10.5333天天天天来帮忙(下午版)))2.5222新新新闻今日谈谈5.4222天天天天来帮忙(晚间版)))2.9888第第五频道道法治第1线线1.6888美美美食候乐面对面面0.4888第第五须道道松哥梅妞帮帮帮帮1.3777深深深蓝档案案2.0888真真真情纪事事2.8333大大众生活须道道解密空间间0.7111四四四面八方方0.4000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贵州广电局)28320n年甘肃省广电总台部分电视频道受众调查从市场总体竞争力看,甘肃省广电总台在2010年的市场培育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与兰州地区所有频道的竞争中,l月一7月份表现震荡,8月份开始发力,一路走高,特别是2011年改版后有一个垂直拉升。与兰州台相比,2010年经过1月一8月的胶着与小幅胜出,10月份开始拉开距离,2011年改版后继续扩大差距,形成七比三的市场格局。一、甘肃卫视2011年改版后,时段竞争力比2010年全面增强。晚间形成三个高峰区域,一个形成于《甘肃新闻》前后,一个为《飞天剧场》时段,另外一个是特色节目带。晚间18:30一18:50《甘肃新闻》,较之改版前平均收视率涨幅达到42个百分点,最高时段收视率涨幅为37个百分点,21:55一22:50特色节目带,与改版前相比形成绝对优势,平均收视率涨幅达到51个百分点。观众也更加趋于年轻化,4岁一14岁观众涨幅为66%,巧岁一24岁观众涨幅为22%,25岁一34岁观众涨幅为10%,35岁一44岁观众涨幅为5%,节目定位与目标观众的契合度逐渐形成。二、文化影视频道2011年《好剧七点半》的4集连播,峰域比2010年拉宽一个多小时,形成时段绝对竞争优势,在兰州市场同时段排名位居第2,仅次于中央新闻综合频道。同时,可以看到,剧场明显拉动了其前后播出的自制节目市场竞争力,《每日文化报道》、《电影直通车》、《观众俱乐部》的峰值都远远高于2010年同时段播出的节目。三、公共频道总体收视走势与2010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各时段竟争力都大幅提升,尤以电视剧与自制节目市场贡献突出。对总台兰州地区的收视份额贡献仅次于文化影视频道,在市网87个频道中18:45一20:40时段排名进人前10。四、都市频道20n年改版后,都市频道倾力打造的民生新闻类栏目《都市快报(直播)》不仅延续了2010年强劲的竞争态势,而且峰域与峰值都明显增宽和增大。五、少儿频道对于相对窄众的少儿频道,2011年改版后效果非常明显,晚间全时段竞争力比2010年大幅增强。尤其是自制节目加动画剧场的编排设计有效拉动了18:oo一20:30的时段收视,形成三个高峰点,分别是自制节目((,决乐岛》、《风铃》和动画剧场。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嫌介研究(甘肃广电局)附:第五届中国网络影响力排行榜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从2007年4月开始联合成立《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课题组(2010年4月南开大学加人),报告从2008年开始每年发布一次。课题组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概念,并将“网络影响力”这一概念作为全新的标准运用到了中国电视的评价当中,致力于建构起基于网络影响力的新型中国电视评价体系2012年6月16日,“第五届网络影响力颁布盛典暨网络影响力高峰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四家主办机构联合发布《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11)》。本次发布榜单涵盖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省级卫视频道、地面频道、CCTV栏目、社会制片栏目、卫视栏目(综艺类)、卫视栏目(专题类)、卫视栏目(季播类)等七大类别。中国网络影响力榜单秉承客观、真实的原则,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详实的电视栏目在互联网上表现的调查数据.与上一届相比,本次网络影响力榜单进行了调整,将卫视栏目分为综艺类、专题类、季播类三个榜单,更全面的对各种类型的节目进行评估。一、20们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十大省级卫视频道: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安徽卫视、天津卫视、辽宁卫视、山东卫视、旅游卫视。二、20”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十大地面频道:北京台影视频道、山东台齐鲁频道、上海台娱乐频道、江苏台城市频道、广东台珠江频道、湖南台娱乐频道、河南台都市频道、浙江台影视娱乐频道、河北台经济生活频道、陕西台青春都市频道。三、2011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十大CcTV栏目:《新闻直播间》、《星光大道))、《新闻l+l)}、((人物))、《今日关注》、《大家》、《我要上春晚》、《焦点访谈》、《艺术人生》、《百家讲坛》。四、2011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十大社会制片栏目:((4卜常静距离》(东方风行)、《本山快乐营》(本山传媒)、《壹周立波秀》(北京能量影视)、《美丽俏佳人》(东方风行)、《娱乐现场》(光线传媒)、《音乐风云榜》(光线传媒)、《天下女人》(阳光传媒)、《杨澜访谈录》(阳光传媒)、《超级访问》(东方风行)、《谁在说》(银汉传媒)。五、2011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十大卫视栏目(综艺类):((,决乐大本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湖南卫视)、《非诚勿扰》(江苏卫视)、((1卜你莫属》(天津卫视)、《年代秀》(深圳卫视)、《称心如意》(湖南卫视)、《非常了得》(江苏卫视)、《舞林大会》(东方卫视)、《我爱记歌词》(浙江卫视)、《歌声传奇》(山东卫视)。六、2011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十大卫视栏目(专题类):《郎眼财经》(广东卫视)、《王刚讲故事》(辽宁卫视)、《头脑风暴》(宁夏卫视)、《万家灯火》(江苏卫视)、《天下父母》(山东卫视)、《百科全说》(湖南卫视)、《养生堂》(北京卫视)、《传奇故事》(江西卫视)、《收藏马未都》(广西卫视)、《自然密码》(云南卫视)。七、2011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十大卫视栏目(季播类):《中国达人秀》(东方卫视)、《中国梦想秀》(浙江卫视)、《激情唱响》(辽宁卫视)、《王者归来》(天津卫视)、((2011快乐女声》(湖南卫视)、《花儿朵朵》(青海卫视)、((4卜同凡响))(浙江卫视)、《天籁之音—2011中国藏歌会》(四川卫视)、《欢乐合唱团》(东南卫视)、《中国红歌会》(江西卫视)。(李德刚、李岭涛)284受众调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0112乡刀>O一O刊卿<长m争刀口OQ大中国传媒大学发布“2011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2011年12月27日,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1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首次发布的“2011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共分20类。新闻媒体最关注的有16类:企业、职业、电视栏目、体坛人物、娱乐人物、草根人物、历史人物、经济人物、国际人物、国内高校、国际高校、国内城市、国际城市、姓氏、成语、形容词;其中《新闻联播》最关注的有4类:品牌、高校、影视剧、成语。本次十大榜单的提取语料来源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2011年l月1日至12月10日的语料,范围覆盖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共计123万多个文本,约10亿字。在海量的动态流通语料库中,经过统计、计算,自动提取候选,最后人工确认得到,榜单及其排序完全依据客观数据。媒体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一年来媒体报道的内容进行梳理,从各个方面整理出一份榜单,既可以反映出媒体的舆论导向,又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化。附:20”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八、十大历史人物1.毛泽东2.孙中山3.周恩来4.蒋介石5.邓小平6.鲁迅7.孔子8.雷锋9.陈独秀10.李大钊九、十大经济人物1.马云2.陈光标3.陈晓4.李国庆5.黄光裕6.李彦宏7.史玉柱8.刘强东9.张大中10.任志强十、十大国际人物1.卡扎菲2.奥巴马3.本·拉登4.营直人5.乔布斯6.穆巴拉克7.普京8.卡恩9.威廉王子10.梅德韦杰夫十一、十大国内城市1.北京2.上海3.广州4.香港5.深圳6.重庆7.成都8.南京9.杭州10.天津十二、十大国外城市1.的黎波里2.东京3.伦敦4.纽约5.华盛顿6.莫斯科7.巴黎8.开罗9.曼谷10.米苏拉塔十三、十大国内高校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复旦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南科大6.北京师范大学7.上海交通大学8.浙江大学第一组:媒体最关注十大榜单(16类)十四、9.武汉大学10.四月l大学十大国外高校一、十大企业1.百度2.中石化3.中国移动4.当当网5.中石油6.淘宝网7.一汽8.中国电信9.国航10.南航1.哈佛大学2.耶鲁大学3.斯坦福大学4.纽约大学5.牛津大学6.剑桥大学7.东京大学8.麻省理工学院十五、1.张吴9.9.哥伦比亚大学10.新加坡国立大学十大姓氏2.王3.李4.陈黄10.赵刘6.杨7.周二、十大电视栏目1.《非诚勿扰》2.《中国达人秀》3.《新闻联播》4.《焦点访谈》5.《中国梦想秀》6.《康熙来了》7..((决乐大本营》8.《舞林大会》9.《我们约会吧》10.《花儿朵朵》三、十大职业1.学生2.普察3.老师4.农民5.司机6.医生7.律师8.演员9.工人10.农民工四、十大成语1.前所未有2.见义勇为3.坚定不移4.全力以赴5.脱颖而出6.丰富多彩7.实事求是8.千方百计9.与时俱进10.一如既往五、十大体坛人物1.李娜2.刘翔3.姚明4.丁俊晖5.林丹6.彭帅7.孙杨8.卡马乔9.王皓10.郑洁六、十大娱乐人物1.张柏芝2.谢霆锋3.赵本山4.高晓松5.范冰冰6.周杰伦7.成龙8.杨幂9.刘德华10.王菲七、十大草根人物1.最美妈妈2.最美婆婆3.虎妈4.狼爸5.举牌哥6.拇指妹7.收碗哥8.送水哥9.Huld住姐10.菜花甜妈十六、十大形容词1.安全2.重要3.基本4.严重5.积极6.全面7.成功8.直接9.正式10.不同第二组((新闻联播》最关注十大榜单(4类)一、十大品牌1.波音2.苹果3.吉利4.空客5.谷歌6.联想7.海信8.微软9.丰田10.诺基亚二、十大影视剧1.《辛亥革命》2.《农奴泪》3.《杨善洲》4.《妈妈咪呀》5.《郭明义》6.《四世同堂》7.《唐山大地震》8.《飞天》9.《建国大业》10,《精卫传奇》三、十大高校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国防科技大学5.香港大学6.武汉大学7.西藏大学8.北京师范大学9.中国传媒大学10.国防大学四、十大成语1.坚定不移2.一如既往3.长治久安4.丰富多彩5.与时俱进6.艰苦奋斗7.前所未有8.实事求是9.来之不易10.源远流长(侯敏、膝永林、何伟、邹媛)285撅况毛舀牙一若三于主二井贾』目井l忿国落忿二井弃三2011年广播影视科技发展概况一、安全播出和应急广播20fl年全国广电系统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安全播出任务,全年接报重大播出事故次数和累计停播时长分别较2010年减少了14.5%和30.5%。省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卫星地球站,以及省级以上无线发射转播台站、光缆干线网、有线电视网、干线微波传输电路的关键环节基本达到了国家广电总局62号令和相关实施细则要求。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应急广播技术开发工作:完成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前期需求调研报告》,组织制定了《应急广播总体技术方案》,初步研制出相关系统设备和调度控制系统.编制了应急广播系统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了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二、直播卫星公共服务20n年4月,广电总局在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开始实施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巧万多个行政村划人直播卫星服务区域,覆盖用户3680多万户,在全国乡镇建立了13000多个专营服务网点。三、台内数字化网络化上星播出的高清同播频道高标清同播率达到100%。天津、四月!等省级电视台已在本地开展主要频道的高清同播,其他电视台在积极建设高清电视节目制播系统。筹备、开办了我国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2012年1月1日开始播出。各级电台电视台积极开展网络视音频节目播出工作。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各地加快推动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推广高清交互、在线支付、可视互动等各种新业务和多功能服务。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经超过1.1亿户,用户数比2010年底增长了25%。江苏、广东、浙江三省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了1000万户,全国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5700万户,开通双向业务用户超过1加0万户。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技术研究与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全国有259个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参与NGB工作,成立了16个NGB专题小组共同研发关键技术和标准。上海东方有线建设NGB示范网,覆盖用户180万户,发展NGB高清交互用户35万户。江苏有线网络建立了云媒体服务平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进程加快。有25个省(区、市)实现了一省(区、市)一网。筹建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和全国广播电视节目内容集成播控平台。IPTV集成播控平台和监管系统建设初具规模。截至2011年底,中央电视台和各试点地区广电播出机构已完成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的建设,建立并完善全国IPTV监管系统。五、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广电总局与71个省级广电股东、254个地市级广电股东共同发起成立了31个省级运营控股子公司,建立了广电系统第一个全国运营体系。初步建立授盖全国的网络。截至2011年底,完成了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信号的基础覆盖,总覆盖人口数达到8亿,终端用户总数超过3500万,付费用户总数达到1600万,形成了一定的终端规模和用户规模。业务种类和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海外落地推广工作稳步推进。六、科技创新和监测监管工作组织完成科技部立项的数字电影发行放映服务关键支撑技术研究、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关键技术研究和新媒体与数字广播技术应用等3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工作。组织开展3D电视关键技术、NGB视频点播、数字音频广播传输关键技术、直播卫星系统等74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组织审定通过14项国家标准、10项广播影视行业标准和3项广播影视行业暂行技术文件。组织开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视频点播系统、电缆宽带接人、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和中间件技术规范,以及有线电视网络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总体架构等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组织检测并审批颁发了1140项广播影视设备和器材的人网认定证书。组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监管中心。七、开展国际频率/轨位协调.国际电联对口研究.维护我国广播电视利益积极参加国际组织框架内的广播电视相关对口研究工作,开展国际广播频率协调工作,维护我国卫星广播电视利益和争取频谱/轨位资源工作。八、组织开展技术奖励和宣传培训工作。(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2011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委员会概况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决策咨询作用286科技发展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O工一Z势刃>口to华州哎长m>刀口00大20n年广电总局科技委各专业委员会切实加强调研工作,围绕本专业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专题调研,共向广电总局科技委提交了10份建议书(草案):《关于制订广播一宽带混合电视技术规范的建议》(草案)、《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清晰电视发展的建议》(草案)、《关于开展多声道声音格式研究的建议》(草案)、《关于加快数字电影系统研发与示范的建议》(草案)、《关于组织制定县级城市影院建设技术指导文件的建议》(草案)、《关于开展CMMB终端整机灵敏度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研究的建议》(草案)、《关于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推广应用研究的建议》(草案)、《关于开展直播卫星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的建议》(草案)、《关于研究有线无线卫星协调发展的建议》(草案)、《关于加强广电网络综合网管建设的建议》(草案).