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指南

点击打开微信,马上办理ETC

中国古代的性文化

世界文明古国对人类的性生活都有记载,《素女经》、

《欲经》和《爱经》分别是中国古代、古印度和古罗马的三部性爱著作,我国古代性学称房事之学,性文化的研究源于周朝,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古印度筏驮摩那的梵文著作《欲经》成书约在公元1世纪到6世纪之间,所以说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对性文化的研究最早。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的竹简医书中,就有5和是有关房中医学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性医学专著。唐朝的服装也相当性感,只是宋代以后。我国的性文化研究才有曲折娘变,明朝性观念也相当开放、到清朝又提倡性压抑。

水火交融的乐趣

甲骨文的“好”字,从“女”,从“子”。亦即两性之美合在一起就是“好”。相传公元前2250年左右,黄帝轩辕氏曾问素女:“我气力衰竭,脉理不和,终日忧心忡忡。何故“?素女答曰:“此现象乃阴阳失调,性生活不当。女子精力强胜过男子时,如同水把火浇想,使男人招架不住。”这个神话中的女神还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正像烹调食物,必须水和火互相配合,才能烹出佳肴,做出热乎乎的食物。结论是只有充分认识到水火交融的道理,才能尽尝人间乐趣。否则败身丧命,哪有乐趣可言,性生活能不慎重吗?

禹治天下,也因操劳伤神,失去性功能而“家大乱”,问师葵治神气之道,方得性功能恢复,从而“安后桃,家乃复宁”。此时已把性生活不仅看做是人的本性,关系到个人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稳定。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也有专门从事两性阴阳运气、采战、逆流之类研究的“房室养生”学派,涉及性医学、养生学、优生学等领域。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的《周易》中,强调了性交是一切生命的基础,是阴阳两种宇宙作用力量的体现。《易·系辞》中提出了“天地氤氢,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朴素观点。相传孔子曾著有房中学著作《秘房记》,惜已失传。老子最早提出房室养生理论,他认为“精”是人体生命之本源,养生之道在于节欲保精。这一观点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房室养生的理论基础。

调和阴阳原则

东汉班固所撰的《汉书)中记载有关性知识方面的书有8种,书名是《容成阴道》、《务成子阴道》、《尧舜阴道》、《汤盘阴道》、《天老杂子阴道》、《天一阴道》、《黄帝三王养阳方》、《三家内房有子方》。《汉书·艺文志》说:

“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残性命。”这些观点都提出性生活当适度而注意保健。

道家调和阴阳的原则,需要“观五象,察五欲”,同时还要“备五德”。“五象五欲”是古代国人从性爱实践中整理出的一个实用的观点,一是女性脸部潮红时,男性性器官方可在女性性器官附近温柔地打转;二是女性乳头变硬,滴滴汗珠出现在鼻子上时,表示男性阳具方可缓缓进入阴道;三是女性出现喉干舌燥,吞咽困难时,阳具要加劲深入抽动;四是阴道分泌黏液时,阳具可直触女子的花心;五是更多的液体由女性体内流出,表示女性已达高潮,阳具方可慢慢抽出。这“五象五欲”和现代西方学者利用精密仪器整理出来的研究报告相仿,而中国在数千年之前就总结出了这一规律,还提出了性爱要不忘仁、义、礼、智、信这“五德”,即要提升至和谐、文明与均衡的境界,肉体坦诚相见后,心灵也要坦然诚实。

古人主张“阴阳调和”,就是现代西方学者提出的男女性交高潮时,要赶快将对方的能量吸收过来。成书于汉唐之际的《素女经》就指出,男女交合是天生自然,种族生命固定的自然现象。男人因此而精强气壮,女子因此而百病消除、彼此心情愉快,身体健康。交合之道就是要心情安定、意气和谐、情绪稳定、身心一致。依此养生,不暴寒著,不过饥饱,心思光明,行为磊落,性情自然、舒泰翩然。

道家有一套借助男女交端敛案精气的理论,不仅男人可以“采阴补阳”,女人也能“采阳补阴”。隋唐时的一本性古籍《玉房秘诀》,详述了性交的韵律,主张男人应尽量理智,延后射精,以配合女子高潮的到来。这种原则,直到今日仍为医学界所公认。

古人强调性爱事前必须在精神和身体两方面都有准备,不宜急下暴为。《养生方》要求夫妇先爱抚,使精神集中,斜绸缪,申继缝,引而不发,使双方情欲渐趋同步。“戏道”有徐循(徐缓吐气或相吻)、徐抱、徐毛(轻柔俯很抚摸)、徐撼等,循序渐进,加紧操作,可使双方身心得到极大满足。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更明确指出,夫妇双方在情欲未动,身心及性器官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不宜交合,必须先“徐徐嬉戏”,使精神和谐、情感动、性器官充血勃起,此时交合方能美满如意。孙思邈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病之交,损一而当百也。”意思是说,男女结合乃天然之本性,不可抑制,如果强行抑制情欲,就会违反生理常态,使人的生理和精神俱受损害,从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他在《房中补益》中谈到要提高性生活质量、男女端和时的三项注意:

