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数字革命

点击打开微信,马上办理ETC



(一)    数字革命


a)        
1840年,伦敦的正午时刻比位于它以西105英里的布里斯托尔的正午时刻早10分钟到来。105英里的路程,邮政马车用20小时就可以完成,所以这小小的时间差并没有多大关系(只有对航海者例外,因为他们需要掌握准确的时间来判断他们的位置是在本初子午线以东或以西多远)。那时最常用的发送急件的方法是用马,这一点与古罗马时代是一样的(古罗马人的公路相对好一些,但他们所用的马的体型却比较小)。20年后,美国仍实行用驿马传送快信的制度。


b)        
1856年,西部大铁路的建成和电报的发明已使完成这一路程的时间缩短到了三小时,在这两地间传递信息也只需几秒钟了,而布里斯托尔和英国的其他城市也都使用了伦敦时间作为它们的标准时间。大铁路的建成和电报的发明戏剧般地缩小了时间和空间带来的障碍,在欧洲是如此,在美国这样的大国更是如此。而另一种技术――蒸汽船,则加速了欧洲人中的贫穷者向美洲及世界各地的迁移,也帮助欧洲国家建立并经营起了世界帝国。


c)        
20世纪的通讯技术――电话、汽车、飞机、收音机、电视


d)        
正越来越大地影响着,甚至是决定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连最贫穷的国家也不例外。这些媒体像其他任何技术一样决定着许多事情,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地点、方式和伙伴,到购物,到去哪里和用什么方法放松自己,再到我们的知识、想法和感觉,无一例外。而这种作用已经持续了至少150年了。


e)        
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通讯技术及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潜在影响力才突然成了热门话题。很多人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


f)         
变革的时代,这场变革是那样激动人心,它的广泛和迅速都是前所未有的。依这种观点来看,我们正处于一场革命的早期,这场革命可以与人类所经历过的任何一场巨变――如语言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出现和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的进化一一相媲美,而且今天的这场革命远比那些巨变要迅速得多。有些人认为,在我们的孩子长到我们今天的年龄之前,人类生活将被完全改变。


g)        
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词来形容这场革命以及它所开创的时代:


h)        
信息时代计算机社会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在本书中,我们用了数字革命这个词,目的是强调它与众不同的一个特征:


i)          
所有信息都在向数字资料转变。


j)          
向数字进军


k)        
一直以来,信息都是用模拟技术来复制、储存和传送的。举例来说,一部电话首先把说话人的声音转换成电子信号,并使这种电子信号的波形尽可能地接近说话人声音的波形。接着这种电子信号沿着电话线传到听话人那里,然后又被重新转换成声波。在传送过程中,信号会失真、被削弱或被一些杂音所干扰。由于高成本和低产量,长途电话总是很贵,而且质量也不高。音乐也是利用模拟媒体来储存的一它们或是以可变细纹的形式被储存在光碟上,或是以磁信号的形式被储存在磁带上。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通过向空中发射电磁模拟信号来传送信息。到1991年为止,电缆、卫星电视、录像机,甚至是仍在研制阶段的高清晰度电视(HIDTV)都是模拟技术。


l)          
所有这些媒体以及其他各种媒体现在都在向数字技术转变。


m)      
举例说,在一个现代化的电话网络上,说话人的声音(本质上说,它的频率处于不同的波段)每秒钟会被取样许多次,并被转换成电子脉冲或比特。比特(bitbinary digit的缩写)是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它与存储器或传播媒体的某一部分相对应,并以“0”“1”


n)        
表示这一部分的类似于电灯开和关的两种状态。用数字媒体来代替模拟媒体有很多好处。


o)        
复制的质量


p)        
留声机依靠模拟技术工作,在复制时连划痕和声音的失真也不放过,而数字系统却与之不同。以激光唱机为例,它在复制时只需判断哪些比特是“0”,哪些比特是“1”。此外,数字媒体还使用一些额外的比特来检查和改正错误,并把这些比特译成密码。这样,原始的记录就可以被准确无误地复制了。


q)        
更有效地利用频道


r)         
在模拟技术下,如果你从伦教打一个三分钟的长途电话到纽约,在这三分钟内,你就会完全占用这段路线上的某一条线路,也就是说,此时任何其他人都无法使用这条线路。然而如果使用数字电话技术,许多电话可以完全没有任何干扰地同时使用同一条线路。


s)        
一种通用语言


t)         
模拟技术通过反映具体的实际媒体来表示信息(利用有线电波来支持电话技术,用无线电波来支持广播技术),数字技术与之不同,它所使用的是一种通用的语言,也就是比特。不管信息本身的内容是什么,任何一条可以传输或存储比特的信道都可以用来传送或储存它。所以,只要有足够的内存,一条信道可以用来传输任何一种或几种电视图像,甚至图片、语音文件、文本文件和数据资料。举例来说,只需用一条信道你就可以与某一剧院取得联系,欣赏某一出戏的精彩片段,查找演出的时间、订票情况和票价(包括每个座位所能欣赏到的舞台效果),然后选择你所需的日期、时间和座位号,接着会有人校验你的信用卡,最后你就可以打印出你自己的戏票了――尽管随着世界日益向电子化迈进,打印的戏票可能也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都可以以数据包的形式来传送,但在传送过程中,每个数据包都必须有一


u)        
个附加的标题信息,以此来确保该数据包被传送到正确的目的地,并且告诉接收设备应如何处理该数据包(如把它重新转换成语音或图像等)。


v)        
比特这一通用语言也使生产多媒体产品成为了可能。例如,如果有足够的内存,一个光盘驱动器或是一个因特网站点就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或几种文本文件、语音文件,甚至图片和电视图像。


w)      
数据处理


x)        
比特一直就是计算机的语言。利用计算机程序,人们可以几乎是任意地加工、处理、压缩传播介质中的数字数据,或是将它们与用户记录等其他数字数据组合。


y)        
因为比特是一种可操作的通用语言,所以人们常提到趋同现象趋同现象指的是由于不同的媒体所利用的数字技术正日益趋向统一,过去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渐消失。这一点不仅对媒体的使用,而且对媒体生产行业本身,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前一直相对独立的三大产业――电话、


z)        
电视和计算机――现在正日趋联合为一个巨大的统一产业,它自身直接占有世界经济活动的10%,同时还对其他每一个行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aa)    
为什么是现在?