提交了6份建议(草案):《关于修订演播室灯光建设标准和制定高清晰电视节目制作中灯光、美术、化妆的指导性意见的建议》(草案)、《关于创建面向全媒体电视的管理体系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议(草案)、《关于电视媒体向全媒体发展的建议》(草案)、《云计算技术在音视频广播监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草案)、《三网融合下音视频传播监管方法研究》(草案)、《针对户外大屏幕、楼宇电视、车载电视的监管方法研究》(草案)。二、加强高新技术培训,提商科技决策咨询水平20n年分别以“广播影视科技创新与战略转型”、“三网融合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数字电视与新媒体”为主题,在北京、长沙和昆明举办了3期广播影视高新技术培训班,内容包括广播影视“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重点和技术政策,三网融合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广播电视数字技术新进展及相关标准,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及管理政策,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国内外数字电影标准,数字电影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直播卫星的总体介绍,数字音频广播,立体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监管平台,互联网技术新进展,移动通信技术新进展等,并结合培训主题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全年共培训科技委委员、专业委委员及其他技术领导约450人。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及评审工作为了加强与系统外权威专家的交流、合作,宣传广电行业的科技创新成果,2011年3月和8月分别组织科技委的特邀高级顾问(院士)和特邀委员参观“加11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1)和“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11)。组织完成了2011年度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和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金鹿奖)的评审工作。(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2011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概况一、科研及管理1.获4项“第五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巧项广电总局2010年度科技创新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获2010年度总局科技创新奖组织奖。承担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其中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支持项目、21项总局科技创新项目。组织完成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1年新申请并获得授权的软件著作权5项,新申请的专利巧项,20n年以前申请的专利取得进展的22项,其中获得专利8项。2.加强广电总局科技创新项目和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立项与验收工作,16个项目通过总局科技司组织的项目验收,n个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通过本院的项目验收。加大项目研究和预算执行力度,2012年度的基本科研业务经费总额从2011年的482.22万元提高到684万元。二、新技术研发及自主创新1.承担和参与了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工信部和发改委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主要技术领域包括互动新媒体网络、紧急广播、数字家庭服务运营支撑技术、新一代高可信网络、三网融合流媒体服务技术、下一代互联网业务、新一代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等。开展“国际电联中波登记”研发工作,建立了一套快速便捷、行之有效的中波频率国际协调数据库系统,向国际电联报送并确认了我国57个中波广播频率修订数据,维护了我国频谱资源、无线电波主权和国家利益。2.配合广电总局“户户通”推广工作,自主研发了直播卫星应急广播、收视率调查、移动固话等新业务,以技术的手段实现了对卫星直播广播电视系统接收终端的可管可控;建立直播卫星测试系统,开展直播卫星机顶盒人网检测;开展3D电视关键技术研究,配合进行3D频道的开播工作.开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技术研究工作,“NGB中间件技术需求研究”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1Pv6相关技术政策研究”通过了广电总局技术验收。自主研发的“可下载CA技术”,能够实现可下载CA系统核心的安全性和中立性;自主研发我国的广播无线覆盖预测的试算软件,获得科技部立项.自主研发“数字声音广播”技术,提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并研制出调频频段数字声音广播系统发射和接收功能样机,共申报12项专利。3.制定和起草行业标准。2011年完成6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起草工作,分别是《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流复用和接口技术规范》、《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数据广播技术要求》、《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技术要求》、《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命名和编码规范》、《有线电视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接口规范》和《NGB中间件技术研究及标准》。三、应用服务工作1.人网受理。截至2011年11月底,共受理申请人网企业226家,发放入网证书412个。2.检测业务。通过总局科技司审核,获得110项检测能力认可,完成了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118个项目,完成了承担的广播电视人网认定检测任务。尝试开展光、数据网络、新媒体业务测试工作。3.为北京、重庆等广电局提供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试算分析、无线覆盖分析、CMMB的单频网覆盖等技术支持;为国际广播电台建设3G手机视听节目集成播控平台;负责287完成海南省14个无线发射台电视发射机的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安装等其他多项技术应用服务工作,参与了宁夏农村地面数字电视覆盖服务示范工程。附:2011年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重点科技项目与知识产权概览一、2011年完成项目1.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覆盖试验与分析,2、中波地导数据建设;3.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工程技术研究(2010年);4.有线EOC技术研究.5.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工Pv6相关技术政策研究.6.有线数字电视工程技术研究(2009年);7.正叮V和互联网音视频监管关键技术的研究(2009年);8.IPTV和互联网音视频监管关键技术的研究(2010年);9.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程技术研究(2008年).10.国外三网融合现状及政策研究;11.广电行业云计算应用初步研究.12.发射机指纹识别基础技术研究.13.非实时音频广播业务及关键支撑技术研究;14.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网络增益判定方法及模型研究;15.基于PZP方式的音视频传播可控可管模型研究.16.数字内容检索与舆情分析应用技术研究;17.数字家庭服务支撑技术研究;18.非对称小数据率卫星双向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9.互联网电视技术规范研究。二、201,年在研项目1.基于IvP6的内容分发业务试商用.2.互动新媒体技术体制研究及系统测试;3.基于三网融合的网络连试、规模试验和评估;4.紧急广播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5.新一代同轴电缆宽带接人套片.6.HDRadio研究;7.NGB中间件技术规范研究`8.NGB管控技术需求研究;10.各国广播电视管理和技术政策研究.11.新一代同轴电缆宽带接人技术的研究及芯片研制.12.支持跨区域、多运营商的新一代广播电视服务系统.13.重大项目总体研究(二期);14.高可信网络业务管控系统。巧.紧急广播消息生成发布系统研究及紧急广播应用示范.16.面向三网融合的流媒体服务系统及终端设备;17.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技术体系研究.18.广播电视智能终端开放软件平台研究.19.有线电视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接口规范;加.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命名和编码规范。三、20”年新立项目1.数字家庭服务运营支撑技术研究.2.3D电视系统及集成播出平台关键技术研究,3.调频频段地面数字广播覆盖网规划软件研究开发;4.数字家庭服务媒体设备集成技术研究.5.3D电视传输试验.6.数字音频广播传输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发及实验(一期);7.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工程技术研究(2011年度).8.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FTTH)技术工程应用研究、9.有线电视网络业务体系及规范研究;10.基于NGB智能家庭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和系统研究及试验;11.基于有线电视网的监控视频信息综合服务系统技术研究.12.网络电视台技术架构及评价方法研究,13.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技术评测方法研究.14.米波段调频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电业务电磁兼容研究,15.米波段调频广播业务与航空无线电业务电磁兼容分析软件测试研究.16.各国广播电视管理和技术政策研究;17.视频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NGB上的应用与发展战略研究;18.具有定位管理功能的直播卫星广播系统研发及开路试验.19.立体电视关键技术.加.立体电视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方法研究.21.区域性调频紧急广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规模试验;22.有线电视工程技术研究(IOGEPON系统/GPON系统测试评估标准研究).23.安全播出工程技术研究—IPTV安全技术研究及IPTV、网络电视台安全播出管理办法.24.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建议报告.25卫星双向通信系统MAC层接人控制技术研究;26.数字水印在音频广播系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27.NGB环境下分布式视音频监控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核心软件开发.28.互动电视业务播出平台开放性接口技术研究.29.基于版权保护的视频内容搜索与追踪技术研究.30,家庭多媒体网关基础支撑平台研究;31.三网融合信息安全与文化安全研究;犯.广播电视测量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开发.33.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架构、功能和接口技术规范.34.互联网电视接收终端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35.互联网电视安全技术要求。288科技发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C工一Z势刀势Où0印州尸、Km/\刃田OQ大四、知识产权序序号号名称称类型型发明人人专利号号lllll一种基于可分级比特流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显显发明专利利高鹏、膝国伟*、、ZL200810224472.XXX杨杨杨杨杨明明明22222一种地面电视须率指配方法和装呈呈发明专利利李薰春、李文光*、、ZL200810105005.555杨杨杨杨杨明、史虹湘*、、、邹邹邹邹邹峰峰峰33333一种基于CMMB信道实现IP数据包传愉的方法及系统统发明专利利朱佩江、丁森华、尹尹ZL200810103723.999亚亚亚亚亚光、夏勇、葛兵兵兵44444一种基于单向健路的文件传愉方法法发明专利利解伟、陈德林、张定定ZL200710179777.999京京京京京、赵良福、王领领领55555一种基于CMMB信道实现IP分组复用广播的方法及系统统发明专利利朱佩江、尹亚光、、ZL200710176417.333丁丁丁丁丁森华、纬冬*****66666一种通过CMMB紧急广播表传输紧息广播消.忽的方法法发明专利利秦勇*、解伟、陈德德ZL200710090725.444林林林林林、陈鹤、张定京京京77777一种地方紧惠广播消息的传送方法法发明专利利秦勇*、解伟、陈德德ZL200710090726.999林林林林林、张定京、陈鹤鹤鹤88888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电子业务指南的传愉方法法发明专利利解伟、文海龙*、、ZL200710079617.777陈陈陈陈陈德林、王标*****99999用于视须广播应用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族的产生方法与装显显发明专利利孙凤文*、杨明、、ZL200610153756.555张张张张张军坦*、施玉海海海lll000低密度奇偶校脸编码的32APSK系统的交织方案案发明专利利张军坦*、吴智勇、、ZL2006101一3759.999高高高高高鸿、孙凤文*****111lll数字内容典情模型管理系统统软件著作权权郭晓霞、梁晋春、王王20llSR02418000晓晓晓晓晓艳、许帮保、姚颖颖颖颖颖颖颖颖、宫铭牵、王磊磊磊lll222数字内容典情模型分析系统统软件著作权权梁晋春、王晓艳、郭郭20llSR02417888晓晓晓晓晓霞、许帮保、姚颖颖颖领领领领领、宫铭来、王磊磊磊备注:*号为非广播科学研究院人员。(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2011年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创新奖一等奖项目简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创新奖是奖励在广播影视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工程技术、科技战略等工作领域中,取得的优秀科技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广播影视技术的事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2011年度科技创新奖共评出162个获奖项目,其中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奖24项,科技成果应用与革新奖55项,工程技术奖51项,软科学奖22项,标准奖10项,并评出2011年度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2项。新一代电视台网络化制播系统完成单位:中央电视台、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奥特(北京)视须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传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新一代电视台网络化制播系统成功构建了全流程以文件为载体的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主要创新技术如下:1.创建了全流程基于文件的网络化制播体系,实现了电视节目生产流程优化再造。建立了统一的电视文件交互标准和规范体系,实现了稳定高效的并行工作模式,创造了电视台制播系统全流程“文件化、网络化”的全新服务业态。2.研发了广播级非线性节目制作关键技术,研制了节目制作和合成包装系统。通过研发的优化调度的并行化非编引擎架构,优化了多种视频图像处理核心算法,实现了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高质、高效”,丰富了节目制作手段,解决了早期非编工作站的功能和质量完全受限于进口视频板卡的问题。3.研发了多格式广播级演播室播出关键技术,研制了演播室高清多通道视频服务器。通过研发的适用于广播级视频服务器的媒体文件系统,创新设计了双节点服务器组合架构,实现了广播级节目文件多格式混合播出的“实时、可靠”,解决了早期电视台演播室播出服务器编码处理能力单一的问题。4.研发了远程节目协同制播关键技术,研制了广域媒体服务系统WMS和多功能远程实时传输系统RTMS。通过研发的针对越洋长延时链路的媒体文件实时传输协议MRTP,成功构建了前后场远程协同制播的整体解决方案,289实现了远程节目制作的“协同、共享”,解决了传统电视台大型活动转播报道时前后场距离远,基带信号传输成本高,无法协同的问题。