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韩国史料第一卷第二部分

点击打开微信,办理ETC办理山东ETC

第2节中共军的编成与战术

一、中共军的编成

1922年前后,共产主义开始在中国大陆生根,朱德等军人出身的党员在江西省瑞金、南昌等地组建了“工农红军”。中共军是以它为骨干,在“抗日斗争”和“国共内战”中成长起来的。

自从1928年国民党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时起,国共之间便发生连续不断的对立,尽管在1937年至1945年的8年“中日战争”时期,“红军”同国民政府军吴越同舟,在抗日战线上采取过共同的步调,但到头来还是把国民政府军驱赶到台湾。1949年10月1日,共产党在北京建立“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共军才有了军队的模样。

中共军在席卷中国大陆后,于1950年10月介入韩国战争,并在战争中显示了他们的人数之多。是时,中共军地面部队有5个野战军(辖20~22个兵团,71~75个军,210~245个师),据估计,总兵力超过243.8万人。(引自1951年4月我陆军总部情报局的判断)

1950年9月以后,战线向鸭绿江方向北移压缩,于是中共军从各野战军抽调精锐部队,组编“抗美援朝志愿军”,其中的一部分于同年10月参战。

对这“援朝志愿军”的入韩计划和后方指挥,由设在沈阳的“援朝志愿军司令部”司令员彭德怀统管;对入韩兵力的作战指挥,则由入韩中共军“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林彪担任①。林彪

①系作者猜测,有误。一—评者注

统一指挥先遣部队第4野战军所属第13兵团5个军和华北野战军第20兵团的1个军,于1950年10月第一批入韩。同年11月,第3野战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又加入这支队伍。1951年,第1野战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第2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陈麟)和华北野战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相继参战。这样,中共军的兵力共达5个兵团(辖25~27个军、76~81个师)。

关于他们的编成,中共方面迄今尚未正式公布,因而无法判明其准确数字,

【注】在本节中收录的中共军编成.主要根据《中共军特报第1号》(1951年4月1日我陆军总部情报局发行)、《入韩中共军部队经历》(1956年12月31日我陆军总部情报局发行)和《中共军人志》(黄.震遐编,1968年12月香港当代历史研究所出版)整理而成。但这些资料不仅不完整,而且还不尽准确,故本书在摘录有关资料时采用了下列办法:

·入韩前中共军的案成,引自《中共军特报第1号》;

·入韩中共军的编成与部队经历,引自《入韩中共军部队经历》:·入韩中共军的指挥官姓名,引自《中共军人志》(在《中共军入志》中未得到确认的入名,则引自《入韩中共军部队经历》中的人名)

对仅据某一资料难以择录部分,则综合研究各种资料后进行了推断。

二、中共军的特点及其战术

(一)中共军的特点

不论什么军队,都是以国家为背景和根基建立起来的。首先建立国家,尔后锻建军队,这可谓通常的惯例。然而,中共军是在变异体内成长起来的。正如中共所说,中共军则是在革命斗争中

诞生,并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军队。因此,它的创建过程与

·般的军队有所区别,它是在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所以,中共军具有以下若干特点:

1.党罕的性质

中共军是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因此,它是党的武装力量。

中共军在诞生30多年来,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整个革命过程中,不仅起到了武装革命的骨下作用,而且还作为党的前卫,始终捍卫和实践了党的革命路线。

党掌握对军队的领导实权,因而与宪法上规定的“为人民服务,并为保护人民利益而战的人民的军队”这一命题不同,中共军只不过是一支以完成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任务为宗旨,行使武力为己任的武装集团而已。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这是一条铁的原则。这句诉清楚地表明了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这种主从关系的性质。这种绝对性,在军队内的政治委员制度中更加清楚地表现出来。政治委员制度是中共军建军以来所实行的一种制度。在所有的部队中,作战指挥官和党代表(政治委员)并存,以双重指挥制度管理军队。政沧委员除了参与作战指挥外.还要通过军队内部和人民大众的政治活动来掌握和指挥部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政治委员比作战指挥官握有更多的支配权和裁决权。

2.支援国家生产建设

中共将其军队美称“人民军队”,以此促使军队积极协助生产部门,在国家的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部门起重要作用。

中共军从建军初期开始就具有“兵农一体制”的性质,一面进行战斗,一面为自给自足从事农业生产,发挥了“屯田军”的特点。中共近军队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目的是,利用军队的机动性和组织性来促进国家建设事业高速发展。此外。还为了谋求军

民关系密切,以及增强军队的劳动观念和生产能力,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3.重视政治思想工作