第一,不要把房事当作单纯的性交活动,须知男女之道,其实质乃是感情生活,故在进行交欢之前、双方应当情话缠绵,爱抚备至,做到情投意合,此时再进行交欢,感情会更加浓烈,使双方在情感上获得最大的满足。孙思邈说:“凡御女之道,不欲令气未感动,阳气微弱,即以交合。必须先徐徐嬉戏,使神和意感良久,乃可令得阴气,阴气推之,须奥自强。”意思是说,夫妻双方在行房事之前,应当先爱抚拥抱,以调动双方的情绪,做到双方情和意随,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交欢,能使双方获得最大的快愉。

第二,由于女方性冲动来得较缓,因此男性在交合过程中,应抑制自己过分兴奋的情绪冲动。孙思邈提出了几种防止早泄的方法,如在交合过程中,男性尽量以鼻子多吸气,用口微吐气,尽量深呼吸,这样可控制过分的性冲动而造成的早泄;又如在行房事时,男方应意守丹田,将意念集中在腹脐部位,这样就可延长性交时间。然而,在男女交欢过程中,由于男性兴奋状态来得较快,许多男性只图自己痛快,无暇顾及女性高潮来得慢的特点,很快便泄精完事,草草收场,致使女方未能体验到性高潮的快感。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对方的做法,久而久之,就会使女方产生一种“附从感”与“胁迫感”,对房事失去兴趣在夫妻性生活中,男性绝不应把女方当作泄欲工具,要充分尊重和体谅对方的意愿,照顾到女性生理特征,尽量采取各种方法控制自己,等待女方性高潮的到来,在相互配合默契、和谐的性高潮中泄精,使双方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第三,男女双方在任何一方患病期间或大病初愈时,应当禁绝房事。孙思邈认为,身体虚弱阶段,交合会加倍损伤身体,还会酿成大病,甚至殃及生命。在大暑大寒时,也不适宜交欢,因为此时气候条件恶劣,人的精神不适,行房条件不够惬意。在暴风雨和惊雷闪电时,不宜进行交欢,因为此时人的情绪惊恐不安,行房效果不佳。在远行归来,精神疲意时,也不能交合,否则不仅对自己的健康不利,还会影响优生优育。他还特别指出绝对不要在酒醉之后行房。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酒后行房事,会影响下一代的智力,严重者还会产下痴呆儿。在女性经期也应绝对禁止房事,否则会给女方带来妇科病,贻患无穷。

去七损增八益

《养生方》还提出古人性生活时的原则:“去七损,增八益。”“七损”是一为“闭”,即男子阴茎生病或精道不通及无精可泄时不宜性事;二为“泄”,当夫妇双方或一方阳气外泄,大汗淋漓未干时不宜同房;三为“竭滕”。夫妇纵欲无度,精液虚损;四为“懦”,阳痿不振而强行交接;五为“烦”,心烦意乱,呼吸急促,气喘呼吁,不宜房事;六为“绝”,女方性欲冷漠时,丈夫强行交合;七为“费”,性事前不经双方协调,同步而急速图快,卒上暴下,徒然耗费精气,有损健康。“八益”是:一“治气”,二“蓄气”,三“积气”,均为调理和蓄养精气;四“致沫”,五“和沫”,是诱生津液,吞吸唾液,使阴液分泌以利交合;六“知时”,即掌握好时机,在夫妇双方特别是女方有较强性欲望时,达到协调一致;七“持赢”,八“定倾”,指性事时须固护精液,珍惜元气,不可放纵粗暴,狂旋溢泄。医书《天下至道谈》中也强调:“善用八益七损,耳目聪明,身体轻利,阴气益强,延年益寿,居处长乐。”把性活动不仅作为繁衍后代,也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养生祛病、气功导引结合起来,是古代房中学家的一大贡献。

宋朝由于统治者倡导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房事研究渐趋泯灭。明代李时珍曾对性学作了普及性论述,但清朝时按满族的习惯提倡性抑制,矫枉过正的“扫黄”,更把正常的性知识普及打入禁锅之中,甚至把一些文学作品如《西厢记》、《金瓶梅》等也列为淫书,自此,性一直是人们讳莫如深的话题,人们渴望了解它,又羞于启齿。

中国调和阴阳功夫

中国古代性文化对当代西方性学研究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美国性学大师金赛博士提出“女性也有性欲”的论点,曾引起轰动,并遭到非难。而中国古人早就总结出男女情欲都有主动和被动现象,女子也有主动的性欲。《素女经》中不仅有“少女怀春”的描述,还介绍了女方有性欲要求时的暗示动作,如两手抱人,伸其两腿、张腹、臀部摆动、举两脚勾人、两腿交又、侧向摇动、举身迫人、躯体伸直、阴液流滑等,被称为“女之十动”。

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人的性学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古代房内考》作者、荷兰汉学家高罗佩说:“对中国性关系做过历史研究后,我相信远在我们的民族开始时,中国人便已展开男女性应如何平衡的研究了,这是中国种族和文化得以长久保存的原因。”现在西方人认为中国的

“还精补脑”学说,即以吸取女子唾液、补充男人消耗的精气和“延长性爱”的理论,即女性要在性爱中达到高潮,男人性交“挺起”的时间至少6~10分钟,需延长多余的4分钟,这些都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有的专家提出,如果世人都能学习研究中国调和阴阳的功夫,说不定就可以减少许多犯罪事件,新世纪的人在“安全的性”口号后,将会向“有尊严的性”发展。

点击打开微信,马上办理ETC


意见反馈

发表评论