项目共申请发明专利22项,其中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1项,提出电视台技术规范12项,项目成果已经在中央电视台和海内外2000多家电视台得到广泛应用,圆满完成了近年来我国多项重大活动的电视转播,为电视台向下一代网络化制播系统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数字广播(高清)电视质量监管设备与系统完成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风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广播电视质量监管系统是根据广播电视制作与播出系统中关键节点广播电视信号的质量监控要求,所研制开发的信号质量检测体系。通过对被检信号质量检测结果的联网综合,根据广播电视制播系统的连接关系和连接模型,对整个系统的信号质量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监控,达到智能化管控的目的。当播出质量发生劣化时,能根据综合结果判明问题原因和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智能化应对策略措施以保障系统信号质量,并能辨别非法数字电视信号及高频信号的人侵,从而保证广播电视系统最终的播出质量。系统开发了适用于广播电视数字化及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等广播电视质量监管所需要的成套技术,并对其中的非法数字电视码流识别、高频信号人侵、音视频主客观质量评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际应用。系统可以支持一系列嵌入式广播电视基带与不同调制信号质量分析监测设备,辅之以各种长期积累的视音频处理算法,结合对广播电视制播系统链路连接抽象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形成对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全链路的质量监管体系。系统设备中的各类信号采集和质量分析均采用嵌人式iLnux平台分布式处理。系统扩展性好,能够通过统一的软硬件平台架构设计,灵活匹配各类不同信号、不同场合的应用,形成灵活性和稳定性平衡良好的系统及设备方案。在广播电视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该项目为广播电视内容可管可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无论是在总局及各地方安全指挥、监测监管部门对内容的质量监管方面,还是在电视中心、广播中心、新媒体网络和传输覆盖机构对播出的安全保障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有线EOC接人技术测试报告和自主创新的同轴电缆双向接人技术HINOC论文。在国内标准化方面,为编制完成GY“同轴电缆宽带接人(HINO)C技术规范—传输和媒介接人控制”奠定技术基础,该标准评审稿已提交广电总局科技司。在国际标准化方面,项目组提交的标准建议于2012年5月召开的ITU一T大会上获得通过,形成TD834/835Rev.1“Newworkitemforhigh一sPeeddatatransmissionovereoaxialeablesystem”(J.HINoC,ITU一T一SGg)。项目所研究的HINOC技术是针对有线网传输特性和业务发展需求,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和技术实现的基于同轴电缆的高速传输技术,该技术及其所对应的“FTTB十楼内Cab1e’’的组网方式对于全球的有线电视网络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该项目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在用户家庭不需新增布线的情况下,提高有线网络的业务承载能力,建立统一的同轴宽带接人技术规范,使用有线电视的双向、交互、多功能等服务,同时也为以家庭为目标的新媒体和增值业务提供多重业务应用平台。基于本项目研究成果研制的芯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将极大提升我国电缆接人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在行业内的应用,为国家级网络运营商的筹建,广电运营商向多业务运营商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视频点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有线EOC技术研究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项目是在现有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基础上,研究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的EOC技术,并进行EOC及其组合应用的评估测试,为形成相关EOC技术标准作前期研究。项目主要成果包括有线EOC技术研究报告、高性能同轴电缆接人网(HINOc)物理层传输模式及媒质接人控制协议标准建议、基于同轴电缆高速传输技术测试规范。项目其他成果包括高性能同轴电缆接人(HINO)C技术方案、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深,l1j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项目通过开放式视频点播系统架构研究以及面向多屏终端、支持分布式部署、统一资源管理、终端定位、提升内容分发效率和推流能力等关键技术难题的研究,充分考虑与存量机顶盒的兼容,以促进各运营商系统之间以及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的互联互通和建立NGB视频点播系统的技术体制为目标,解决了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视频点播系统现有及面向NGB和三网融合所面临的如下问题:1.系统建设技术体制不一,导致视频点播系统之间无法互联互通,即无法形成产业竞争力所需的用户规模.2.系统建设相对封闭,导致视频点播系统部署建设被少数设备商垄断,无法降低产业部署成本.3.缺乏统一的资源管理,导致无法提升资源的效率.4.基于DVB和IP混合组网条件下灵活便捷的终端定位.5.支持多屏融合业务;6.大规模组网下内容分发效率问题和分布式部署需求.7.存量双向机顶盒的兼容问题。项目确定了视频点播系统架构、系统组成、接口及其协议,解决了面向多屏终端、支持分布式部署、统一资源管理、终端定位、提升内容分发效率和推流能力等视频点播关键技术难点。项目研究成果形成了行业标准《下一代2902012中国广播门工一Z)刃势口一O卿日(长m>刀田00大广播电视网(NGB)视频点播系统技术规范》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视频点播系统元数据规范》报批稿,可用于指导省级视频点播系统的开发、研制、建设、运行和管理,可为NGB视频点播业务的大规模开展、不同视频点播系统之间以及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的互联互通提供技术依据。全媒体新闻资源共享平台完成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项目基于“立足全台网、应用新技术、面向全媒体”理念,首次采用开放、共享方式构建广电新闻资讯内容资源处理平台,通过整合自有新闻资讯资源,汇聚网络、有线、卫星等来源的海量视频内容,利用快速、自动化的视频处理技术打造灵活高效的快速业务流程,向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业务系统提供运营所需的优质新闻资讯类内容资源,实现了新闻资讯类内容面向全媒体的生产与发布。系统采用SOA架构、云计算理念和模块化方式进行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首次应用智能视频识别技术,采用片头检测、关键帧检测、场景分割、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字幕检测、字幕识别、图像匹配、语音识别等先进方式,将视频中的人物、文字、语音及片头信息等有效融合,实现了高质量、高效率的电视新闻资讯节目拆条生产处理流程。以其作为有效的辅助编目方法,协助用户减少人工编目的工作量,缩短节目发布的时间,使内容检索的手段更加多元有效。首次采用分布式云转码技术,采用自适应集群方式,通过优化算法等手段,以高倍速转码效率实现了文件到文件、媒体流到文件的高性能、高质量的高速转码。监管技术的协同应用方法;7.互联网视听节目领域词典构造和存储方法,构造动态更新的面向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领域的专用词典,及时发现热点词汇及其变化趋势;8.如何对互联网视听节目的重复性和相似性进行检测,发现相同主题的视听节目集合,并进行主题聚类,使监管人员及时全面了解视听节目网络传播事件,发现未知主题信息;9.针对IPTV业务开展情况,根据监管需要,研究IPTV节目采集策略、多路采集、编码打包、回传网络、存储方法、节目智能分析、特定内容比对等技术,使监管人员可以对IPTV节目信号进行远程监看,掌握IP电视的实际播出情况,及时发现违规节目。本项目中的领域词典聚类技术和视频共享网站搜索技术已经应用于监管中心的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中,总体监管方案符合国家广电总局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需求。广播级视音频多接人无线公网并行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IPTV和互联网音视频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监浏中心、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管中心项目从IPTV和互联网音视频监管的需求出发,提出了网站举报和数字证书的主动监管方法,研究了快速音视频检索、领域词典聚类以及视频搜索和下载等监管技术,形成软件验证系统,最后给出了IPTV和互联网音视频监管的总体技术方案。项目完成研究报告10份,研发软件3套,发表文章2篇,并取得多项技术创新。项目研究内容:1.IPTV和互联网音视频监管技术需求,包括监管对象、监管功能、技术指标要求等;2.视频共享网站的视频获取技术;3.视听网站数字许可证技术,视听网站合法性的监管认证要求及数字许可证的格式、验证信息的组成要素.4.网络流媒体视频实时监测方法,研究高效的流媒体分割与数据整合策略,建立实时检测模型,实现低延时高精度的视频内容检测.5.不良视听节目网上举报系统功能及举报信息数据流程;6.监管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监管系统架构及多种相关完成单位: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大学项目研发成果包括广播级视音频编码和无线传输设备、服务器链路汇聚软件与解码器,属原始创新。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广播级视音频信号的实时压缩编码、泛在无线公网并发传输以及汇聚解码。该项目的主要技术发明与创新如下:1.实现了广播级视音频多接入无线公网并行传输关键技术。采用了自主研发的负载均衡和跨层控制的广播级视音频并行传输等技术,实现了泛在无线网络上的视音频传输质量的优化,提供了优异的视音频直播质量。该技术创新申请5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2项。2.成功构建了支持电视新闻直播应用的传输平台。应用多重电子身份安全认证和接人控制,保障了新闻直播内容安全性;采用音频嵌人方式,保证了视音频的同步;采用低功耗嵌人式设计,有效降低了前端设备整机功耗、重量与对操作人员的辐射。该技术创新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l项。3.开创性地融合了实时直播和离线续传两种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异地新闻素材回传和直播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了新闻直播成本,提高了节目的互动性和实时性,促进了新闻直播的常态化与收视率的提高。系统研发完成后,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下属7个频道、网络电视台等直播新闻中投人使用,很好地满足了广电媒体新闻直播需求,在抗击冰雪直播、温州动车事故以及“走转改”等新闻报道中成功应用。广播影视事业管理系统—地面数字电视覆盖规划模块研发完成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项目以国家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为支撑,通过地理信息与广播电视、电波传播等多个学科领域相融合,以中国地291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标准为依据,分别对地面数字电视规划数据库、电波传播预测分析、地形分析、可用频道扫描、覆盖与干扰、数字电视业务管理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理空间信息在解决信号传播预测、广播电视覆盖规划、空间干扰等多个核心问题上的多项空间分析关键技术和方法,丰富了广播电视覆盖规划的功能和手段,对数字电视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首次系统地实现了地理信息广播电视覆盖规划软件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具有以下特点:1.与国外同类软件产品相比,所建设的功能更符合我国国情、需求及应用标准,系统功能丰富、实用且技术先进。自主研发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可维护性,对广播电视覆盖规划自主创新、扩展广播电视覆盖规划手段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2.自主研发的多个电波传播模型为广播电视覆盖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对实现自主广播电视覆盖规划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对数字电视国标相关资料研究,在兼容模拟的基础上,系统地解决了广播电视数字、模拟一体化台站的规划与分析。4.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系统研发的动态地形阻挡分析、可用频道批量自动扫描分析、指配分析、主被动干扰、多目标综合覆盖及盲区提取等功能,为广播电视覆盖规划提供了全盘解决方案,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规划决策的科学性。5.大区域信号快速预测技术的实现,解决了广播电视在大区域范围内信号覆盖精细规划难题,不仅对数字电视,而且对数字调频同步广播覆盖规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研发成果,已成为中央和省级广电部门对无线广播电视覆盖规划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技术内容,先后为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地市级以上地面数字电视规划、广播电视频道筱盖与发布分析以及“十二五”地面数字电视规划研究等提供了及时的技术支持,并已推广应用至全国31个省市。流动放映投影机的局面,彻底解决了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设备整体国产化的问题,实现了流动放映设备从分体组合式、分体集成式、一体集成式向整体专业式的转化,是我国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从初期实验系统进人成熟的专业化应用系统的标志性成果。大功率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的研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专用投影机研究与开发完成单位: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项目基于国产光学引擎和控制系统的PDA715P流动放映投影机,研制出了全国产化整体型流动专用放映机。该专用放映机采用集中电源供电、高效率数字功放、高效的整体型散热、加强型工程塑料外壳等措施,集播放、放映、扩声和GPS/GPRS监控为一体,提高了整机性能,使流动放映设备的整体重量从原来的100多公斤降到了12公斤,便于携带。该机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小型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彻底解决了目前放映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该机基础平台数据公开,具备良好的开放性,使国内相关厂商能够利用此平台生产自主品牌的整体型流动放映机。项目研究成果代表了下一代流动放映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方向,引导流动放映设备生产厂商的研发和生产设计,促进设备国产化、专业化,为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提供优质的产品,保证农村电影工程的顺利推进。项目的成功研发使用,打破了国外厂商垄断数字电影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本调制器包含调制控制器和阶梯放大器两个基本组成部分。调制控制器负责控制阶梯放大器依据调制音频信号开关模块的个数,阶梯放大器负责调制信号的功率合成。本调制器采用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个:一是利用采样和噪声整形技术提高阶梯放大器的动态范围。通过采样技术将量化噪声信号分布到更宽的频谱范围内,从而降低有用音频带内噪声能量,通过低通滤波器滤掉带外噪声分量,提高系统带内信噪比。噪声整形将量化噪声调制到采样频率的高频端,降低对后级滤波器截止特性的要求。二是利用模块循环调制技术来降低模块的开关频率和均衡模块负载。阶梯放大的过程中,功率模块采取循环导通和关闭的策略,降低功率模块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开关速度和开关元件IGBT在开关跳变过程中的热损耗,同时通过循环调制,保证各个功率模块能够被均衡使用。三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补偿发射机的电声指标。利用DSP和FPGA的强大计算功能,为系统提供丰富灵活的信号处理方法,以改善和预补偿发射机的电声指标。本项目的技术创新有三方面:一是采用△一PDM调制技术与PDM调制相结合,既具备PDM调制的稳定性和较低的开关频率,又利用△一z调制方式的反馈技术,对阶梯放大器的非理想特性进行补偿。二是应用高精度数字化功率模块改善分频噪声,提高开关控制和信息传输的精度,采取随机化的功率模块阵列导通顺序,使阶梯放大器固有的频谱噪声更加有效地分布到更广泛的频谱范围,以降低有用信号的带内噪声能量。三是采用分频段式数字预失真技术,有效地补偿了发射机系统所产生的非线性失真。通过在1ookw和50(]kW短波发射机两年多时间的试运行,大功率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性能稳定可靠、维护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NGB接人网设备集成平台完成单位:陕西广电网络传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NGB接人网设备集成平台由硬件设备和统一网管软件系统构成。