在中共,军队只不过是一个执行党的任务的丁具,每个军人都不能背离所谓的“革命理想”。军队在锤炼战斗技术能力之前,首先要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思想武装头脑,因此,他们强调每个人都要积极进行政治学习,并把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当作生命线加以重视。

(二)中共军的战术

从国民党清党时开始,经过国共内战到抗日战争,中共军就举起所谓“革命斗争”旗帜,始终开展正规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武装斗争。当初,中共军只不过是一个绿林集团,是一支微不足道的半武装部队。部队编成、教育训练程度和装备极其低劣,因而产生了毛泽东的所谓“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敌驻我扰”的战术原则,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分散”和“集中”、“兵力机动”等游击战术思想。

中共军在国共内战时期采取避免决战,保存实力,争取逐渐发展的纯流动性防御战术,得以生存下来。其后,又以游击战为主,巧妙地运用了野战条件下的运动战和防御战。他们就以这种战术原则,练就了他们所特有的战术,因而这次一参战,就结合我国的地理、气候和风土条件,采用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战术。他们的战术,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机动进攻战术这是他们在韩国战争中遭到打击后无法连续发起大规模的全面进攻时,为掌握战场主动权而采取的一种战术。其手法是,以突然进攻、迅速撤退和灵活机动的方式,有重点地发起进攻。这一战术,又叫“大部队游击战”,它的特点是:

第一,抓住敌人的弱点,发起突然进攻;

第:进攻受挫时迅速撤退,以保持主动,避免胶着或拉锯状态:

第三,灵活运用兵力,迅速机动,发起重点进攻。

尖刀突破战术为突破强大的敌军防线,从狭窄正面投入锐利的尖刀部队,形成强大的攻击尖端,把突击部队分为若干梯队,在炮火的掩护下,连续发起猛烈冲击,称尖刀突破战术。其特点是:

第一,第一线部队的突击力量特别强大;

第二,利用肉搏战以减少敌炮火和空中攻击所带来的损失。

穿播分割战术这是使攻击部队穿插到夜军阵地内,把敌军阵地分割成若于个部分后各个歼灭的战术。其特点是:

第一,把大目标分割成若干小目标进行各个歼灾:

第二,在敌军阵地内形成“一点两面”的攻击态势;第三穿插到敌军的薄弱部位,同时实施奇袭和强攻。

随机应变的防御战术这一战术是,把主力置于后方的适当地点后,以少量兵力占领宽大正面,担任搜索警戒,遇到敌人时,就抓住敌人在进攻时的弱点迅速机动,撤出战场。这一战术类似机动防御,但其主动性更强,作战要求更高。其特点是:

第一,给敌以防御的印象,而实际上却以攻击行动进攻敌第二,主力不占领阵地,作战时具有极大的伸缩性;

第三,随时进退,确保作战上的主动地位。

机动防御战术中共军的机动防御,指迟滞战,是边退边打。

在中共军的战术中不存在退却这一战术,因此,这种机动防御,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退却战术。其特点是:

第,按阶段逐次抵抗敌军时,采用潜伏袭击、奇袭扰乱等积极手段,夺取小规模战斗的胜利;

第二,其有后退防御、迟滞等两种性质;

第三:利用宽正面、大纵深,实施多层次的抗击。

第二战线战术中共军在每每发动进攻时,北共游击队就在联合国军背后,以“袭击”和“扰乱”牵制联合国军,协助中共军扩大战果。这一战术,称第二线战术。中共军体验到这种战法的好处,因而就把游击队重新编成后配属到各步兵师。这一战术的特点是:

第一,变敌后方为第二战线:

第二,同时实施游击战和正规战,两者相互策应,密切配合。

对精锐强大敌人的进政战术这是对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敌阵地实施的进攻战术。当时,在春川战斗、加平战斗中,对坚固阵地采用了这种进攻战术。其特点是:

第一,以已方的兵力优势克服敌方的火力优势;第二,对战术和技术同样重视,强调精神因素;

第三,扰乱、奇袭、强攻相结合。

中心开花战术已将敌人完全包围,但尚不能给敌以致命性打击时,派出强有力的部队插入敌军中心部,从里向外实施攻击,称之为中心开花战术。

其它战术除上述战术之外,中共军常用的战术还有:

第一,利用夜暗,以小部队从敌军两个部队接合部兵力配置薄弱处实施穿插突破,扰敌侧后,然后抓住敌军混乱之机,一举投入主力部队发起进攻。

第二,采取分散行动,隐蔽地向预定的进攻发起线开进。

第三,发起进攻时,吹哨子和军号,以压制敌军士气、振作

点击打开微信,马上办理ETC办理山东ETC


意见反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