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的可行性分析

点击打开微信,马上办理ETC

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的可行性分析

 

在我国公共意识不断强化、公共空间逐渐形成的外部因素下,电视民生新闻遭遇了上述发展的阻滞。而要从阻滞中突围,电视民生新闻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突破内容瓶颈?如何解决媒介角色错位问题? 通过对目前电视民生新闻所面临的这种发展困境的进一步反思,可发现,电视民生新闻目前所面临的竞争形势与电视自身媒介特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实现电视民生新闻新的发展,其关键就在于加强传受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借鉴公共新闻中媒介的角色,实现代言者向组织者角色的转变。

1.1     
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的理论可行性

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借鉴乃至完全转变,就意味着电视民生新闻不仅仅告知受众相关信息, 而且还将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将新闻由浅表层面向纵深方向拓展,在展现生活原生态的同时,诉诸更多的理性意义与社会内容;不仅仅为受众代言,而且媒介将以更积极的角色参与进来,以组织者的角色,搭建话语平台作为与受众相互交流与沟通的空间,唤起受众对某些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帮助受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当前处于困境中的电视民生新闻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不仅如此,这种借鉴乃至完全转变有望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从电视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转变,
意味着受众定位由大众到公众的转变,媒介性质由喉舌工具到喉舌工具与公共领域并行的转变。在媒介所提供的公共话语平台上,公众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就事关公共利益的事务和问题进行讨论、沟通,共同寻求解决策略;同时对公共权威进行监督与批判,约束公共权力的运作,使其服务于公众利益。在这个参与过程中,公民能够切身地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政治主体而存在的真正意义,并且对于自身权利与义务的认识日趋深刻,这就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成熟的公民。同时,公共新闻的形成,将进一步活跃、壮大我国的公共领域,而一个强大的、活跃的、参与式的公共空间和健全的、强有力的公民社会将使国家更加负责任地行动并对公民的需要更快地做出反应,因此,公共空间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壮大已成为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动力。总而言之,公共新闻在公民意识强化、公共空间形成的外部因素的推动下产生,而一旦产生,它便反作用于两者,从而成为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

1.2      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的现实困境

公共新闻似乎为电视民生新闻构筑了一个理想的前景,学界和业界中的绝大多数都寄希望于公共新闻,试图通过向公共新闻的借鉴、转变来拯救现今在我国遭遇发展阻滞的民生新闻。但是,作为对民生新闻这一形态某些发展局限性的补偿,公共新闻虽然适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大众传媒发展的要求,但是它在我国的发展是刚刚脱胎于民生新闻,两者更多地是一种共生的状态,而从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变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转向过程中,公共新闻将面临着新的现实困境:

1.2.1   
公共新闻学遭遇学理争议

 


张福平:《大众传媒――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河南社会科学》,2002 9 月,第 10 卷,第 5 期,第 25 页。


公共新闻学一经引入到我国,就遭到了传统新闻学的挑战与质疑。传统新闻学认为,独立是新闻客观性的核心,客观是新闻的生命。而在公共新闻中,媒介(记者以组织者的角色介入到新闻事件之中,并贯穿于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这种参与式的新闻违背了新闻的独立性原则,进而与新闻客观性相背离。由此进一步引发的争议是:什么是新闻?公共新闻已不仅仅局限于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它还涉及到运用各种渠道搭建公共平台,发动公众讨论,以及进行的大量新闻公关活动,这些均超出了新闻这一属类的范畴。另外,记者的职责究竟是什么?是报道新闻、舆论监督,通过报道、监督来推动社会的进程,还是在促进新闻的过程中扮演直接的角色,从而直接成为社会进程的推动者?

1.2.2   
公共领域遭市场因素侵袭

公共领域形成的动力来源于市场,但市场因素向公共领域的渗透又将侵蚀公共领域,使之丧失其批判性的精髓。具体到我国,媒介产业化的浪潮将使这一潜在威胁成为现实。在这之前,媒介意识形态属性(政治属性被无限放大,作为公共领域的重要构成要素,媒介组织公众讨论,并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公众舆论进行管理,引导主流价值取向。而媒介一旦产业化,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政治属性与产业属性

(经济属性)并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那么,在公共领域中,媒介不仅要从国家的角度,而且还要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其价值取向问题。随着传媒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原本自由、平等、理性的公共领域将愈加成为政治权力与市场力量的博弈场,公共新闻成了空中楼阁,由此还将引发一系列问题: 公共议题究竟是由谁设置的?其背后是否有多角的权力关系?其解决方案是否具可信度?公众是否有被
操纵的可能等等。

1.2.3   
公共新闻实践受现有人力、财力资源所限

与电视民生新闻所采用的常规报道不同,公共新闻有着整套的操作规范和运作方式。如为确定公共议题,需要运用各种调查手段,并且需进行仔细的公众舆论研究;报道时需要计算机辅助报道;同时公共新闻还涉及到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多种媒体的联合行动等。这就意味着公共新闻已不是简单的日常新闻采集活动,它一般有着较长的报道计划,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且报道效果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目前陷入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困局的都是各地方电视台,作为三级办电视格局中的最底层,地方电视台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财力资源均是最稀缺、最薄弱的,这与公共新闻所要求的硬件、软件要求相去甚远,而且花大量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从事公共新闻报道,地方电视台也无力承担其中的风险。

 

从电视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目前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举步维艰,公共新闻后发崛起之势日益凸显时,或许我们应该将公共新闻理念更多地视为一种做新闻的态度,将之予以转化与借鉴。而源于西方的公共新闻理念如何彻底中国化,使之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要求,并为我所用,则需要学界与业界的继续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寅,吴新生:《<南京零距离>现在报纸抄我们》,《南方周末》,2003 8 28 日。

[2]王永钢:《一个栏目吸引了一座城市》,《江南时报》,2004 1 1 日。

[3]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南方周末》2004 11
4 日。 [4]1860 新闻眼播出一周年纪念研讨会》,中华传媒网2004
10 13 日。

[5]陈立生:《电视民生新闻的七大待解之谜》,《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 4 月。

[6]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1

[7]陆银味:《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实践与理论探析》,《甘肃社会科学》20051

[8]Denis McQuail:《 McQuai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SAGE Publications, 4th
edition。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10]陈崇山:《论受众本位》,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 12 13 日。

[11]李良荣:《中国新闻改革 20 年的三次跨跃》,《新闻界》,1998 年第 6 期。

[12]托马斯雅诺斯基著,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13]吕红霞、杨正元:《公民意识及其教育诉求》,《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 3 月,第
24 卷第 2 期。

[14]张雪:《试论公民意识的培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 年第 2 期。

[15]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年版。

[16]张福平:《大众传媒――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河南社会科学》,2002
9 月,第 10 卷,第
5 期。

[17]李庆飞、解学梅:《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与完善》,《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1 卷,第 3 期。

[18]秦中人:《打着民生旗号的新闻暴力》,《青年记者》,2005 年第 6 期。

[19]杨玉华:《对电视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声屏世界20048

[20]慕明春:《媒介审判的机理和对策》,《现代传播》20051

[21]朱菁、江黎黎:《从民生新闻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探讨》,《新闻实践》20052

[22]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等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作者简介】

刘建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博士,副教授。龙彩霞,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点击打开微信,马上办理ETC


意见反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