硬件设备由光接收机模块、ONU模块、低频EOC局端模块、高频EOC局端模块、混频器模块、电源模块组成。统一网管软件系统基于SNMPZ.O/3.0协议,以GY17409标准为依据,将光接收机、EOC、EPON进行统一管理。该平台是广电网络PON+EOC接入网双向网改的最佳解决方案。1.硬件设备该平台低频EOC预留频点为7.SMHz一65MHz,高频EOC预留频点为900MHz一1050MHz,有线电视信号预留频点为87MHz一862MHz。设备将低频EOC信号、292科技发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O工一之卜刀>O一O卿T<代m势刃口00大有线电视信号、高频EOC信号经过高低通滤波器,在同一根电缆上混合输出。2.统一网管软件系统接人网统一网管系统基于SNMP2.0/3.0协议,以国家广电总局MBI管理项为依据,采取分布式构架,采取省、市、县三级分权分域的网络管理方式,统一管理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光接收机、高/低频EOC局终端、EPON(后期)、光发射机(后期)等接人网设备,将接人网设备由分散化管理转向集中化管理。3.集成平台特点(l)开放性、模块化:设备供应商可以采用统一的平台技术规范要求,开发出统一标准的各功能模块,实现各模块之间的组合和互换使用;(2)互联互通:实现了不同厂家EOC局/终端设备的高可靠性互联互通,提高了广电运营商对设备的选择性,降低了成本和风险;(3)统一网络管理:全省所有设备使用一个统一网管系统,实现了全省接人网设备的可管可控;(4)组合灵活、扩容方便:各功能模块可灵活组合,满足不同网络的组网要求.同时,可通过增加EOC模块,扩展用户带宽.(5)兼容高低频EOC:平台可以同时使用高、低频EOC,为今后使用高频EOC预留了空间。该平台促进了广电网络有线电视数字化、接人网的双向化改造,实现了网络设备的可管、可控、可运营,为广电应对三网融合以及NGB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实时展现。系统投人使用以来,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切实提高了卫星地球站运行管理水平和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成为了解地球站运行状态、应急调度指挥、日常安全播出管理的有力工具,提高了总局对全国卫星地球站运行状态的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安全播出、高效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IP通信技术及应用全国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运行监测平台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中.二卫星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对卫星广播电视应急突发事件是国家广电总局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当遇到卫星广播电视播出异常情况等突发事件时,由于缺乏确切了解地球站的系统配置、掌握地球站的实际运行情况的技术手段,无法及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决策。同时一些卫星地球站不具备网管或网管建设不健全,对播出设备运行和播出异态没有监测和记录,造成播出事故和应急事件排查和处理困难,无法对人员和播出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因此迫切需要建设全国地球站运行监测平台,一是使广电总局能够实时掌握地球站的运行情况,提高应急处置和调度指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保障安全播出,二是将促进各地球站建设和完善各自网管系统,同时为其了解同转发器地球站的运行情况,科学判断播出异态提供了有效手段。该平台建设过程中根据了全国卫星地球站的当前状况和管理现状,创新性地研究了《网管通用传输协议》,并自主开发了带有参数关联展现功能的链路图绘制工具,实现了地球站运行数据采集和系统链路图采集功能。系统构建了以广电总局为中心节点,32个省地球站和4个中央地球站为终端节点的统一运行监测平台,实现了对全国36个地球站播出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状态监测和灵活展现。系统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开发了地图展现、卫星展现、全景展现、链路图展现等功能,实现了卫星地球站运行状态的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本项目根据上海有线电视网络的实际情况,结合业务及网络的发展需求,将IP多媒体子系统(1M)S技术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建设有机结合,在对有线电视网络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下一代有线电视网络、基于1MS系统架构、满足互联互通要求的IP通信技术方案。主要包括:1.IMS系统关键技术和架构的研究分析.2.符合IMS系统架构的有线电视机顶盒终端关键技术研究.3.基于下一代有线电视网络,支持互联互通的IMS部署策略研究。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如下:1.NGB融合多媒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系统研究了IMS的技术体制和发展方向,结合三网融合和NGB的发展需求,首次提出了适用于广电领域的NGB融合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分布式大容量处理技术、系统多级容灾和自愈技术、HSS数据库实时异地容灾技术、系统网络能力开放和信息通信的融合技术、系统多媒体信息推送技术等。2.互联互通的可全网部署系统级方案根据NGB网络特点、IMS发展趋势和应用理念,首次在有线电视网络上实现了系统级的NGB融合多媒体通信系统技术方案,主要包括NGB融合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互动业务架构;离线方式的IMS会话控制层计费方案;支持多种接人技术的接人网规划方案;NGB融合多媒体通信系统家庭网真方案;基于有线电视机顶盒的NGB融合多媒体终端技术方案.基于IMS系统的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方案。北京市广播影视媒体资产管理共享交换平台完成单位: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广电局于2008年开始进行北京市广播影视媒体资产管理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位于北京电视台的中心共享平台、传输交换平台和位于14个区县广电中心的远程节点媒资系统三部分。中心共享平台负责完成资料信息统一发布与相关查询检索、上传下载、数据处理服务的整合集成。节点媒资系统具备小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在设计上采用分布式星型连接架构,网络安全采用全局安全互联策略,由中心共享平台统一监控管理。各区县节点媒资在与原有制作系统互联时,采用灵活的系统接人方式进行应用层接口整合、文件层数据交换,满足不同集成商系统的接人需求,实现了无缝资源共享交互和流程控制管理。该项目于2010年8月建成使用,实现了北京电视台及293各区县广电中心互联互通、媒体资料共享交换、各区县节点媒资系统与其原有制作系统的互联以及中心共享平台与北京电视台新闻制作系统和媒资系统的互联,提高了北京电视台及各区县广电中心节目内容利用率、丰富节目制作素材源,从而达到了节目存储数字化、媒体资料管理网络化、资源利用共享化的目的,提升了北京市广播电视媒体节目的整体竞争力。新型短波全频段单极折合振子天线完成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北京中天鸿大科技有限公司本项目是根据小功率短波多频发射系统建设的需要,研制工作在5.gMHz一21.85MHz频段范围的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地波覆盖天线。本项目研制的天线采用单极振子与折合振子相结合的创新思路,进一步展宽天线的频带宽度,实现国内常用短波广播频率(5.gMHz一ZI.85MH)z全波段工作,为单副天线的全频段多频发射提供技术条件,可成倍减少小功率发射台的天线数量和占地。本项目研制的天线设计采用0.2入一0.7入振子天线,使天线垂直面场形最优。天线采用了自主开发的免维护可调电容来替代真空可变电容(使用寿命15000一20000小时),延长了天线的调配系统寿命;采用新型的组装基础替代了预制混凝土天线基础,使天线安装具有机动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动天线架设地点,安装方便,缩短了施工周期。本项目研制的单极折合振子天线可直接将天线顶部接地,使天线振子对雷电有直流接地作用,达到最佳防雷效果,提高了天线的安全性。天线匹配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了天气及气候的影响,电气性能稳定,可全天候工作。加n年8月,经国家广电总局组织有关专家鉴定,新型短波全频段单极折合振子天线具有频带宽、覆盖效果好、稳定性高、防雷性能好等特性。该天线已获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天线目前已在四川、新疆、云南、西藏等地区应用了近300副,西新四期二阶段工程中应用了533副,其优良的性能得到各地发射台的认可。握测试进度。4.灵活的参数设置。测试人员可以根据测试习惯和特定的测试需求设置参数,提高了测试效率。本项目研发的CMMB路测仪结合了流动测量作业的实际工作特点,体积小、集成度高、功能全面、操作简便,适合网络覆盖的移动测试。它提高了CMMB网络覆盖测试的效率,为CMMB网络的建设和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工具,为加快全国各城市的CMMB网络很盖建设和质量评估提供了技术保障。该路测仪在全国各城市的CMMB网络覆盖效果测试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已经得到国家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认可。该项目涉及的关键技术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其中三项发明专利申请已经进人实质审查阶段,一项软件著作权已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登记证书。数字电视内容集成和分发系统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路测仪研究与开发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北京广电天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0年7月,项目组成功研制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MMB路测仪,同时在路测仪的市场化应用和完善创新方面也获得了一定成果。本项目研发的CMMB路测仪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精确的数据测量。CMMB路测仪可以精确测量信号强度、信噪比、误包率等指标。2.CMMB网络覆盖测试与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的结合。路测仪采用了先进的安卓操作系统,使用触摸屏作为用户输人方式,操作过程流畅。3.集成化的地理信息系统.路测仪内部集成了专为安卓系统设计的嵌人式地理信息系统,帮助测试人员及时掌完成单位:北京北广传媒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数字电视内容集成和分发系统以高性能分布式存储和流媒体加速递交技术为核心,在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深人研究高性能分布式存储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海量、并行、长生命周期的数字媒体内容的有效管理,可以对千台以上的节点、百万级以上的文件和TB/PB级的存储容量平滑管理。解决了电视台、电台等媒体行业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利用流媒体加速递交系统跨ISP分布式节点结构的特点,有效解决网间传输瓶颈问题。同时,使用高速流媒体分布缓存技术有效解决直播断续不畅的问题,减少对主干带宽资源的占用,轻松应对突发流量。该系统把新媒体业务应用与技术平台相结合,发挥系统优势,为北京广播电视台基于数字电视产业,开展一系列新媒体业务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该系统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内部各新媒体业务实现业务对接,为手机、城市楼宇电视、公交、地铁电视等多元终端提供不同格式需求的节目内容,实现同一节目内容对不同播出平台和接收终端的节目分发功能,真正发挥新媒体各平台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及新媒体集群的媒体资源优势,从而整合北京地区的新媒体资源。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吸引社会制作力量参与,丰富新媒体内容形式、种类和数量,通过交换、购买等多种方式与各省市新媒体开展内容合作,经济效益前景广阔。目前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北京党建数字电视频道日播节目互联网上24小时全程直播、点播业务,北京福彩两步彩开奖互联网直播、点播等应用服务及北广传媒数字电视门户网站应用。北京电视台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在线全面高清化改造完成单位:北京电视台、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视台在线全面高清化改造是在保证日常运行状态的标清节目制播体系基础上进行,从20or年l月起,历294科技发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O工一Z势刀/\D一0卯日哎Km卜刀田00大时1年时间,于2010年底在BTV卫视、BTV文艺频道开始试播。北京电视台标清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是涵盖电视台节目制播业务的完整的全台性网络系统。由新闻制播网络系统、总编室编播系统等十余个子系统组成,承担了北京电视台卫视、科教、文艺等多个频道的节目制作、播出以及相关资料存储等业务。结合现有标清节目制播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和高清制播业务的基本应用特征,遵循高清网络化改造尽可能减小对现行标清业务影响的原则,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在现有标清体系基础上,使用双业务平台架构模式,构建高清业务平台。根据高清、标清和高标清兼容的不同业务类型,采用新建、改造和扩建等方式提供高清处理能力,并实现高、标清业务的有机兼容。本次改造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尝试,包括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跨系统文件处理、自主研发MQ消息中心、基于负载均衡技术的核心应用服务高可用部署、基于三码率/双存储架构的高清化编辑模式、媒资数据全程有效性验证、建立新介质安全导人机制、完善公共交换模式等,全方位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高清化改造后的北京电视台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由高标清兼容总编室/广告编播系统、高清新闻制播网络系统、高标清主干平台等近20个应用系统组成,包含服务器约1000台,工作站约1500台。从正式投人运行至今一直运行平稳,成功支撑了北京电视台8个标清频道、4个高清频道的节目制播业务,承载栏目1加余个、用户2000余人,每日首播节目量110余小时。全面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高清化,在首都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是对现代安全播出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该平台自2007年应用至今,一是已经成为广电总局对全局性、突发性、灾难性事件成功应急处置的重要支撑手段,在十七大、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以及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坟月I地震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已经成为支撑全国安全播出日常管理的技术平台;三是规范了安全播出管理的相关工作流程,为各省提供示范,四是为总局“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工程—安全播出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建设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济南高清双向数字电视三网融合应用工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平台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中心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平台是以国家广电总局调度指挥系统为核心,依托广电系统现有的光缆网络,建成的保障总局安全播出管理部门、各省调度指挥部门和重点播出单位上下畅通的指挥调度系统,已成为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的重要技术支撑。该平台包括硬件网络平台、应用软件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三部分。硬件网络平台包括1个核心节点、45个省级分节点、200多个接入单位、各类设备1200多台(套);应用软件系统包括7个功能子系统、300多个功能子项,实现了与多个部门的业务系统联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由1个中心平台、犯个省平台以及覆盖全国的2727个预警屏组成。平台建设具有涉及专业多、实现难度大、工程复杂度高、技术先进等特点。该平台实现了多项创新:一是首次建成了以广电总局为核心节点,连接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总局各直属播出单位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专网;二是首次建成了全国安全播出资源数据库;三是形成覆盖中央、省、市、县四级的安全播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以保障安全播出预警信息快速有效发布.