bb)    
至少在30年前,人们就开始预言信息革命将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们就已经讨论过了一种由知识工人支配的后工业经济。人们对计算机接管例行而乏味的工作和战略决策,从而使人类进入一个空前的安逸时代抱有很大的希望。在1968年拍摄的电影《2001年:太空漫游》(“2001ASpace Oudyasey”)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对这些预言的生动描绘。电影向观众们讲述了一个被称为豪(HAL)的高智能的会说话的计算机大出风头的故事。日本政府和美国政府都研究了有线城市的观念,


cc)     
也就是利用有线电视来传递娱乐、信息和教育等服务,这同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数字革命中的一些内容是类似的。在这些愿望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允许有线电视公司建立了地方垄断。结果这些公司除了电视节目,什么也没有搞出来一一他们有可以使人信服的理由:用户试验表明,很少有用户对其他服务感兴趣,包括交互式电视节目。


dd)    
那么,现在又有什么不同呢?


ee)    
计算机已经很便宜,而且很小,它的功能却更强大了,使用也更方便了(尽管在这一方面人们还须继续努力),同时,它的应用范围也更广泛了,尤其是在商业方面,尤其在美国。现在,我们许多人家里都有了个人计算机,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与各种形式的计算机技术打交道,如游戏机、自动出纳机(ATM)和任何一辆典型的现代汽车中的50台微型计算机。


ff)       
我们有了因特网。因特网是一个自由的、由许多小网络组成的大网络,这些小网络为全球的大型机构、家庭和小型企业提供联系(所使用的设备可以大到一流的连接设备,也可以小到一根电话线),价格却十分低廉。因特网不从属于任何人(尽管它所使用的远程通信链路是有主人的),也没有一个总的管理局;它是一套名符其实的通信协议。与其说它是一种实在的网络,倒不如说它是一种语言,因为任何一台计算机,不管它的内部语言是什么,都可以与其他计算机进行交流。许多年来,因特网仅仅是作为一种学院网存在着,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的大众化应用才飞速发展起来。会发生这种变化,部分是因为新软件(如环球信息网和浏览器)的开发为人们寻找有用的信息和转换不同的站点提供了方便。


gg)    
因特网指出了一条成功的通讯网络所必须有的决定性特征,那就是,每一个成员通过网络所能获得的价值随着网络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点在电话和最近出现的传真机的使用中得到


hh)    
了说明:在别人没有电话或传真机的情况下,你的机器也无法使用一除非你只是想用它们做摆设。一旦网络中有了足够多的人,它的价值就足以吸引更多的人。事实上,尽管我们都在谈论全球网站点、网络冲浪和计算机商业,今天大多数人(也包括本章作者在内)对因特网的应用还只是电子邮件,即在个人计算机间互传讯息和文件。在1995年左右,使用电子邮件的人数就已达到了


ii)        
临界数量


jj)        
数字革命的范围和速度


kk)     
未来学家们并没有很准确地预测出数字媒体将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很多意见都集中地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消费者们会坐在家中的扶手椅上,利用他们的电视或个人计算机来购物、储蓄和订购电影票。一些评论员更多地正视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惊人变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主任尼古拉斯尼古尔蓬特认为,计算机的人格化将是今后五年内关键性的进展,那时人们将拥有可佩带的电子装置,如腕上电视、计算机和电话。负责英国邮电局电信部研究工作的彼得考克瑞恩看问题更深一层,他要我们去想像一个虚拟现实的界面,在这个界面中,你的直观皮层会被来自有形或无形的镜片的、经有向音频输人装置、感受器和机械假肢增强了的信息所充斥,从而使你感受到触动、反作用力和重量。


ll)        
在历史上,热衷于新技术的人们常常把变化的速度估计得过高。他们期望公众能很快地接受新技术,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mm) 然而有时也有例外,比如录像机和移动电话,当它们的使用者的数量已经相当大时,它们开始以专家们都没有预料到的速度继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这50年中,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远远大于在此之前的50年,面且很可能此后的50年也是无法与之相比的。尽管


nn)    
如此,数字革命的说法仍然是站得住脚的,因为不管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经济带来的变化的程度是惊人的,而数字技术则是这种惊人变化的惟一最大的驱动力。不管狂热者们如何夸大世界将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将最终决定于数字技术的发展。


oo)    
眼下,没有人知道数字技术将如何发展,因为虽然技术本身已经稍稍变得可以预测,但确切的形势将如何变化、以什么速度变化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的发展,而且还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主要商业政策和政界要人们,尤其是在美国。更加难以预测的是消费者们将对这样一种在市场上每天都可以大量见到的技术抱以多大的热情,这也是我们在伦敦商学院进行的研究的中心课题。然而最难以预测的是数字革命将会给社会文化和地缘政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更广泛的国际理解,还是更残酷的竞争?它是会帮助唯物主义去磨灭宗教信仰,还是会造成宗教信仰的反弹?它会给人类带来幸福吗?本章中我们将集中来看数字技术会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pp)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种影响,让我们把时间快进到2010年,来看看一个热衷于数字技术的美国中上层阶级家庭杰克逊一家一的一天。







 




点击打开微信,马上办理ETC


意见反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