四是实现了跨部门多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五是创新了全国安全播出管理模式,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流程化和无纸化的管理,完成单位:济南广播电视台济南广播电视台2010年建成面向三网融合的有线电视高清双向综合业务平台,当年实现高清双向整体转换,济南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完全实现高清整转的城市。该平台融合了数字电视、互联网、IP语音通信等技术,可向用户提供高标清广播节目、互动点播节目、信息服务、电视支付、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音视频服务,并可实现电视、电脑、手机三屏联动,断点续播服务。济南高清双向数字电视业务平台有11项新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该高清双向数字电视平台与中国互联网电视(CNTV)集成播控平台相融合,在国内首次实现通过机顶盒,既能看高清数字电视又能看央视互联网电视的全新收视模式.通过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央视互联网电视内容云存储和智能路由分发,实现了机顶盒软件结构的优化和效率提升;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数字电视点播节目在电视、电脑、手机三屏上的联动和断点续播功能,使同一用户对同一节目在有线数字电视运营支撑系统统一认证管理下,可以在数字电视网和其他运营商的宽带网络、移动网络的不同终端进行断点续看;终端机顶盒采用开放式的软件架构,Webikt浏览器使互联网应用可以向数字电视快速移植,用HTML、aJvascritP等通用开发工具进行应用开发,并直接在前端部署,无需集成客户端;通过以运营支撑系统为基础,采用统一门户和多业务集中,在业务、网络和终端三个层面实现安全管控。在2011年的CCBN和BIRTV展会上,济南广电有线数字电视三网融合应用成果备受关注和好评。20H年5月,济南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验收,技术鉴定专家评价该项目有效提升了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水平、业务承载能力以及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了多项三网融合应用,为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提供了新的经验,综合业务平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快乐购多渠道复合型媒体零售资源管理平台完成单位:快乐购物股份有限公司快乐购多渠道复合型媒体零售资源管理平台(以下简称“资源管理平台”)是国内现代家庭购物行业唯一一个自主研发的核心业务系统,具有应用规模大、集成度高、运行稳定、应用时间长等技术特点,拥有14项计算机软件著295作权,资源管理平台包括电视演播室、电话订购和售后服务呼叫中心、网络订购平台、手机订购平台、目录订购平台、物流配送平台、银行支付结算平台、网上支付结算平台。实现了现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合一”和电视、互联网、手机“三网合一”,融合了现代家庭购物理念及电视制作、计算机网络、信息与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为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运营家庭购物这一商业模式提供了全面全新的系统支撑。资源管理平台基于ZJEE体系,以0arde作为数据库,Websphere作为中间件,PowerBuilder和JSP作为前台应用开发软件,集成AvayaVoieeProtal、I一09Jrules、WMB、WMQ等18项成熟的软件产品。在企业内部与呼叫中心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内部通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系统、邮件系统无缝对接;在外部为银行、物流服务商、供应商等合作伙伴提供开放的接口,共享信息,从而有效支撑了快乐购在整个家庭购物产业链上的协同和集成作用。资源管理平台自2009年9月上线至今,支撑企业实现超过80亿元的总销售额,日最高通话量达8.9万次,日最高订单量达5.5万单、日最高订购金额达3067万元,库存周转天数下降了23%,人员效能提升了43%,从而使快乐购获得全国首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全L加ux全B/S架构网络广播电视台面向PZP的网络广播电视节目源发现系统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管中心面向PZP的网络广播电视节目源发现系统主要针对采用PZP传播技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进行监管,对国内主要PZP文件共享网站和论坛上的视听节目全面搜索、发现,对主要的PZP直播/点播系统播出的节目进行实时监控,发现疑似违规节目,对违规节目源进行定位和传播追踪,掌握节目源传播分布情况,对传播热点进行分析,为PZP网络视听节目监管提供技术支撑。该系统由PZP文件共享监管和PZP直播/点播监管两大子系统组成,分为PZP监管、分析处置、数据报表和系统管理4个部分。系统包括PZP文件共享监管、PZP直播/点播监管、QVOD网站节目搜索、迅雷节目搜索、GIS显示、任务调度、系统监控及维护、用户管理、日志管理和配置管理等10个功能模块,共317个功能项。该系统采用层次逻辑结构,分为Web爬行采集层、客户端爬行采集层、数据分析处理层、总控调度层,各逻辑层在统一任务调度平台的管理下协调工作。该系统实现了对200家以上BT、电驴、QVOD网站以及PZP直播/点播系统的节目发现和监控,在国内首次实现对PZP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是国内第一个成规模、实时在线运行的PZP视听节目监管系统,解决了传统WEB搜索引擎技术无法对PZP网络视听节目进行监管的难题,提高了监管效率,为管理部门全面掌握PZP网络视听节目传播情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完成单位:黑龙江电视台、新奥特(北京)视须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是国内最早全面上线运行的网络广播电视台系统之一。网络广播电视台系统在设计上突出了视频呈现的能力,在系统架构设计上采用了层次化概念,形成了全新的统一采集、制播和发布体系;在网络层面实现了系统的远程部署、远程维护、远程制作、远程管理及远程发布;在流程设计上实现了完全可定制的流程管理系统;在系统选型上提出并实现了全系统的iLnux化和全部应用的B/S化,确保平台整体的高性能和高安全。本项目实现了多码流并发收录系统、集成化媒资管理系统、一体化内容管理发布系统、多码流Web快编系统及快速合成系统、多格式时移直播播控系统、多格式点播及轮播管理系统、多媒体广告发布管理系统、嘉宾访谈管理系统、网络运维管理及监控系统等众多应用支撑系统。并提供了图文资讯、时移直播、多码流视音频点播、论坛、微博、播客、博客、嘉宾访谈等全面的网络服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多项创新技术,主要包括:高安全LNMP架构网络广播电视台实现技术.全iLnux架构的采编及管理发布一体化VMS系统实现;多码同收、同编、同管及多格式发布系统;无插件H.264视频节目Web编辑系统;整站的htm巧和flash视频双呈现技术;无插件时移直播及PZP直播智能切换技术等。在实施和部署中采用了数据读写分离和集群部署、MemCache、高速海量索引、应用服务集群及Faliover、节点冗余和热切换、在线无停机扩展、模块化分区构造、CND平滑延伸、多级安全保护、区域隔离、网页防篡改、攻击防范等众多技术,在客户端采用了jAax、lFahs、HTMLS等先进的页面呈现技术。UHF宽带垂直极化一体化天线完成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北京中天鸿大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电视发射塔上可安装天线的空间越来越少,新增地面数字电视与CMMB覆盖天馈线系统多数面临无安装位置的难题。受电视塔安装空间和载重负荷限制,传统阵列天线只能安装于铁塔直线段,不适用于新增覆盖工程的需要。本项目根据目前地面数字与CMMB覆盖工程的需要,研制增益高、全方向、体积小、重量轻(可侧装在塔柱上)并安装方便的工作于UHF频段的天线。该天线能够利用现有发射塔,可不占用发射塔直线段安装,从而提高了发射塔的综合利用率。UHF宽带垂直极化一体化天线可侧装在塔柱上或者安装在楼顶,为无条件架设阵列天线的台站提供了理想的选择。UHF宽带垂直极化一体化天线采用了天线阵列一体化的创新思路,集成了三组双偶极子,使天线增益达到IO.sdB;采用匹配优化技术,减小了双偶极子阵列间距压缩引起的阻抗变化,天线长度压缩为3.3米,重量为55公斤,便于运输安装。通过电磁仿真优化设计使天线机械支持物对水平场形影响最小,并采用引向技术使天线水平面不圆度(士3dB。296科技发展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O工12>刀势010必日<Km势刃口OQ大|,…l北京CMMB单频网建设中,频率规划为CH20与CH43频道双工,频率相差为230MHz。由于实际安装条件的限制,只能选用一体化天线,但同时受到230MHz的天线频带宽度限制,因此采用UHF宽带垂直极化一体化天线安装在塔侧或楼顶,解决了频带过宽、安装受限的难题。该天线广泛应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和CMMB覆盖工程,在全国各地已经应用160多副,在非洲已经应用20多副,天线性能稳定、覆盖效果良好,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该天线属国内首创,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并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于无线多网融合的无线数字城市建设应用了光网络自动保护倒换,快速重路由以及路由快速收敛等多种有效保护手段,极大程度提高了网络的安全等级。该网络的建成初步满足了NGB网络IP综合业务承载的需求,有效解决了多个因特网出口智能选择及安全倒换问题,并通过内容建设、智能流量控制、内外网分离、IP流媒体分发等手段,有效地降低了广电网络开展互联网接人业务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目前,全网支撑互联网宽带用户突破60万,互动电视用户达到133万,网络年经济效益超过3亿元。内网流量达到总流量的40%以上,极大地缓解了全省的互联网出口压力。同时,通过NAP点建设,实现了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形成区域大网,进一步提升了广电数据网络的竞争能力。完成单位:华数数字电视传嫌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杭州无线数字城市的基础网络包括无线宽带城域网和移动多媒体网,两张网络重叠覆盖,形成对杭州市城区的户外全覆盖。无线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主要面向多媒体信息发布、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和调度、无线多媒体信息交互等方向,满足“无线数字政务、无线智能城市管理、无线数字民生、无线数字商务”四大领域的应用需求。杭州无线数字城市建设的创新特色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无线数字城市的建设应用思路:国内第一个无线多网融合的城市信息化传输网络;第一个实现大型户外无线应用的成功运行.第一个全城覆盖的无线数字城市网络。2.无线数字城市的无线组网架构:大站小站相结合,双网覆盖。3.无线数字城市的基站建设特点:充分利用市政杆路资源,节省投资.与城市环境建设协调一致,避免出现视觉污染;基站设备与天线分离,便于维护.采用扇区化覆盖,提高覆盖效率、减少干扰、利于漫游。4.无线数字城市的应用技术创新:无线宽带快速漫游应用,无线交互融合应用。广播电视监侧资源共享系统江苏有线省域数据网络建设完成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信.忽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有线”)于2009年启动了江苏有线省域数据网络建设项目。建成后的数据网覆盖全省13个省辖市、66个县(市、区),能够满足江苏有线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互动电视交互信令传输、互联网宽带接人、流媒体内容分发、大客户数据专网等广电网络数据业务开展的需求。该网络构建在覆盖全省DW刃M平台基础之上,包含省数据中心机房、各县市分机房扩容、核心路由交换平台、智能出口层、流量控制、智能DNS域名解析与防护、高清流媒体、内容缓存与镜像、接入认证等子系统的建设,为全省广电数据业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该网络采用扁平化设计,体系架构完整,涵盖了物理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内容分发等相关内容建设,在国内广电行业率先实现了省一市一县三级综合数据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全程全网。网络核心设备均采用1+l备份方式部署,设备间利用10G端口依托DWDM环网实现冗余互联,一是提供海量带宽满足多种业务快速发展需求,二是引人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北京金石威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监测资源共享系统充分整合了现有的广播电视监测资源,针对不同用户的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定制开发,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监测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系统由中央级资源共享系统和省级资源共享系统组成。中央级监测资源共享系统实现与广电总局相关单位的业务交互,通过浏览器、即时通讯、底层数据的快速推送等方式,提供实时、历史监测数据和音视频资源共享。系统建立数据应用综合分析平台,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研究广播电视播出的变化规律,评估广播电视覆盖效果,为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系统依托监测数据资源,建立智能搜索引擎,实现对监测信息的快速检索定位。系统建立基于GIS的数据应用及实时分析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GIS集中展现各类监测资源,将众多不同类型、不同属性、不同功能的实时历史资源统一展现在地图上,实现监测信息的形象展示。系统建立即时通讯方式,实现用户之间的在线通讯交流,将监测异态信息以告警、提醒等形式主动向用户发布消息,并提供音视频节目的快速检索和实时视听功能。省级资源共享系统整合了直属监测台的广播监测、卫星监测、有线广播电视监测、地面电视监测等资源,实现监测数据存储、分析和信息发布等功能。该系统的建成使广播电视监测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也扩大了广播电视监测资源共享的范围,发挥监测资源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安全播出和行业管理服务。直播卫星信道传输系统安全模式技术专利管理研究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直播卫星信道传输系统安全模式技术专利管理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起草保密协议并与技术研发和使用单位签订单位和个人保密协议,起草专利管理承诺书和技术共享协议并组织相关技术研发单位签署,通过专利管理承诺书、技术共享协议约定研发成果的归属,促进技术应用,规范专利管理工作的开展。2972.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引人专利检索与分析环节。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开展专利技术检索与分析,形成技术分析报告,寻找技术应用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3.主动进行专利防御,对相关国外专利进行规避或请求宣告专利无效。通过专利检索和进行技术分析,对可能威胁直播卫星信道传输技术应用的国外专利宣告无效。4.对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对科研成果给予专利法的保护。5.研究技术许可政策,起草、签署技术许可使用协议,统一收取和分配技术使用许可费用。该项目促进了专利管理与技术研发的有机结合,对完善广电行业技术研发类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具有借鉴作用;通过运用法律手段取得了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国外相关专利无效的成果,降低了直播卫星安全模式技术大规模应用后的潜在专利风险;组织和协调技术团队与法律团队在广播影视领域重大科研项目中进行密切合作,为加强广播影视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专利管理水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通过签署技术使用许可协议,为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电视台全台网技术质量控制提供了系统化、可实施、可操作的方法,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已经在江苏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应用,并且随着研究报告的发布与推广,将进一步提高国内电视台网络化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制作、存储、播出技术质量,协助电视台为全媒体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资源,从而提升面向“三网融合”的行业竞争力:将有效促进电视台建立全台网质量管控体系,加快推进我国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的健康有序发展。NGB中间件技术需求研究广播电视统计信息网上直报管理平台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划封务司、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该平台以集成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广播电视统计信息网上直报与管理为目标,实现了基于敏捷工作流的广播电视统计业务网络流程、集成多种新技术的高效多用户并发策略、广播电视统计信息封装与GIS服务模型、规则知识数据审核模型与质量控制机制、一体化广播电视统计网上直报管理体系等新技术集成的科学化管理。自主研制了广播电视统计信息网上直报系统、广播电视统计信息产品与发布系统、广播电视统计信息网上直报状态监控系统及广播电视统计信息网上直报安全监管系统等四个网络软件系统。形成了广播电视统计网上直报数据库、广播电视统计信息发布数据库等数据新成果。平台实用性强、覆盖了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调查单位及社会影视节目制作机构。实现了对全国广播影视行业统计信息网络报送、科学审核、按时管理及快捷发布。平台研究成果获国家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华数数字电视传嫌集团有限公司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展现方式曾有一段时期出现“招帕”和“浏览器”之争,本项目通过深人研究发现,Java和浏览器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的选取是由业务形态决定的。NGB业务形态极大丰富,需要“aJva”和“浏览器”共存。但同时考虑到接收终端的能力和资源消耗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应用执行环境管理器的需求,通过应用执行环境管理器,可以根据业务形态动态地加载、卸载应用的执行引擎,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的执行环境,应用执行环境管理器可安装新的引擎,以满足不断丰富的NGB业务形态需求。该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本项目研究提出了NGB中间件的上下文环境:提出了中间件软件架构模型,并界定了中间件在终端侧的三个边界(应用编程接口、系统移植接口和前端信令接口);提出了中间件的内部架构需求,其中:1.必须同时支持aJva应用和Web应用,将来根据需要可支持其他类型应用;2.提出应用管理器应能动态加载、卸载应用,自动升级应用,支持未来应用商店下载安装应用模式,3.提出应用执行环境管理器应能动态加载、卸载应用执行引擎,支持未来安装新的执行环境;4.提出中间件自身安全、网络传输安全、应用安全等安全性需求。本项目完成了9项技术报告、7项调研任务以及NGB中间件标准制定工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基本规范研究电视台全台网质量体系研究完成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台全台网质量体系研究项目在对国内主要电视台全台网技术架构、业务流程、质量管控手段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质量控制的实践经验,研究内容涵盖了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现状分析、影响环节、评估方法等方面,并创新地将150质量管理理论引人到全台网质量控制体系,对资源质量、过程质量、管理质量进行了全面表述,提出了由监测、分析、反馈、控制所构成的闭环质量控制流程,形成了技术和管理结合,螺旋循环上升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质量控制过程的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中心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基本规范研究是指导全国各级各类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和安全播出管理单位的规范性要求。该项目研究成果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建议稿,从基本保障、日常管理、重要保障期管理、应急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和安全播出管理单位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二是电视中心、广播中心、无线发射台、地球站、光缆干线网、有线电视网、微波传输电路等七个专业实施细则建议稿,针对各个专业在技术系统配置和运行维护管理方面作详细规范、三是编写了约40万字的针对管理规定和七个专业实施细则的培训教材。项目研究成果在创新方面实现了四个“首次”和一个“兼298科技发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O工ù之乡刀势Dù0加日(丈m卜刀口OQ大顾”: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播出单位技术系统配置,特别是冗余备份配置要求;首次提出了安全播出管理分级分类原则和方法;首次对安全播出管理相关政策性文件、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整理;首次全面梳理了各专业安全播出管理的关键环节或关键点;兼顾了安全播出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在项目成果的基础上,2以刃年12月广电总局颁布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总局令第62号),2010年6月和2011年7月科技司相继下发了实施细则的试行版和正式版。《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及七个专业的实施细则为各级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开展安全播出工作,为播出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各项资源配置及全面提高安全运行管理和防范能力,为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进行安全播出监管提供了依据。该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有效推动了安全播出管理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有力促进了全国安全运行保障体系的建设。4.单频网。描述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和节目分配网络的各种实现方式、建网要求和单频网的同步实现方案等,用于指导单频网设计。5.覆盖网规划。描述了规划的概念和场景,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接收条件和覆盖区域的地面数字电视多频网的覆盖规划参数和规划方法。自2008年发布实施以来,在本标准指导下已经完成我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部分县市的地面数字电视单发射点援盖网以及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城市单频网覆盖网的建设实施工作。GD八027一2009《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加密标清基本型)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oy/T256一2005《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实施指南》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标准工作组、数字电视地面传铃国家标准特别工作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方吉兆科技有限介司本标准旨在指导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产业发展,规范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建设和运行,确保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质量。本标准首次详细描述了符合GB20600一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发送网络、节目信号分配网络、单频网工作方式和同步实现方案、多频网覆盖网络规划等各个重要环节,具体如下:1.工作模式参数。标准详细描述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参数的概念与意义,用于指导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工作模式参数的配置。2.覆盖网组网方式。描述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多频网和单频网的基本原理、频谱效率、功率效率和网络构建的基本方法,用于指导地面数字电视筱盖网系统设计。3.发射系统。描述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共用模拟电视发射台站和新建站点两种情况下可以采取的实施方案,用于指导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设计。完成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干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符合GD/JNol一2009《先进卫星广播系统—卫星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与调制:安全模式》的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加密标清基本型)的技术要求与测量方法,以及对GD/Jols一2008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修订。主要进行了如下修改:根据加密接收的需要增加了解密技术要求,根据CA的安全需要对软件升级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较大的修改.遥控器要求中增加了对电视机的按键学习功能,修改了相应的布局并规定了统一外观设计。编写小组还研究制定了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性能评估测试方案,构建了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性能测试评估平台。本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是卫星直播系统安全模式的配套标准,是卫星直播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技术要求是针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直播系统研究并提出的终端系统设备的技术规范,规范了卫星直播系统加密标清基本型综合接收解码器的研发、生产和使用以及卫星直播覆盖网建设、运营、维护、验收的重要技术依据。2009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构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播卫星安全模式广播系统,正式向全国提供47套标清数字电视和40多套数字音频广播业务。目前,符合本技术要求的加密标清基本型的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在全国各城市卫星直播系统建设中获得大量应用,用户已经达到1000多万户。2011年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成果鉴定验收一览表序序号号项目名称称完成单位位成果登记号号lllll中国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雷求白皮书书中国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论坛坛鉴定定22222扬州广播电视台混合型数字化播控系统统扬州广播电视台台鉴字〔2011〕第001号号33333高清摄录一体机HDC一680MP/高标清多格式编挥录像机机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鉴字〔加11)第《艾反号号HHHHHDDE一98OLEEEEEEE44444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上海示范网网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司验收收55555签于NGB的彩票业务平台研究与示范范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司脸收收66666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生产工艺研究究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验收收299续表序序号号项目名称称完成单位位成果登记号号77777电视新闻制播网络质圣控制体系研究究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验收收88888CMMB发射设备电磁辐封对环挽特性研究究广播电视规划院院脸收收99999有线数字电视一体机接收模块接口研究究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验收鉴定定111000塞于EPON十EOC技术的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综合网络管理理广播电视规划院院脸收鉴定定系系系统研究究究究llllllAVS和H.264视频编码应用研究AVS产业化信息调研研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验收鉴定定III222直播卫星信道传特系统安全模式关健技术研究究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鉴定定lll333广播电视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究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鉴定定lll444短波广播多须发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统中广电设计院院鉴定定lll555UHF宽带垂直极化一体化天线线中广电设计院院鉴定定lll666街型短波全预段单板折合振子天线线中广电设计院院鉴定定lll777移动多嫌体广播(CMMB)路浏仪研究与开发发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鉴定定lll888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互动电视系统关健技术研究究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鉴定定lll999交流架空电力线时中短波广播发射台无源干扰的分析研究究广播电视规划院院脸收鉴定定222000数字电影科技动态与信息研究究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验收鉴定定222lll数字电影技术术语普及读本本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所脸收鉴定定222222双债头调预双偶极板天线线中广电设计院院鉴定定222333中央电视台(旧址)现状平面图测绘与调绘绘中广电设计院院鉴定定222444第16届亚运会有线电视专网项目调研报告告中广电设计院院鉴定定222555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河北省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出中广电设计院院鉴定定技技技术保障体系系系系222666NGB中间件技术雷求研究究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鉴定定222777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IPv6相关技术政策研究究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验收鉴定定222888IPTV和互联网音视须监管关健技术的研究究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验收鉴定定222999演播室质全控制体系系上海广播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电验收鉴定定视视视视总台台台333000制作系统质童控制体系系上海广播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电脸收鉴定定视视视视总台台台333lll电视播出系统质蚤控制体系系上海广播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电验收鉴定定视视视视总台台台333222媒资系统质量控制体系系上海广播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电脸收鉴定定视视视视总台台台333333数字广播(高清)电视质贡监管设备与系统统上海广播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电验收鉴定定视视视视总台台台333444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制播系统等级评定规范范上海广播电视台、江苏有广播电电脸收鉴定定视视视视总台台台333555中央电视台大型体育节目转播在线包装系统及应用用中央电视台台鉴定定333666中央电视台草编工作站站中央电视台台鉴定定333777中央电视台RTMS低延时远程传愉系统统中央电视台台鉴定定333888中央电视台IT服务管理项目目中央电视台台鉴定定333999LED照明灯具在电视演播室应用研究究中央电视台台鉴定定444000SWR全数字广播信号综合监测系统统监测中心心鉴定定444lll广播电视监浏全业务决策支撑系统统监测中心心鉴定定444222广电统一监管平台技术框架研究究监浏中心心鉴定定444333广播电视监测资源共享系统统监测中心心鉴定定444444分布式移动多媒体广播智能监测网络系统统监浏中心心鉴定定444555UHF/VHF无线广播电视信号遥近式搜索定位系统统监测中心心鉴定定444666面向PZP的网络广播电视节目源发现系统统监管中心心鉴定定3002012中国广播电视O工12势刀势口{O必ō哎Km乡刃口00大续表序序号号项目名称称完成单位位成果登记号号444777互联网视听节目关健字管理系统统监管中心心鉴定定444888数字立体电影关健技术研究究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验收鉴定定444999数字电影流动放映专用投影机研究与开发发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完所所脸收鉴定定555000916机房环境系统改造工程程无线电台管理局局鉴定定555lll广电数字证书技术认证中心技术实施方案案中央电视台台论证证55522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程技术研究(加08)))广播科学研究院院脸收收555333国家应急广播工程建设设监管中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验收收555444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监管信志GPS/GPRS测试平台研究究电影技术质蚤检测所所鉴定定555555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告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心鉴定定555666中国视听新嫌体发展报告告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心鉴定定555777视听断嫌体发展的基本格局及战略构想想广播形视发展研究中心心鉴定定555888IPTV和互联网音视须监管关健技术的研究究广播科学研究院院脸收收555999国外三网融合现状及政策研究究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验收收666OOO有线EOC技术研究究广播科学研究院院脸收收666lll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IP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究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验收鉴定定666222广播电视发封台站集中分布式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统无线电台管理局局鉴定定666333应急广播车队工程程无线电台管理局局鉴定定666444中央塔广播节目备份传输通道工程程无线电台管理局局鉴定定666555大功率短波天债线驻波比调整方法研究及应用用无线电台管理局局鉴定定666666有线电视工程技术研究究铁岭天光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司脸收收666777CMMB总体协调调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鉴定定(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奎奎墓奎奎臻熬昌裤排奎奎鑫鑫鑫羹2011年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制订一、20”年完成并发布实施的广播电影电视标准1.GB/T740()一2011广播电视术语,2.GB/T26666一201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实施指南.3.GB/T28160一2011数字电视广播电子节目指南规范.4.GB/T28161一2011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5.GY/T232一2011卫星直播系统一体化下变频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6.GY/T246一2011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与IPTV集成播控平台接口技术规范:7.GY/T247一2011影院管理系统基本功能和接口规范.8.GY/T248一2011数字电影中档和流动放映系统用声频放大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9.GY/T249一2011标准清晰度电视测试图,10.GY/T250一2011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用投影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1.GY/T251一2011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2.GY/T252一2011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通用技术要求.13.GY/T253一汾11数字切换矩阵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4.GY/T254一2011高清晰度电视测试图。二、2011年完成并发布实施的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暂行技术文件1.GDJ/027一2011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村村通专用型)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2.GD/J035一2011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加密标清定位型)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3.GD/J036一2011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标清卫星地面双模型)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4.GD/J037一2011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5,GD/J038一2011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3012011年广播电视行业工程建设标准一、颁布实施的标准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一2011),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2年6月1日实施.2.《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GY/T5084一2011)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2011年10月8日实施;3,《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场地要求》(GY5039/T一2011)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2011年12月1日实施。二、完成复审的标准1.《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一2006,2.《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GY5045一2006.3.《有线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传输设备安装验收规范》GY5076一2006;4.《中短波广播天线馈线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7一20()6。(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5.数据库服务器:部署在控制系统EC4S上,微软SQLeSvrer保存设备状态信息、任务消息等。6.控制台:管理员控制台软件是一个独立的客户端软件,可运行在任意一台PC上,只要能够访问上述数据库服务器即可管理整个水印系统,可管理各水印服务器,查看各水印服务器的状态、解码信息、任务执行情况及日志等。津京塘高速公路小功率调频同步广播工程实验项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数字水印技术在音频素材版权保护上的应用“基于人耳听觉模型的扩展频谱的数字水印技术”项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国威英赛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2011年初基本完成。其中包括:数字水印系统算法设计、数字水印系统接口服务器研发、数字水印系统嵌人和解嵌服务器研发、相关测试、系统部署和设备安装等工作。随后,中央电台数字版权综合管理系统技术平台以该项目研发的音频数字水印技术为主要关键技术建成相应的“数字水印系统”,投人实际运行使用,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应用该项技术,有效解决了中央电台在音频节目素材使用中的音源身份识别和时长统计需求。同时,添加数字水印的音频文件在节目制作播出过程中流转时不影响播出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数字水印系统包括4台水印嵌人服务器(EC)S、l个水印控制台及3台水印解嵌服务器(DCS),其功能如下:1.整个水印系统部署在制作播出网上,实现节目流中嵌人水印音频素材的时长统计。2.接口服务器:运行在控制系统ECSI上,接收和处理媒资系统的加解嵌任务。3.嵌人服务器:4台惠普ZU尺寸服务器,完成基于文件方式的水印嵌人和解嵌任务。4,解嵌服务器:3台12路、4U尺寸工控机,内置专业声卡,完成基于AES/EBU(数字音频标准)的节目流的实时解嵌任务。交通运输部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签署合作开办面向高速公路上机动车司机和乘客的广播咨询服务频率“高速公路广播”战略协议后,2011年6月,中央电台实施了“高速公路广播”示范项目—津京塘高速公路小功率调频同步广播工程实验项目。项目系统分为节目传输中心、发射台站和监控管理三大部分。一、项目的系统功能1.节目传输中心。中心设置在华北高速公路管理处的广播信号传输机房,主要设备有同步TS编码器和GPS频标、时标发生器。主要实现音频节目获取、音频及数据信息的压缩编码及同步下行等功能。系统节目源采用卫星方式获取,利用数字卫星接收机接收到的AES(先进加密标准)信号作为节目源送人主备同步TS编码器。也可采用电信通路获取、传输节目源。2.发射台站。台站选定京津塘高速公路上的塘沽西、空港经济区、宜兴埠西(主站)、杨村、泅村、廊坊、采育、大羊坊等8个收费站及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的一个补点,共建立9个发射站点作为调频单频组网发射点。每个站点配置lE一ASI转换器、同步TS解码器、调频同步发射机、GPS时钟等设备。同步解码后的音频节目送人调频同步数字发射机调制和发射。3.监控管理系统。系统集中监控网管终端(含软件),对各无人通信站的调频广播发射机进行监控管理,包括系统同步状态、音频延时数据、交通信息插播执行情况、发射功率、电源电压、机箱温度等指标,具有故障告警、门禁告警、天线中断告警等功能。二、项目的主要技术特点1.适合高速公路系统带状覆盖特点,采用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实现调频广播节目在高速公路上的高品质无缝覆盖。2.发射站点的布局按照小功率多布点的方式设计,采用单站50W发射功率,高度30米的半向调频发射天线,加配反射板以加强天线辐射的方向性,形成一个近似半圆形的辐射场形;天线方向以覆盖京津塘高速公路为主,兼顾京津塘第二条高速公路。平原地带单站点发射可实现12公里覆盖半径内有效覆盖场强达到46dBuV,满足“保证最小可用场强”要求。由于单站发射功率《50W,系统覆盖更易规划,对现有频率资源播出节目的影响实现最小化。3.采用的交通信息差异化插播技术,实现了路况信息分路段、分级别、差异化插播。4.系统的音频及信息传输基于“延时自动同步”技术,实时测量和自动补差,实现各发射站点音频信号及数据的同步传输。同步TS解码器实现节目下行接收及音频节目30201一Z>刃卜O一O加éé、长m势刀口00大的同步解码,保证各发射点还原音频的延时误差小于l协s(微秒)。5.GPS时标、频标发生器为系统提供高精度的时标和频标信号,其采用双层恒温晶体振荡器,在GPS信号丢失后可继续保持1OMHz(兆赫)频标信号和IPPS(l次/秒)时标输出精度,满足同步网络要求。6.系统的信号传输可与多种传输链路混合使用,包括光纤、微波、卫星等。7.发射台站设备采用DSP及DDS(数字信号处理)全数字技术,实现音频相位严格同步、发射频率严格一致、调频制度严格一致,实现“调频同步广播规范”的“三同一保”。该项目于加11年11月完成,为中央电台向全国推广高速公路广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央电台技术管理办公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媒资平台二期工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媒资平台二期工程于2011年6月开始实施,2012年1月开始在全台推广试用。媒资平台二期工程在媒资平台一期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完善和功能延伸。通过对媒资系统素材的采集、编目、人库等流程调整,实现全台视频、文稿、图片等多媒体内容资源共享.优化并扩容现有视频制作系统,提高视频节目制作能力.建设多媒体采集回传系统,为台内外多媒体素材的交互提供了技术平台;提升转码能力,实现视频节目的多终端发布.新增视频制作网业务统计功能,能够提供用户使用情况、节目制作情况、成片比等业务数据;建设有线电视节目收录系统,对台有线电视系统内传送的数字电视节目进行定制收录,收录的节目可以作为广播和电视节目制作素材使用。媒资平台二期工程整体架构沿用了一期系统建设的四层架构体系。一是中心媒资系统是整个系统数据存储和资源的交换中心。二期工程对资源交换平台的定位是全台多媒体素材的中心媒资库,是整个体系中的核心,对其人库素材来源进行规范统一,保证所保存素材的有效性和存储价值。二是总线服务层负责全台业务的集成和调度,并提供基础的数据服务和媒体服务,总线分为企业服务总线(ESB)和媒体服务总线(EMB).三是业务生产系统包括采集、制作、编目和播出发布等环节,并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完成各业务子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和集成。四是统一门户系统提供全台各业务子系统的统一登陆、界面集成功能,方便多个业务子系统间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和系统间切换的便捷性。视频和图片等素材经过采集系统进人视频制作库,由编目人员对素材进行初级编目和高级编目,为节目制作和素材进入媒资库做好准备。素材经过编辑、配音形成成品节目,经内容审核、技术审核、合成、转码等流程后,面向卫星传送、传统电视播出、网站、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等各个业务形态发布。经过高级编目的素材和成品节目通过审批后,进人媒资库作为媒体资产永久保存,用户通过检索工具查询制作节目所需要的素材。媒资平台二期工程延续了统一门户概念,新建的B/S系统都与统一门户进行了有效整合,避免用户在各子系统间来回切换时重复输人用户名、密码的问题,保证用户使用的友好性和便利性。统一门户是建立在统一用户的基础上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功能,完成用户的添加、删除和修改,为全台多个业务系统提供单一登陆、统一人口的功能。视频制作系统扩容是媒资平台二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期工程扩充了165台视频制作站点,覆盖了各个业务中心和语言部门,在保持台内现有视频制作业务的同时,全面提升国际台面向新媒体的视频制作能力。打通了视频制作网和卫星传送系统之间的流程,实现了视频新闻节目卫星传送的自动化播出,代替了传统磁带对编、磁带送播的方式。在全台统一的视频生产库基础上,提供了网络化自动化的视频节目制作生产流程,并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素材资源共享。实现了与台内原有的网站、互联网电视、卫星传送等发布渠道的互联,完成了制作发布一体化的流程配置。媒资平台二期工程对台外记者或工作室等用户通过互联网与台内交互多媒体素材的节目回传系统进行了实验性的建设和开发。远程节目回传系统由三部分构成,后台管理负责整个传输平台接收发布任务管理、内容审核、权限管理等,接收所有多媒体素材和相关描述信息,根据上传元数据智能归类到所属栏目,并提供向异构平台的内容推送人库功能,能够根据发布信息灵活选择推送目标地址,把视频相关联元数据信息投递到正确位置。门户/传输层负责为远程新闻传输网内的用户提供Web服务,包括用户身份登录、用户权限获取、信息发布、信息浏览与检索的功能,提供视频在线浏览以及上传任务接收、在权限允许下的素材下载功能,并在传输的过程中实时监看传输进度。国际台各驻地记者站、各驻地市报道组及外出采访记者可利用PC终端将素材回传到台内,也可通过访问Web页面,下载系统内的素材。(国际台采集制作技术中心)主控节目交换中心2011年初开始,国际台对主控节目交换中心进行系统更新改造。新建主控节目交换中心于2011年7月底开始试运行,10月底通过验收。一、系统架构新建主控节目交换中心技术系统为主、备两条相互独立的播出路由,在后级进行了应急切换的通路保护,同时将传统单个矩阵架构创新设计为“汇聚一功能”两级矩阵架构,将节目分配交换与节目播出交换区分开,避免了大批量非播出节目信源分配与节目播出混杂在一起,在汇聚层大量节目源进行频繁信号分配的同时,不干扰节目播出通道按时间线的正常切换播出,从而把中小规模播出系统架构变更为大规模播出系统架构。监控系统也在统一软件平台上按照功能划分为“制播网络一交换播出一节目传输一开路监测”四部分。通过在系统流程中加人信号采集探针、采集所有设备信息和编制303系统数据库,监控系统对播出系统构建起“信号一设备一系统”三级监控保护,不仅对播出设备的实时状态进行监控,并且对整个音频信号流进行实时系统的监控,通过数据库的建设和自动应急策略的编制,形成了完全和播出系统同步的自动、实时、智能化的智能监控和应急体系。二、技术特点1.多级矩阵群架构新建主控节目交换中心矩阵采用两级构架,分为汇聚矩阵和功能矩阵。汇聚层将全台所有音频信号汇集,达到1152xl巧2数字立体声规模,通过光纤(主用)和电缆(备用)分别送人到功能矩阵中,功能矩阵按不同类型节目功能、播出方向进行划分,此次工程完成后,播出通路由原来的128路扩展为256路。采用这种架构把以前单一矩阵的切换操作分散到两级矩阵进行,即使一个功能矩阵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矩阵的切换,并减少了单个矩阵单位时间内的切换次数,延长矩阵寿命。同时矩阵按功能分级,有利于维护人员处理异常情况,缩短排除故障时间。2.系统采用模块化架构,可自由扩展新建主控节目交换中心的设计采用模块化架构,无论矩阵还是周边系统均可自由进行扩展,为以后的系统扩展奠定了基础。两级矩阵的构架使扩展矩阵十分简易,只需增加功能矩阵并通过标准的MADI光接口跟汇聚矩阵进行级联。监控系统的监控软件也支持模块化架构,如果增加一个新的播出区域,只需在软件中新建该区域,并设置好相关的设备、路由信息和监控IP地址。其他所有的播出设备都是由机群级联而成,单个设备的增加或减少并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播出。模块化架构使节目路由的增加和变更具备充分的灵活性。3.音频通路采用双路由架构新建主控节目交换中心所有音频通路采用双路由架构,并在路由上的播出设备相互为热备份,在播出通路后级配置切换设备进行保护,系统中不存在单一节点。通过硬件采用冗余架构,软件通过实时全面监控和应急策略设定,在主控机房音频通路实现单点故障和双点故障时系统均可自动判断、自动应急处理,有相对应的热备份设备继续保证安全播出,面对大规模播出系统,给运维人员和应急人员充分的反应和恢复时间。4.监控全面化、智能化从节目源到传输设备这一播出流程中,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设有监控点,这些监控点和监控数据库组成智能告警系统。智能告警系统数据库中存有整个播出体系的路由信息和节目表信息,通过从监控点传递的信号和路由信息、节目表比对,实现监控全面化、智能化,任何一点出现故障,均可迅速、准确定位故障设备路由及设备位置。系统整合监控架构,将告警定位到设备一级,可以在节目播出中更为清晰地发现和判断故障点,除可进行人工应急处理外,录播直播节目源,前后级音频分配设备均具备自动垫乐功能,实现多重保障,并支持多种告警记录查询方式,方便维护人员分析故障原因。三、功能和实际应用主控节目交换中心承担了国际台全部音频节目源的汇集、切换、播出工作。每天近百路节目源经过1600次以上的矩阵切换操作后去后级传输设备。矩阵切换延时时间为毫秒级,经过测试,监控系统可准确捕捉节目源异常、系统内部设备故障、电源中断、设备脱机、矩阵未切换等异常情况。国际台主控节目交换中心使国际台对外播出能力倍增,不仅能满足今后几年内对外传播能力及节目海外落地快速增长的需求,也使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国际台传送播出技术中心)中央电视台高清四讯道EFP视频系统为了完成各节目中心外场小型活动的高/标清电视转播制作以及中型节目的现场包装播出任务,播出传送中心转播部建造了两套简单灵活、安全可靠、可适当扩展的小型外场箱载式高清转播制作系统(简称EF)P。该系统可实现通用小型制作(两套)和中型包装制作(一套)的功能。一、系统结构1.通用小型制作的系统配置:有线讯道高清摄像机panasonicAK一Hc35o0MC4台;外来通道l个;高清视频切换台IM/EHDKahunaMF:切换台8键微型控制面板Mieropanel;净切换矩阵P16HSCQOE;通话主机Clear一ComMS704.视音频周边Harris6800+;同步系统HarirsMTG390ll台;示波器eTktronlx174lAI台、WFM71201台.监视器SONYLUMA205OI个;调音台AD14612CH。2.通用小型制作结构:EFP系统选择统一的箱体,其中Rack箱深度780mm,SRU尺寸高度,机架宽度19英寸.航空收纳箱尺寸905mmx620mmx509mm,一套EFP系统由6个SRURack箱和8个标准航空箱组成。3.中型包装制作的系统配置和结构是在通用小型制作设备配置基础上,外加部分设备实现中型包装制作。二、视频系统1,小型通用制作系统中,信号源的外来通道采用帧同步+上变换十音频解嵌的流程进行信号处理,所有信号源同时分别进人切换台、应急矩阵和监看系统。2.中型包装制作系统在通用小型制作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在线图文包装设备,同时字幕机增加到2台,外来通道增加到4个,可以满足一般节目包装制作的需求。三、音频系统音频系统由模拟调音台及音频周边设备组成。音频信号由外来信号通过数字解嵌板卡和音频D/A转换之后进人模拟调音台,模拟调音台的音频PGM信号经过A/D转换后进人PGM通道的音频加嵌。四、通话系统通话系统采用双通道PL系统,包含一个MS一704主站、两个RM一702分站、二四线转换和一套主持人有线IFB设备。五、时钟及同步系统时钟及同步系统作为辅助系统,在设计时创新地采用3042012中国广播电视CllZ乡刀)D一O卯ō哎Km/\刀口QO大-…了HarrisMTG3901板卡作为系统的王时钟和同步信号发生器。六、TALL丫系统系统内采用静态TAI工Y.通过定制的接口盒将切换台、应急矩阵的GPI信号传递至画面分割器、CCU以及四联、双联监视器。七、供电系统本系统使用的是宽电设计、单项供电系统。此两套小型高清EFP系统于2010年2月投人运行,完成了上海世博会前方演播室包装、2010博鳌中国经济高层论坛以及2011新年跨零点直播等节目的转播制作,高质量地完成了重大转播任务。(中央电视台播出传送中心)3D试验频道制播系统AAF、WMV、MOV、MXF)实现素材交换。服务器系统的硬盘和数据盘采用RAID3技术,主、备服务器可实现在线切换,服务器、中央硬盘阵列、交换机等环节采用双电源冗余设计,避免电源故障所造成的素材数据损失,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及工作流程连续性。兰、3D频道播出前端压缩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3D频道l+l高清前端压缩系统,3D播出信号通过光缆送至北京卫星地球站,经过卫星系统上行到中星6A卫星C波段覆盖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二是地方台3D节目回传接收系统,地方台提供的3D节目源可以是磁带、硬盘和PZ卡等介质,通过卫星和光缆线路传输到中央电视台。三、30频道自动播出系统该系统承担3D节目、ZD/3D节目转换、3D字幕、台标以及广告等多项播出任务,系统包括视音频及周边、监听监看、控制、字幕等部分。(中央电视台技术管理中心)3D立体电视制作系统通过立体图像的拍摄、剪辑制作、立体效果修正等环节,实现节目资源的共享以及磁带送播、文件化存储双模式,完成3D节目成品制作,系统可以完成每天1小时以上的立体电视成品节目制作的需求。系统于2011年11月初开始构建,12月建成投入使用。一、3。立体电视制作系统1.系统网络结构3D立体电视后期制作系统的基础网络架构是以中央存储为核心,千兆到桌面的以太网络平台。系统采用一台SQ800核心服务器,配置8个SD/HDSDI视频端口(4in/4ou)t,支持2路立体高清收录、1路ZD高清收录和l路立体高清输出。系统配置2个存储单元模块,使用AVCIntra一100Mb编码格式,可以存储200小时高清节目或100小时立体高清节目。系统热备双文件服务器分为ISAMaster和ISASlave,存储所有素材序列的Metadata信息,管理文件信息、网络数据库及软件的运行。ImonRemote网络远程监控服务器监看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且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纠错。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未来可以通过增加SQ单元和站点数量实现系统扩容。2.系统功能3D立体电视后期制作的视频系统以磁带上载和输出为主要流程,支持PZ和蓝光立体素材的导入,对应演播室、转播车、ENG的节目来源。系统配置同步信号发生器,通过视频分配器,输出黑场同步作为SQ800服务器、录像机、工作站的基准信号。录像机5RW一5800作为记录和播放媒介,通过2台24路视音频跳线盘与SQ800服务器、SQQube3D工作站进行视频信号互连。系统配置3D示波器和3D立体监视器对素材和成片的技术质量和立体效果进行监看和技术审核。3.系统技术性能该系统是一个高性能高质量的网络化制作系统,依托MicorsoftWindows操作平台,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稳定性,可以与其他品牌的工作站通过开放的媒体格式(如:野战卫星新闻转播车野战卫星新闻转播车群由1个固定主站和20个车载端站组成。系统采用VSAT技术组建卫星通讯网,车载端站配置3讯道高清晰度电视制作视音频系统,采用军标统型方舱,车载底盘选用依维柯NJ2046军用越野车底盘。该转播车的技术性能如下:1.高清电视信号的采集、制作和直播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新闻现场事件图像、声音信号采集,通过广播级视音频制作系统,制作出高质量的高、标清新闻素材用于记录或通过卫星传输系统传回固定主站用于新闻直播。系统核心设备采用主、备双电源供电,系统链路简捷,主要节点接入跳线器,保证应急状态下的正常播出,操作简便灵活。系统主要包括视频、音频、通话、同步、录制、监看六个功能块,其中:视频系统提供一路无线微波、两路有线摄像机信号的传输和切换;监视系统具备高标清同播监看能力.同步系统完成本车系统和主站系统的视音频信号同步.录制系统配有3通道硬盘录像机,具备提供9小时高清节目的记录能力;音频系统能够完成现场新闻直播的拾音和音频制作.通话系统可提供远程新闻报道双向连线通话及现场导播通话。DSNG既是独立的直播、录制系统,还能够与大型转播系统级联扩展功能,完成大型活动直播的组织、编辑和发射任务。2.车载电视卫星传输系统各车载站使用两个载波向主站和其他车载站传送信号,一个是DVB一S载波,一个是TDMA载波。该系统包括视音频编码器、调制器、上变频器、高功放、天线系统、下行监看系统等。每辆卫星车配有l部海事卫星视音频编码传输设备作为备份系统,用于各种应急突发情况下实时和非实时信号的接收和存储,满足在全球各种复杂环境下新闻实时传输的要求。3.卫星信号接收及卫星网络管理系统(主站)主站是全网的高标清电视节目业务传输和网络管理控305制中心,负责卫星网络的系统控制。卫星媒体网络通信平台将传统卫星视频传输(DVB载波)和VSAT通信网络系统相结合,接收各卫星车载端站发来的视音频信号,工作在Ku波段,可覆盖全国,主站设备采用1:l热备份方式。系统的通信网络采用多载波跳频时分多址(MF一TDMA)技术,兼具时分多址(TDMA)和频分多址(FDMA)的独特先进性。网络具有高度可扩展性,能支持更多车载端站人网,全网可在无需连接计算机或工作站的情况下独立运行,避免黑客和病毒的攻击,系统安全性高。(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四川广电中心工艺系统设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安全播出工程技术研究(2008)之天线攻击仿真研究本项目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11年度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类三等奖。项目组针对转星后卫星信号传输链路,尤其是卫星信号接收天线这一薄弱环节,开展了卫星信号接收天线工作原理分析、干扰可能途径分析、干扰可能性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理论分析及计算结果分析四个步骤,完整地分析了对卫星信号接收天线进行干扰的可能性。研发了专用的天线攻击仿真计算软件和便携式攻击设备。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制定了一系列实验方案,开展了多次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仿真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安全评估实验结论和相关防范措施的建议。项目成果之一“天线攻击仿真计算工具”是根据天线攻击理论分析的相关算法进行开发,用于计算不同口径的天线在100m一1000m距离、通过0一90夹角进行插人时,要达到信号插入所需的发射信号强度。该软件采用VC++6.0在Windows平台上研发,用于在对卫星信号接收天线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过程中,进行辅助的数据计算、图形显示等工作。计算的内容包括:卫星信号接收仰角地表分布计算、卫星信号接收距离地表分布计算、一锅双星接收夹角地表分布计算、EIRP偏差地表分布计算、EIRP地表分布计算、天线攻击的理论性计算等。研发的便携式C波段下行频率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由中频信号发生器、C波段下行频段变频器、功率放大器组成。该设备能将定制的攻击码流文件通过调制、变频、放大,直接转换为高强度的C波段下行频段信号。同时,该设备配备蓄电池和小口径发射天线,满足在野外进行各种天线攻击仿真实验的需要。该项目研究成果改变了以往被动防御的思路,根据新形式主动寻找、分析和验证广播电视传输领域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攻击及千扰方法,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保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为加08年奥运会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一、概况四月l广电中心建筑面积13.04万平方米,项目2007年开始动工,2011年竣工。四月!广电中心电视板块工艺系统包括14个标清频道和1个高清频道的播出系统,实现自动化播出。系统以电缆、光纤、微波、卫星、网络等多种方式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由13个非新闻类演播室、4个新闻类演播室及配套辅助构成演播室群。拥有节目制作、播出、存储和再利用网络,实现基于文件交换的节目制作方式。二、总控播传系统总控播传系统包括总控、播出和传输系统,实现信号的统一调度、集中管理。一期建设14个频道的7×24小时不间断播出系统,其中2套作为其他播出系统的备份,在播出域实现数字化、文件化、流程化的模式,实现外来信号的统一接收,整合对外传输链路。系统结构简洁,信号走向统一,减少了不必要的交织。总控系统一期完成的内容包括信号调度中心、传输系统、节目监控系统和卫星收录系统。播出系统共建设一期14套播出系统,二期l套高清播出系统。所有播出系统支持24小时播出,日播出时间达到360小时,相对目前的频道播出能力增加约62%。广电中心最大承载18个播出频道,为今后的节目发展构建了坚实的技术播出平台。三、演播室视频设备系统广电中心所有演播室按照直播演播室的技术要求设计,在系统内配备应急切换矩阵,主备路输出信号采用不同路由,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新闻直播演播室中,进行了核心设备级的备份,能够实现瞬间的应急预案启动,保证节目的无缝衔接,为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最大保障。在候播区域和化妆室等辅助用房中设立了综合信息显示系统,方便节目制作中的现场调度。裙房演播室设立演播室分控系统,提高了演播室信号调度的自由度,降低了总控系统投资和使用维护压力。分控系统中包含演播室设备监控系统,提供各种故障预警,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四、网络制播系统1.主干平台。通过文件交换方式能够实现生产系统内部各网络的网间节目数据交换、生产业务系统和综合管理业务系统之间的节目数据交换,以及内外网之间、台内外系统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此外,通过此平台还能完成与音像资料馆媒资系统、新媒体业务系统之间进行节目数据的双向交换。2.生产资料在线存储库。生产资料在线存储库是生产网络中的数据交换枢纽,完成生产数据备份、待播节目备播准备,以及待播节目向备播库转码迁移,建立与媒资系统的接口,对素材或成品节目进行媒资归档。3.新闻制播网络。新闻制播网络由新闻节目制作子系统、文稿子系统、演播室共享网络、收录子系统构成。新闻制播网络规划建设50个精编站点、70个文稿粗编站点,新闻演播室共享系统可存储2000小时节目的30TB主存储306科技发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O工ù2势刀>Ofo必州哎Km势刀口00大体,可存储1000小时节目的15TB备用存储体,以及新闻收录系统和新闻文稿系统。4.非新闻制作网络。非新闻类节目业务主要面向全台的各个非新闻类栏目节目制作。各制作子网除具备节目制作能力之外,在接人到全台制播网主干平台后,与全台制播网内其他业务板块配合,实现资料归档与回迁、节目送播、节目/素材收录、演播室播出等跨系统业务的网络化功能,满足非新闻类业务对并发性、功能性和可靠性等功能的要求。5.演播室共享系统。广电中心演播室建设中,13个非新闻演播室建立一个演播室网络系统,为演播室系统配置独立、专用管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播出服务器以及回采快速编辑工作站,实现节目制作的网络化、数字化与流程化。演播室播出服务器与节目制作系统之间通过主干平台结合在一起,实现数据交互。6.非新闻类节目收录系统。收录系统能够完成卫星节目、远程光缆传输节目及其他节目信号收录,并对收录节目进行预编和分发。(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北京电视台“制、播、存”一体网应用情况北京市北京电台“制、播、存”一体网应用情况截至2011年底,北京电台音频录制工作站和审听工作站约有技术设备210台;播出工作站约有30台,各直播间及主控机房播出工作站全部采用一主一备的工作方式,承担全台16套节目的播出.存储阵列19个,担负存储9个专业广播音频数据及音频素材,总容量约75TB。在保持电台音频业务网原有网络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从安全播出的角度出发,针对现有“制、播、存”一体网的不足,从四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软、硬件的升级改造。1.自1998年使用“制、播、存”一体网以来,一直使用Access数据库。随着播出节目数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库信息量的加大,很多功能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为此,基于SQLsevrer数据库开发了lS版广告系统,经过反复修改及测试,在文艺广播率先升级。截至2011年底,已经完成了北京电台9个专业广播中的5个广告系统升级工作。2.随着各专业广播节目的调整,对音频数据的存储量不断加大,截至2011年底,部分完成了音频网数据磁盘容量的扩容工作。采用单片容量为450GB的磁盘,使每个阵列总容量达到6.3TB。扩容后,各专业广播音频节目存储容量由原来的80OGB达到1.ZTB,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播出安全。3.为了更好地管理音频网络,全年完成了音频制作软件指纹认证系统的研发工作,并在节目制作中心开始试运行。通过对电台节目制作人员进行验证,保障了音频网制播节目的安全。同时在音频网配合安装杀毒软件,使网络环境更健康安全。4.全年更换了工作时间较长、稳定性较差的服务器9台,新增服务器3台、存储阵列2台,更换了录制工作站30余台、播出工作站10台,保证了网络设备的运行稳定可靠。(北京电台技术中心)20n年,北京电视台继续加强“制、播、存”一体网建设与应用工作,有高标清节目制播体系(包含高清新闻制播网、标清体育制播网、高标清兼容收录系统等)18个,其中新台址17个、老台址l个。设备共计约900台服务器、1000台工作站。实现功能包括内容采集、后期编辑、文稿处理、演播室录制和播放、节目编排、内容存储、数据交换、资料管理等方面。承载栏目约120个,编导用户超过加oo人。截至2011年12月31日,高标清节目制播体系的业务运行基本数据如下:节目首播和备播:节目日均首播数量约630条、时长约105小时。资料管理和收录:制作系统日均归档节目约93条、归档时长约60小时。媒资系统调用资料日均约120条、调用时长约52小时。收录系统日均收录素材约81条、收录时长约33小时。演播室素材准备和回采:演播室日均素材准备量约65条,时长约1小时;演播室日均节目回采约103条,时长约33小时。本年度高标清节目制播体系的库存业务数据保有量如下:总编室系统节目备播库:储存高标清节目约36万条、时长约7.4万小时、占用存储空间约0.56PB。媒资系统资料管理库:储存高标清资料约38万条,时长约17.9万小时,占用存储空间约3.85PB。制播网高清第二项目包含主干系统扩容改造、AVID后期制作系统高清化改造、高清体育网改造、高清高端制作网、公共·新闻频道高清制作网等16个项目。(北京电视台总工办)北京歌华有线新技术开发应用20n年,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有线电视安全传输、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应用工程、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创新。截至年底,歌华有线传输网已集成数字广播电视节目164套、数字广播节目16套;敷设光缆3.96万公里、电缆24万公里.有线电视注册用户数470余万户,其中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超过260万户。新技术开发应用工作如下:1.参照下一代交互点播系统

点击打开微信,马上办理ETC办理山东ETC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